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公众号:一枚试卷君】

2025-05-09 0 0 76.65KB 14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 页 共 8
校 2022-2023 学第一学
出题人:刘玮 审题人:刘华北
考试时间:140 分钟 总分:150
本试卷共 8 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案上传。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有打印机的考生请将题与题卡下载,并打印。
2.选择题在网上点选;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到打印好的答题卡上或空白纸上,
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4. 答题后,请拍照上传,要一题一传照片;作文不超过三张纸(照片)。
5. 请检查已上传图片方向是否正确,最后整张试卷点击提交。
一、现代文阅读(4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10 小题,3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这些年所讲述的中国故事中,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在讲故事的艺术上,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们一
味求新,普遍学西方,但如何对待中国自身的叙事资源,如何在故事中建构起中国风格、中国语体的文化自觉还
不明显,二是中国小说迷恋凡俗人生、小事已经多年了,这种写作潮流,最初起源于对一种宏大叙事的反抗,然
而,反抗的同时,伴随而生的也是一种精神的溃败——小说被日益简化为欲望的旗帜,缩小为一己之私,它的直
接代价是把人格的光辉抹平,人生开始匍匐在地面上,并逐渐失去了站立起来的精神脊梁。
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国故事的精神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公正地对待历史和生活。只看到生活的阴暗
面,只挖掘人的欲望和隐私,而不能以公正的眼光对待人、对待历史,并试图在理解中出示自己的同情心,这样
的写作很难在精神上说服读者。因为没有整体的历史感,不能以宽广的眼界看世界,作家的精神就很容易陷于偏
狭、执拗,难有温润之意。这令我想起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的开头所说的,他劝告我们要对本国的历史略有
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
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将我们自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
诿卸于古人”。钱穆所提倡的对历史要持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既是他的自况之语,也是他研究历史的一
片苦心。文学写作何尝不是如?作家对生活既要描绘批判,也要怀有温情和敬意,这样才能获得公正地理解
人和世界的立是,“偏激的虚无主义”在作家那里一直大有市场,所以,很多作家把代生活普遍简化为
欲望的场景者在写作中一地写精神的服感,无写出一种性得以站立起来的姿势,写作的路子越
走越窄灵魂的面慢慢地,文学就失去了影响人心的正面力量
精神视野残缺,很容易使作家陷于一己之私,而无在作示更广的人生、更高远的想。而好
的小说,不要写人世,还要写人世天道,有高远的心,有实现望和想。有了这些,人世才
称可珍重的人世。中国不少代小说于写暗的心,写欲望的景观,写速朽物质快乐唯独写不出值得
重的人世——为何写不出“可珍重的人世"?因为在作家们的视野里已没有多少值得珍重的事了。他们
以把恶写得尖锐,把暗写得惊动跳,把欲望写得炽热狂放,但我们何曾见个作家能写出一颗善的、温
的,充满力量的心些读起来令人心惊肉跳的欲望故事中,有个写到了灵魂深处和解的冲突?为
代人的灵魂破败所震动,被寻找灵魂的出路问题折磨的作家,就更少了。
很多小说成了无关痛痒窃窃私语,者成了一种娱乐肤浅,它不究存在的
拒绝说出何一种有感的经。作家们只要一开始讲故事,上就被欲望叙事扼制本无法挣脱出来去
心欲望背后的心灵跋涉探索类灵魂困境
欲望叙事的特征是,一切的问题后都可获得的方,也就是获得俗世意义上的和解;唯独灵魂叙事,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 页 共 8
它是没有答案的,者说它在俗世面是没有答案的——文学就是能解日不能解、以
或许永远不能解难,因为这些是灵魂荒原,是一个人的生存法回避本提。只有勇敢面对
这样的本提,人才有能成为在的人,文学才能之为寻找灵魂的文学,心说:“五四以来,多文学
之所以不成因是作者的没有成。”确实,作家如没有完成精神成人,文学所刻画出来的
肯定单薄的。
当下时代,写作门槛越低种方的中国故事多了,有些是满足于读者一种读的味,
有些是消费性写作潮流的产物,但最值得的,还是完成了一种精神的些中国故事。毕竟,一味地示欲望
细节、书写身体经味一种窃窃私语的人生,已不是写作勇气象征;相反,些能在废墟中将溃败的
重新建立起来的写作,才是有灵魂的、值得敬重的写作。我相信后者才是中国文学精神流的大。要讲好
中国故事,必看到这一精神大化,也有如,在中国故事中所创适的中国形象,才是健全的、成的、
正有中国气派的。
(摘编《如何完成中国故事的精神》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所讲述的中国故事中,存在着文化自觉不明显和缺少人格光辉两个问题,文章主要讨论第二个问题。
B.要想更好得表现出中国故事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公正地对待历史和生活。
C.作家沉陷于一己之私,会造成精神视野的残缺,因而无法在作品中展示更广阔的的人生。
D.作者认为,有灵魂、值得敬重的写作,需要在废墟中重新建立溃败的人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反抗早期小说的宏大叙事,中国小说迷恋描写凡俗小事,不少小说惯于描写黑暗的心、物质享乐。
