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合理避税十大案例分析

2025-08-19 0 0 85KB 14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个人合理避税十大案例分析
  [案例 1]
  王某每月工资收入为 2300 元,其中 800 元为每月的房费支出,剩余的 1500 元是可用于其他消费和
储蓄的收入。若王某所在单位每月向其支付 2300 元,依据个人所得额法,则王某个人应纳所得税为:(1500-
500)×10%+500×5%=125(元)
  但若企业为其提供住房,而每月仅付其工资收入 1500 元,则其工资收入应纳所得税为:(1500-
800-500)×10%+500×5%=45(元)王某可少纳税:125-45=80(元)
  这样对企业来说没有增加额外负担,而职工本人在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也规避了一部分税收。
  [案例 2]
  张某拥有一项专利权,若单纯将其转让,可获收入 80 万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 万×(1-
20%)×10%=6.4 万元税后利润为:80 万-6.4 万-73.6 万元若将该专利权折合股份投资,其专利折股 80 万
元,当年获股息收入 8 万元。应纳个人所得为:8 万×(1-20%)×10%-0.64 万元税后所得为:8 万-0.64 万
=7.36 万元
  通过专利权投资,每年仅需负担 0.64 万元税款。且经营 10 年以后,可以收回全部转让收入。而
且,张某还可得有 80 万的股份。
  [案例 3]
  王某月收入 1200 元(包括各类津贴和月奖金),年终公司准备发给 3000 元的年终奖金。若王某在
12 月份一次性领取 3000 元奖金,那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2 月份应纳所得税额=(总收入-扣除费
用)×15%-速算扣除数=(1200+3000-800)×15%-125-385 元第二年 1 月份应纳税额=(总收入-扣除
费用)×15%-速算扣除数=(1200-800)×10%-25=35 元两月共纳税=385+35=420 元若王某将 3000 元
奖金分别在 12 月份和次年 1 月各领一半,则王某应纳税额:12 月份应纳税额=(1200+1500-800)×10%-
25=165 元次年 1 月份同上。
  两个月合计税额=165×2=330
  这样,通过将收入均衡摊入各月的作法,使税率档次降低,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案例 4]
  赵某为一名教师,应邀到外地讲课,按约定可得劳务报酬 2000 元。但赵某要求对方为其提供路费、
餐费、住宿费合计 1200 元,从其总收入中扣除。赵某实际获得报酬收入是 800 元。
  假设对方一次性支付 2000 元,没负担其他费用,则赵某应纳所得税为:(2000-800)×20%=
240 元通过净收入支付的方法,赵某避免了 240 无的税负。
  [案例 5]
  何某为一设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为某项工程设计图纸,同时担任该项工程的顾问。设计图纸花费
l 个月,获取报酬 25000 元。何某要求建筑单位利用其担任工程顾问的期限,将该项报酬分 10 个月支付,每月
支付 2500 元。下面我们来分析何某税负的变化。
  若一次性支付 25000 元,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收入按次征税,一次收入超过 2 万至 5 万元的,加征
5 成。则何某应交所得税为:
  收入×(1-20%)×20%×(1+加征收五成)=25000×(1-20%)×20%×(1+50%)=6000 元
若分月支付,每次应纳税额为:(2500-800)×20%=340 元 10 个月共负担税款=340×10=3400 元何某可少
纳税为:6000-3400=2600
  显然,于按次纳税,纳税人便可以通过一次收入的次支付,既多扣费用,也避免了一次收入
畸高的加成征收,从而避税收。
  [案例 6]
  某为一作,他版社商定一部 20 万的作稿费为 40 元/千字,每发一万支付
费 1000 元。市场需要为 5 万某可得 13000 元。
  假设某一次性取得 13000 元稿酬,其应纳税额为:13000×(1-20%)×20%×70%=1456 元假设
某将 13000 元分五次领取,每次取得稿酬收入 2600 元,其每次应纳税额为:(2600-800)×20%×70%=
252 元五次纳税合计=252×5=1260 元可用分期收款的方法,可以降低税负。
  [案例 7]
  独立完成一部作稿酬为 8000 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
