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社工培训考试-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VIP免费
2025-03-13 0 0 190.47KB 7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第三节第三节 矫正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要)的主要方法(重要)
知识点一、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知识点一、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
(一)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不赞同心理分析理论和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
在难以观察和验证的内心世界的做法,而是主张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真正能够观察到的人的外显行为上。
(二)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也着力于改变人的行为,但它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促使
人的行为产生的内心世界上。与心理分析理论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它认
为,人的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其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
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引导。
(三)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
理论认为,一个人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四)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与问题视角对应的理论视角。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传统的观念是将矫正对象看作是有问题的一群人。从这一视
角出发,社会工作者的着重点就放在对矫正对象的严格监管和强制性的教育上,目的是防范问题的再发生。而优势视角理论却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优点,都有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潜能,即便是曾经违法犯罪的矫正对象也如此。
(五)社会一心理视角
社会心理视角是一种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开展工作的理论观念。每一个人
都有其内部心理世界,同时又与外部的社会环境密切相连,因此,需要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即人在情境中。对于矫正
对象而言,犯罪行为的产生,既有其自身心理因素的原因,又有其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矫正成效的大小,既取决于自身的努
力,又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知识点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致力于改善服务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 无论是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还是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由于其
人格特征方面的缺损、社会功能方面的丧失、行为方式方面的反常,矫正社会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善服务对象的偏差心理和
行为。
1.行为治疗法
1)评估方案
2)治疗的策略与技巧
①反应性治疗技巧:反制约;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
②操作性治疗技巧:正增强;负增强;削减;塑形;连扣;惩罚
③综合性治疗技巧:由规则管理行为;模仿;敢于自我训练;松弛训练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①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
②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
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服刑人员李某假释回到社区后,感到难以适应,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面对家人的不接纳,以及自己无房住、无
经济来源、无工作的窘迫,李某十分悲观,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了。一天,李某在办理低保申请时,工作人员要求其补齐
材料再来办理。李某为此很生气,与工作人员大吵大闹,并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
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为李某开展了个案服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治疗模式),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
念;协调多方资源缓解李某的生计困难;并协调李某与其家人的关系。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李某找到了工作和临时住房,
家人重新接纳了李某。李某生活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问题】
1.社会工作者为李某提供了哪些促进其社会适应的服务?
2.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李某申请低保时的ABC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分析】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对人的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比较有影响的
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所以理性情绪治
疗模式又称ABC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其信念系统的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
引发事件,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非理性信念是指那些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普遍、抽
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第一问:提供了哪些服务?
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为李某开展了个案服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治疗模式),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
念;协调多方资源缓解李某的生计困难;并协调李某与其家人的关系。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李某找到了工作和临时住房,
家人重新接纳了李某。李某生活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线索1: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治疗模式),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念;(认知改变、情绪管理)
线索2:协调多方资源缓解李某的生计困难;(资源整合、缓解生计)
线索3:并协调李某与其家人的关系;(改善家庭关系)
线索4:李某找到了工作和临时住房,家人重新接纳了李某。李某生活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改善生活)
【答案】【答案】
1.社会工作者为李某提供的促进其社会适应的服务主要包括:
1)情绪管理。社会工作者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念,有助于其控制自己的非理性情绪,使其重新接纳社会,也使社会能够
接纳李某。
2)资源整合。社会工作者为李某协调多方资源,缓解李某的生计困难,最后为李某找到了工作和临时住房,促进李某适应
社会生活。
3)协调人际关系。社会工作者帮助李某协调他与家人的关系,家人的重新接纳对李某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也促使其重新融
入社会。
2.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李某申请低保时的ABC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如下:
1)李某申请低保时的ABC具体指代的事件
A代表引发事件,是指服务对象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案例中,工作人员要求李某补齐材料再来办理,这是引发李某产生
非理性情绪的事件。
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案例中,李某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被人瞧不
起,觉得没有人愿意帮助他,这是李某的非理性信念。
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案例中,李某很生气,与工作人员大吵大闹,并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
这是由李某的非理性信念引发的情绪和行为。
2ABC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工作人员要求其补交材料再来办理导致李某出现了非理性信念,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认为没有人愿意帮助他,
A导致了B发生。
②李某的非理性信念导致李某出现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使其产生生气、激动的情绪,并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即B导致了C
的发生。
3.同伴教育在矫正服务中的运用
1)同伴教育及其功效
摘要:

第三节第三节矫正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要)的主要方法(重要)知识点一、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知识点一、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不赞同心理分析理论和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难以观察和验证的内心世界的做法,而是主张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真正能够观察到的人的外显行为上。(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也着力于改变人的行为,但它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促使人的行为产生的内心世界上。与心理分析理论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

展开>> 收起<<
2024社工培训考试-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pdf

共7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行业资料 价格:5.9玖币 属性:7 页 大小:190.47KB 格式:PDF 时间:2025-03-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