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5-05-07 0 0 396.43KB 70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 70
高中语文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目 录
必修一
第一单元................................................................... 1
第二单元....................................................................2
第三单元................................................................... 6
第四单元................................................................... 8
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10
必修二
第一单元...................................................................
11 第二单元...................................................................
14
第三单元...................................................................
20
第四单元...................................................................
24
必修三
第一单元...................................................................
27 第二单元...................................................................
31
第三单元...................................................................
35
第四单元...................................................................
46
必修四
第一单元...................................................................
48 第二单元...................................................................
49
第三单元...................................................................
51
第四单元...................................................................
53
必修五
第一单元...................................................................
61 第二单元...................................................................
62
2 70
第三单元...................................................................
69
第四单元...................................................................
70
必修一内容梳理
第一单元——诗歌
一、单元教材及重点说明:
本单元有诗歌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
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
中对普通妇女的歌颂之情。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等表达
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
个方面入手。要多读,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
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
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
的统一。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描述性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
多,如 “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
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也称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
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学习要点:
1 课 沁园春·长沙
一、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短句词、乐府源于隋唐盛行于宋根据来分,有
(58 字以内)、(59-90 字)和长(91 字以)三,词的一,也叫
词用的曲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关系一词的词结构格式相
二、课文再现
《沁园春长沙》《采桑子·》《七律·长征》《浪淘·北戴河》
三、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他青年时期就有大的理想,“生意
挥斥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当年青情的写照 
2 课 诗两首
雨巷
戴望舒
一、课文再现 重点语
3 70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长、/寂寥的雨巷, /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
样地 /着愁怨的姑娘。
是有 /丁香一颜色/丁香一芬芳/丁香一忧愁/在雨中哀怨
/哀怨彷徨;
二、
春雨来生的喜悦踏着雾湿小路一把,一把戴望舒《雨巷》中的油纸伞
轻走进杨成荫雨如江南小道。江南雨,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悠悠地飘
岸风堤撑纸伞女们,在云带起梨花清甜的香味。江南的生
充满诗意。
再别康桥
志摩
一、课文再现
《再别康桥》
二、
1、现天堂距离,理想与黑暗反差曾经回忆温暖是,
轻轻手,悄悄挥袖,感一声,竟成了文学史上经典徐氏康桥。
3 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我们看到了作者对辛勤劳作的人的歌颂,看到了作者对
养育的感之情,也看到了无私奉献的母爱的大。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
握课文中常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理解词,读课文。
4 武退秦师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我第一部叙事详尽编年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又称左氏《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为解说《春
作,所以它们又称作“春”。
二、通
今老矣,无为也已同矣
行李来,共其乏困 (共通
秦伯说,与 (说通
其所与,知 (知通
三、一词多
辞曰:臣也,犹不如人 (推辞)
其文,其辞微,其志,其行廉言辞,词
《归兮辞》 (一文体)
若使烛<武见秦>君退 (假)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仿佛有光 (似乎)
4 70
人之 (有,用来表否定条件)
发矢十八九之 (
其文,其辞微,其志,其行廉 (深
动刀   轻微
周室卑侯相衰败衰弱
鄙远 (边邑,以……边邑)
肉食远谋浅陋
有二边境
我而不假道,我也 (轻看不起)
臣不为我 ()
四、古今
以为道主
古义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客的主人。
行李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包裹等。
人之  
古义人。
今义
五、词
名词做状
夜缒见秦伯 (在夜里
,又欲肆西封 (在面)
名词
用法
鄙远知其(……边界)
1、当伯乐忽视里马本再志的人也一定愤怒极开始
尤人,是新振
在后来良机了。便是这明人,虽然这人白白许久
国君怎么放下
用的愤怒忌恨虽然还牢骚之意,却仍旧义不辞地当起退秦师的重
2、何谓君子勇?泰色不只身涉险为何如此笃定面对
,又笃定
秦伯冷静力战
3、,一鸣惊人。”在郑伯执政几十年间未受重用。可又有
什么关系呢?生我材必有用。人们总是感会与我们擦肩机遇只
5 70
抓住最关的一了。几十中,,也菲薄
是以晦,了一
5 荆轲刺
一、
切齿拊心:咬牙捶胸,形容极端痛恨样子。又作切齿腐
无可何:法,无法可想
图穷匕现:比喻发展到最后,毕露
上指:形容极度愤怒
击筑:用以苍凉
变徵之声:常作之声。
二、文学常识
是一别体史书,又是一史散又称由西汉末年
三、通
必说见臣 说,通“yu è
使药淬火 ,通“”,cu ì淬火烧刃使水中。
尽矣 以,通“”,已经
国见耻除 ,通“凌辱
不反者。 ,通“”。
,通“”,别。
,通“”,震慑
图穷首见 ,通“现”。
王还 ,通“”,
起不意。 通“”,ù仓促
四、 古今
樊将军来归
古义于困今义:生
,而长者之意。
古义:品之人,樊将军今义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
古义:有心意,意、意。 今义:有“意”之意。
将军,可谓深
古义:对今义以。
深:古义:刻今义:有深,与“对。
太子
古义:在这今义:表顺承关系另提
已不
古义不回今义不照考虑
五、一词多
摘要:

第1页共70页高中语文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目录必修一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6第四单元.......................................................

展开>> 收起<<
(超详)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doc

共70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70 页 大小:396.43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0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