B.中国现代小说作家精神执拗偏狭,现代小说没有整体的历史感,缺少广阔的眼
C.欲望叙事文学中的一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灵魂叙事的文学作品会提出在面没有答案的问题。
D.在过一段时间里,书写经验玩味窃窃的人生,曾经是写作勇气象征
3.根据材料,下面最不近于作者认为值得敬重的写作的一项是( )
A.小说《诡秘之主有宏大叙事、人文主义温情等特点,摧毁个体与世界遮掩世界
原貌
B.以宝玉黛玉爱情悲剧为明线,描写贵族大家庭衰落《红楼梦》
C.描写少女安妮藏匿密室生活的《安妮日记》安妮自述“我经常情沮丧但从绝望
D.描写林萧南湘顾里唐宛爱情和生活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4~6 题。
唐诗中的“浊汴清淮”意
滕汉洋
汴河是一运河,与淮水本来并不直接相通。自隋炀帝通济渠汴水始自陈留离旧道汇入淮水
汴河引黄河水为源,因便成为一条浊河人多关注这一特殊水质现象高适的《东征赋:“出
东苑遂行沿浊河始。”这所谓的“浊河”,即汴河。日僧圆仁取道汴河回国时:“汴州以来,傍河
路次人心恶不,能汴河水也。”以汴水人心的恶不谓能
汴河留人最为深刻人因以“浊水”代汴河,并将其白居易《
城驿:“汴河又凄凄。地桑麻瘦村贫屋舍间草浊水。最是条处
城驿向西。”茅城驿汴河上的驿汴河本多平,如白居易所真可谓“无”也。
正是汴河水浅之时,“浊水”的汴河也自然成为这种凄凉萧的一部分汴水既是
态,汴水便成为一种姚合汴州公》:“汴水复浑鼙鼓……
和,三郡自无。”以汴水比喻狐楚治汴州政绩堪称浊汴”意
代,“清淮”成为吟咏杨谏月映清淮流》徐敞及佚名的《月映清淮流》
人的试作。“清淮”这一意引入诗赋,说明其文学审美已经逐化。唐诗中大
河行相关的“清淮”意,既是这种经中的一部分,也为这种经文学意对文学作所
扩散性影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 页 共 8
立来看,运河行中的“浊汴”与“清淮”意象各有其意义承载。而代的运河来看,汴河
淮河邗沟连接两地区,汇处作为不同文化区线,最易地故人成远梦
凉雨孤舟李端宿浦忆司空文明》的感运河行度来看,淮入汴或汴入淮
人情感的,无传统的地域分野观念借助运河生的文化影响
淮入汴或汴入淮的情感然与“山川脉分等传统文化相关,但更直接的是与之人的
联系。如李嘉祐游徐城见清淮寄赵八:“自缘迟暮忆沧洲翻爱南河浊水流。初阳惜
浦识群鸥朝霞映日同暝柳揺风欲别秋长恨分首掩泪独回头。”
清淮”而浊汴清淮汇处特殊水质现象起“长恨分首”的感。在这诗里,“浊汴
和“清淮”两个结合在一起,已经了两者立时涵指向,重新生新的意
现汴淮汇处的地理现象及抒此引的心理感相关浊汴清淮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汴水东眼文,清淮晓色鸭渡口淘沙渡却多少人。”
汴淮汇处渡口的不同水质现象表达世事人生流之理。孟郊:“淮水
徒浑琉璃意,净缀芙蓉章。”浊汴清淮淮水现象之心不染尘俗的理。这
中的意了对运河地理的书写,是“浊汴清淮”这一文学意
2021 28日《光明日》,有删改
4.下列关于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适《东征赋》云:“东苑遂行沿浊河兹始”证人已经开始注汴河水浊这
B汴河水质的浑浊虽然曾被居易和一些唐引入诗歌中描写凄凉但也绝妙地用汴河水澄
喻官员政绩
C唐诗汴河以“浊水”淮水以“”著称这些诗句都可以证明,汴河浑浊的,而淮水是清
的。
D由淮入汴由汴入淮波动仅直接行旅之人的旅途观感相联系还被些诗步引申来表达世
人生流变常等道理。
5.下列对文论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二、三段按题中“浊汴淮”的顺序“浊汴”人已将“浊汴”这特殊
象引诗歌意象
B.本文第李嘉祐诗歌《游徐城河忽见寄赵八》,论人的波动与传文化认相关相
关。
C.本文按“总总”的结,论证语言富色,简练,文采斐然
D.本文在论证时量采用了用论的方法,比如引孟郊诗证汴淮汇处的地理现象能引发诗人的
生新的意蕴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汴河这条运河隋炀帝时开始修凿,自此河水浑浊质现象便开始引起唐人关比如高适《东征赋》
“沿浊河兹始”句子
B汴河由黄河引来,故其水浑浊被称“浊汴”具吟咏价值;而淮”则吟咏价值的诗歌意象
极具吟咏价值的诗歌意象
C“浊汴淮”由水质现象转诗歌意象,在于汇处的地域分野观念借助运河对文化及诗人的
生了影响
D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间多少人“浊汴淮”质现,表
之心不染尘俗的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材料一:
罗素在《中国问题讨论我们民族格,个弱点:贪污怯懦罗素的这番话起我的不
,也起我中国民族的弱点想到普遍人的弱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第1页共8页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检测语文试卷出题人:刘玮审题人:刘华北考试时间:14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案上传。注意事项:1.答题前,有打印机的考生请将题与题卡下载,并打印。2.选择题在网上点选;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到打印好的答题卡上或空白纸上,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4.答题后,请拍照上传,要一题一传照片;作文不超过三张纸(照片)。5.请检查已上传图片方向是否正确,最后整张试卷点击提交。一、现代文阅读(4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0小题...

展开>> 收起<<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公众号:一枚试卷君】.docx

共14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4 页 大小:76.6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