  总收入×(1-20%)×20%×(1-30%的减征)=8000×(1-20%)×20%×70%=896
  为减轻一部分税负,某将其好友四人也作为作,则该笔稿为五人所得,每人收入为 1600
元,五人合计应纳税额为:
  (1600-800)×20%×70%×5=560
  比由马某一人取得稿酬少纳税 336 元。假设该作品由 10 个人来成,则这笔稿征税了。
  [案例 8]
  我某企业从外国引进一大设备,购买合同上规定:外方派技术人员来指导调试机组
正常运行外方在中期间的宿、交通中方安排,不领取任何报酬。安装调试期间,外方取分
国派技术人员的方法,每人员在中国居住时间均控制90日之内这样,这国技术人员在中无需
纳税。
  这是利用所转避税的典型面上,外方人员在中没有获得报酬。其实在中方支付的设
备款项中了外方技术人员的费用,外方人员从其外国雇主领取的报酬实际上为来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案例 9]
  汤姆为避免成为任何一居民便根据各居民身定方面的准不同来避税。a 国规定在
国居1 年的为该国居民b 国规定在该国居半年的为该国居民c 国规定在该国居半年为该
居民汤姆就选择a 国居住 7 个月,b 国居住 3 个月,c 国居住 2 个月,从而避免三国居民身份的定,不负
担各该的税负。
  可于对然人居民身定的准不同,在同样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里,其住时间
规定不一。有的人可以通过多国旅行住在或游艇上的方,来避免纳税,从而成为"税收
难民".
  [案例 10]
  卡特英国一名发明家,他将该项发转让给卡塔尔公司,以专利份获得 50000
元的技术转让费。技术转让费获得者非卡塔尔政府规定的纳税人。与此同时,他英国的住所出,来到
香港英国政府无法向其征税。而香港单一的所得来管辖权,对卡特的收入无
纺织厂利用 10 年时间积累资金 1000 万元,用这 1000 万元购进设备,投资收期为 10 年,年均
200 万元,该纺织厂适33%的所得税率。
则该厂盈利后每年应纳所得税额:
200×33%=66 万元
10 年应纳所得税总额为:66 ×10=660 万元
若该不用积累的资金,而是取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融资。假设企业从银行取得
1000 万元的款,年息支付 15 万元企业年均200 万元,则企业每年应纳所得税额为:
(200 万一 15 ) ×33%=61.05 万元
实际税负为:61.05 万十 200 ×100%=30.5%
10 年应纳所得税总额为:61.05 ×l0=610.5 万元
显然,对该纺织厂来说,以款方投资,一方面可将积累 1000 万元所需的 10 年时间约下来;另
一方面,企业税负也款利息的支付而减轻了(33%降为 30.5%)
[案例 2]
某企业定资产原值180,000 元,残值10,000 元使用年限为 5年。5企业扣除折的利
产量表如下所。该企业33例所得税率。
扣除折利润(元) 产量
第一年 100,000 1,000
第二年 90,000 900
120,00 1,200
80,000 800
第五年 76,000 760
466,000 4,660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企业在用不同的折方法下纳所得税的情况
(一)直线法:
年折额=(定资产原值残值/估计使用年限=(180,00010,000534,000(元)
1第一年利润额为:100,00034,00066,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66,000×33%=21,780()
2. 第二年利润额为:90,000-34,000=56,000()
摘要:

个人合理避税十大案例分析   [案例1]  王某每月工资收入为2300元,其中800元为每月的房费支出,剩余的1500元是可用于其他消费和储蓄的收入。若王某所在单位每月向其支付2300元,依据个人所得额法,则王某个人应纳所得税为:(1500-500)×10%+500×5%=125(元)  但若企业为其提供住房,而每月仅付其工资收入1500元,则其工资收入应纳所得税为:(1500-800-500)×10%+500×5%=45(元)王某可少纳税:125-45=80(元)  这样对企业来说没有增加额外负担,而职工本人在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也规避了一部分税收。  [案例2]  张某拥有一项专利权,若...

展开>> 收起<<
个人合理避税十大案例分析.doc

共14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价格:10玖币 属性:14 页 大小:8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8-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