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迎考卷-历史答案

2025-05-09
0
0
673.16KB
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江苏省 2024 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迎考卷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必备知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源”及史料实证等素养。两个地区的出土文物多有神似相近
之处,说明两地之间早有直接或间接的文化联系,故选 C 项;原始人群是原始社会的最早阶段,权贵阶层出现的前提是私有制
的产生、较明显的阶级分化,中国迈进阶级社会的标志是早期国家的诞生,这些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依托或证据,故排除
A、B、D 三项。
2. D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史料实证,考查的必备知识涉及纲要、选必。材料表明,槐市买卖的主要商品之一是“经传书
记”,促进了书籍的交易和流通,而诸多太学生“议论槐下”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故 D 项正确。“独尊儒术”局面形
成于汉武帝时代,排除 A 项;西汉的基本国策是重农抑商,材料显示王莽仅建弟子舍、博士舍,读书人的聚集及对书籍的需求,
促使槐市自然形成,排除 B 项;坊市分区制度开始瓦解于唐宋时期,且材料也无从反映城市商业布局和政策,排除 C 项。
3. C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材料显示,李靓反对封建专卖制度,适应了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与材料主张无关,排除。
4. D 解析 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猛安谋克制作为一种兵民合一的组织系统,推动了女真民族的兴起,但进入中
原地区以后,逐渐不适应更高的农耕文明发展的需要,其衰亡是必然的,故 D 项正确;金世宗改革总体上是适应封建化的,猛安
谋克的腐化是直接原因和表现,故排除 A、B 两项;C 项不符合史实和材料,排除。
5. C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为便于留档备查,副本制度应运而生,有利于奏折制度整体上的规范化、
完善化,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奏折副本制度,由此可推断奏折制本身早已出现,排除 A 项;提高决策效率的是奏折制本
身,排除 B 项;清代内阁权能进一步下降,故 D 项错误。
6. A 解析 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材料数据显示,制造业占比不超过五分之一,而占比较高的运输、金融、出
口均服务于列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的需要,故正确选项是 A 项;半殖民地主要表现为政治主权的沦丧,排除 B 项;据材料无
法得出 C、D 两项结论,排除。
7. B 解析 本题偏重考查史学入门。据“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作为戊戌变法的
亲历者,承认自己所著的书存在个人感情色彩,表明主观因素对于史料价值的制约,故 B 项正确。
8. A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必备知识,涉及纲要和选必的融合。材料显示,立宪派最终对清政府绝望而转
向革命,故 A 项正确;“矛盾消解”表述绝对化,B 项排除;新政取得一定的成效,不完全是骗局,C 项排除;中国近代史上政党
政治的尝试失败是民国初年,D 项排除。
9. C 解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史实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1938年10月已进入相持阶段,材料中
“保证军粮坚持持久战”“禁粮出境”等政策有利于解决抗日根据地的军粮供应问题,为持久抗战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故
C 项正确。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战时期,政策变化较为明显,排除 A 项;材料所述政策的立足点更多考虑战时需要,不可能直
接增强生产积极性,更不能确保粮食安全,排除 B、D 两项。
10. B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时空观念。据“经济已经摆脱了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困境,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
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等信息可推断,当时已进入改革开发时期,但尚未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选 B 项。
11. B 解析 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必备知识。据材料地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幅图是拜占庭帝国不同时期的疆域。6 世纪
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帝国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7 世纪中后期,失去大片土地,再也未能恢复鼎盛时期的
疆域,故 B 项正确。
12. A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材料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故正确选项是 A 项;拉开宗教改革序幕
的是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启蒙运动到 17 世纪末兴起,个别主张也不可能直接为科学革命作准备,故 B、C、D 项均可排
除。
13. A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历史解释。结合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是普法战争的结局,德意志统一是通过独特的封建王朝战
争实现的,正确选项是 A 项;其他选项不符合史实。
14. B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史料实证。过多资本投入证券金融业,使得工业部门资金相对投入不足,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
及法国对外经济扩张,排除 A 项;商业革命在新航路开辟时代已出现,材料也没有涉及其他国家发展状况,排除 C、D 两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展开>>
收起<<
江苏省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迎考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必备知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源”及史料实证等素养。两个地区的出土文物多有神似相近之处,说明两地之间早有直接或间接的文化联系,故选C项;原始人群是原始社会的最早阶段,权贵阶层出现的前提是私有制的产生、较明显的阶级分化,中国迈进阶级社会的标志是早期国家的诞生,这些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依托或证据,故排除A、B、D三项。2.D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史料实证,考查的必备知识涉及纲要、选必。材料表明,槐市买卖的主要商品之一是“经传书记”,促进了书籍的交易和流通,而诸多太学生“议论槐下”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14 22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28
-
VIP免费2024-11-23 11
-
VIP免费2024-11-23 21
-
VIP免费2024-11-23 12
-
VIP免费2024-11-23 5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3 页
大小:673.1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