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

2025-05-09
0
0
714.17KB
10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3-2024 学年度(上)六校协作体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命题校:丹东四中 东港二中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了健康文明过节,使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
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
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有助于我们真切感受文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
信。
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许多新的元
素。原有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 ,
就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文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比如,
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内涵丰富的具有端午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活动
接地气、有人气,让人们得到文化的滋养。再如,“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
让文化传承创新获得强劲动能,开启无限空间。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好多种
文化业态,有助于提升大众参与度,增强审美趣味,提升美育素养,也有利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
践和当代实践,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的节日文化,总在传承发展中别开生面。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
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端午节不少地方推出读诗、赛诗活动,诗意过节过出清新感。从
更广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大浪淘沙的实践再造,还有奔腾澎
湃的创新汇流。因为坚守正道,所以敢于推陈出新、海纳百川;因为主动求变,所以时代气息更浓、生
机活力更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节日具有重要
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
我们也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摘编自王巍《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
材料二:
岁至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传统佳节之所以被我们摆在极高的位置,正是因为它对于中国人骨血中的精神传承,有着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塑造。对于端午节来说,它在传承和赋能中更加生机勃勃。看这一节日里的
经典场景,能让我们对端午节根脉绵延、千年不绝的文化轨迹有更加清晰的感知。
情怀端午,缅怀爱国爱民的先贤。“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到端午节,
自然会联想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泪罗江那一泓江水历经了时光的淘洗,让以爱国情怀为核
在心中的先贤们,已由历史中个人的纤纤一脉汇聚成民族的精神丰碑,为端午这样的传统佳节
赋予精神内涵。
文化端午,品味岁月积淀的底蕴。传承是最好的记忆,开创是最好的永存。对于积淀了千年底蕴的
端午来说,后人对于它的打开方式,始终离不开念兹在兹的“文化”二字: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包起粽子
是有模有样,文化广场上《离骚》的诵声朗朗,大江大河里的龙舟在劈波斩浪,纪念屈原的原创音乐剧
《九歌》正火热上演······深奥的传统文化看起来不易破题,但很多人已经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
动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端午模样。“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端午节里的文
化表演、民俗体验、非遗展示等活动遍地开花,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有了亲身感悟。
健康端午,乐享辟邪祛病的安康。端午时节,许多人家都会将艾草、菖蒲绑成一束然后插
在门楣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对于卫生健康的看重,绝不仅仅是
美好的祈愿-“艾香”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具有东方智慧的先祖们早已经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积
攒了辟邪祛病的诸多经验,并在代代相传中注入了关于“安康”的理解和诠释。
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从时光轴上看,端午节所走过的岁月太过久远,好在它并没
有无奈蒙尘,也没有被时代抛落,而是在后人的传承中越擦越亮。解析端午佳节的深厚内涵,
无需拉开太长的视野,一场仪式、一次咏唱、一片粽叶、一身汉服,都能从中感受到传统佳节
里的灿烂辉煌。这种文化传承久久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肌理下、血脉里,让无数的人向着更开阔
的未来奔涌而去,同时也将端午的坚守与传承无限拉长。
(摘编自韦丰《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但材料一强调要在传承中有创新,材料二强
调要在传承中追溯文化根脉。
B.材料一告诉我们,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这里的“乡土社会”与费孝通的
“乡土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C.材料二指出,与传统经典、传统技艺不同,传统节日因其独特的精神传承,被人们摆在了
最高位置,其他形式无法取代。
D.材料二认为,每逢端午节,每家将艾草、莒蒲绑起来插在门楣上,的确具有辟邪祛病的功
效,这一做法值得代代相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深人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能够帮助我们感受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B.当下,以
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这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
C.在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中,如果纪念屈原的活动缺失,端午就没有了文化底蕴。
D.既然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端午非遗展示活动就要开展起来。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从端午活动说起,然后进人“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的论述。
B.材料二引用屈原和纪念屈原的诗句,凸显了屈原的伟大精神,增强了文化底蕴。
C.材料一 以除夕守夜、诗意端午为例,论证了节日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创新的观点。
D.材料二从情怀端午、文化端午、健康端午和千年端午这四个方面依次展开论述。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2024学年度(上)六校协作体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校:丹东四中东港二中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了健康文明校,使健康文明校成为新风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14 22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28
-
VIP免费2024-11-23 11
-
VIP免费2024-11-23 21
-
VIP免费2024-11-23 12
-
VIP免费2024-11-23 5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0 页
大小:714.1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