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物质运输 -五年(2019-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06 0 0 1.34MB 21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03 物质运输
考点
1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2023 年高考真题〗
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
A.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
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菌环境
C.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
D.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答案】A
【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
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
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
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
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细胞会失水,成熟植物细胞能发生
质壁分离,因此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A正确;
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氧环境,不能创造无菌环境,B错误;
C、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做到随机取样,而不是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
群密度,C错误;
D、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可以 减少外植体携带的微生物,但不能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D错误。
故选 A
2.(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食品保存有干制、腌制、低温保存和高温处理等多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
B.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低温保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温度越低对食品保存越有利
D.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可破坏食品中的酶类
【答案】C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
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详解】A、干制能降低食品中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进而延长食品保存时间,A正确;
B、腌制过程中添加食盐、糖等可制造高渗环境,从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正确;
C、低温保存可以抑制德生物的生命活动,但不是温度越低越好,一般果蔬的保存温度为零上低温,C
误;
D、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通过破坏食品中的酶类,降低酶类对食品有机物的分解,
有利于食品保存,D正确。
故选 C
3.(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
葱鳞片叶表皮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
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中所到的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
正确表示实验果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1、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成渗透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当于一层,细胞壁
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AB、用 30%蔗糖处理之后,细胞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都会减小,细胞液浓度上;用
水处理之后,细胞吸水,原生质体和液泡体大,细胞液浓度下降,AB 错误。
CD、随所用蔗糖浓度上,当蔗糖浓度过细胞液浓度之后,细胞就会开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
下降,细胞液浓度上,故 C正确,D错误。
故选 C
4.(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 Na+-K+Na+-Ca2+交换体(Na+的同时
Ca2+),两者模式如图已知细胞质中浓度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物可以特异
断细胞上的 Na+-K+于该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肌收下降
B.细胞内液的浓度
C.动作电位期的内量减少
D.细胞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
【答案】C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的通透性大,大量外,形成内外正的静息电位
激后神经细胞的通透性发生变,对的通透性大,,形成内正外的动作电位
【详解】ACD、细胞上的钠钙交换体(即细胞内钙流出细胞外的同时使进入细胞内)活动减
使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减少,减少,细胞内浓度加,心肌收AD 错误,
C正确;
B、由于该种物可以特异断细胞上的 Na+-K+导致 K+Na+减少,故细胞内
高,浓度降低,B错误。
故选 C
5.(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常添加蔗糖,植物细胞利用蔗糖的方式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蔗糖时,共转运体的构型不发生变
B.使用 ATP 成抑制,会使蔗糖运输速率下降
C.植物组培过程中蔗糖是植物细胞吸碳源
D培养基pH 高于细胞内,有利于蔗糖的吸
【答案】B
【分析】据H运出细胞ATP说明 H细胞内细胞外,蔗糖通过共转运体进入细胞内借助
H能,动运输,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运蔗糖时,共转运体的构型会发生变,但该过程是可的,A错误;
BD、据分析可H向细胞外运输是要消ATP 的过程,说明该过程是浓度度的动运输,细
胞内的 H细胞外 H,蔗糖运输时通过共转运体依赖膜两侧H浓度差建立能,故使用 ATP
成抑制,会通过影响 H的运输而使蔗糖运输速率下降,而培养基pH 低(H多)于细胞内,有利于
蔗糖的吸B正确,D错误;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蔗糖可作为碳源并有维持渗透,但蔗糖并非唯碳源C错误。
故选 B
6.(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过细胞。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
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扩散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 K+进入细胞时蛋白并消ATP
C体在细胞内成时消能量,过程不
D葡萄糖可通过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答案】B
【分析】扩散:物质通过简单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化碳溶性小分
动运输:逆浓度度的运输。消能量,要有蛋白
【详解】A乙醇是有机物,与细胞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扩散进入细胞,A错误;
B血浆K+量低,细胞内 K+含量高,浓度度为动运输,要消ATP 蛋白B正确;
C体为分泌蛋白,分过程为胞要消能量,C错误;
D葡萄糖进入小细胞等为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 B
7.(2023·山东·高考真题)溶酶体上的 H+蛋白Cl-/H+蛋白都能运输 H+,溶酶体内 H+浓度由
H+蛋白维持Cl-/H+蛋白H+浓度动下,运出 H+的同时Cl-浓度度运入溶酶体。
Cl-/H+蛋白缺变体的细胞中,因 Cl-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
。下列法错误的是( )
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动运输
BH+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积累
C.该变体的细胞中损伤衰老的细胞无法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答案】D
【分析】1.动运输:简单就是小分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跨膜运输方,不
能量。动运输分为种方式:自扩散:蛋白协助如:化碳脂肪协助扩
散:需蛋白协助:氨基酸核苷酸特例...2.动运输小分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
物质离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要能量和蛋白3.吐:大分物质的跨膜
输,能量。
【详解】ACl-/H+蛋白H+浓度动下,运出 H+的同时Cl-浓度度运入溶酶体,说明 H+
度为溶酶体内高,因此 H+进入溶酶体为浓度运输,方式属动运输,A正确;
B、溶酶体内 H+浓度由 H+蛋白维持若载蛋白失活,溶酶体内 pH 导致溶酶体酶活性降低,进
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积累B正确;
CCl-/H+蛋白缺变体的细胞中,因 Cl-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积累,该变体的细胞中
损伤衰老的细胞无法清除C正确;
D、细胞质质中的 pH 与溶酶体内不同,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质中的水解酶可能失活,D错误。
故选 D
8.(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缬氨霉素是一种溶性,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上,K运输
到细胞外(如图),降低细胞内外的 K浓度,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的正常浓度而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缬氨霉素顺浓度度运输 K
B缬氨霉素为运输 K提供 ATP
C缬氨霉素运输 K与质结构
D缬氨霉素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
【答案】A
【分析】分析题意:缬氨霉素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上,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 K浓度
,可推测正常微生物K浓度高于外。
【详解】A结合意“将 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 K差”和题缬氨霉素运输 K的过
程不消能量,可推测 K的运输方协助扩散浓度度运输,A正确;
B结合 A分析可K的运输方协助扩散,不要消ATPB错误;
C缬氨霉素是一种溶性,能结合在细胞上,能在磷脂双子层间动,该过程与质膜具有一定
动性结构特点有C错误;
D菌体为 DNA 毒,有细胞结构,故缬氨霉素不会影响噬菌体的染能D错误。
故选 A
、多选题
9.(2023·山东·高考真题)神经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除受膜内外离浓度差影响外,还受膜内外电位差
影响已知神经细胞外的 Cl-浓度比内高。下列法正确的是(
A静息电位状态下,内外电位差一定阻止 K+的外
B突触后膜Cl-放后内外电位差一定
C.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内外电位差始终促Na+的内
D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过程中,不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0情况
【答案】AB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的通透性大,大量外,形成内外正的静息电位
刺激后神经细胞的通透性发生变,对的通透性大,,形成内正外的动作
兴奋非兴奋形成电位差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
2兴奋神经元之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突触后膜其具体的
传递过程为:兴奋电流的形式传导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信号),质作用于突触后
,引起突触后膜产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静息电位状态下,K+流导致膜外为正内为负电内外电位差阻止K+继续
A正确;
B静息电位时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突触后膜Cl-放后Cl-导致膜负电位的绝对值增
摘要:

专题03物质运输考点1物质的输入和输出〖2023年高考真题〗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A.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菌环境C.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D.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答案】A【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

展开>> 收起<<
专题03 物质运输 -五年(2019-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21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1 页 大小:1.34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