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2025-05-17 1 0 52.7KB 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
2023 年德化一中高三年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
在一定程度上制响上使从而
件, 参与 基 的 济 础
人的意 , 而人的 响社会生活的目的。 可能衣食住行那识 进
“ ”来得直接,也不具有 性,它就像杜甫 声 ,潜移 润 细
化地浸陶冶操。它
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 ”在翻 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 复提出的 信、达、雅 的 准,受到人 的推 标 们
“ ”崇。我们现在沿用 信、达、雅 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 信 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
“ ”的内容,包括思想、 格、精神等。 是 文要 达明白,用 代 将原作的内容准确 现 汉语
“ ” 地表达出来。 雅 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 信、达、雅 之
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达与雅是第二位。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达是信的翅
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
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
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
论。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
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
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
点在内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语气及语言上
的特色。后者 反映原文的 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 。其 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强调 译 优
的 格神韵,在形式上易于再 原文的体裁、 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 相比,意 风 现 风 译 译带
更大的主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
适应性。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
译适宜于翻译文如诗、词、赋、等。当然,用直译是用意译,没有十分
。能直译者不直译,不能直译者用意译,及二者,方为当。不管采哪种
式,今译中原作信失是定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多媒体介入,为古籍今译的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
“ ”今译概念延伸广播电视总台的 典籍里的中国 ,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积极探
。更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摘编尹波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二:
“ ”古籍今译 为什么 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根本上 ,古籍今 就是 了 承和弘 中 文化。今 作 古籍 源的 为 传 扬 华优 传统 译 为 资 转
“ ”用,是 存亡继绝的工作 ,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 最好桥梁 。今译的群体
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者和爱好者。要广大进古籍、热爱
*
2
籍,今译无疑最好门径
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古籍的形 除了它的本然状 之外, 有 整理 经过
的现代形。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而言,所
接触到的是经过理之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的一
“ ”种特殊体 。 特殊 ,是因 它已 是 古今 言 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现 说 经 经过 转换
籍的原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是由原文本生而成的,其内容
于原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制,也不可能代古籍本。译
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其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
文化信。随着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
文字、名物、典、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的变
化,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综合阐释,是将古籍
“ ”内容在现代语中的现 。它求古籍内容完、准确地现,同更要求便于现代
” “ ” “者的理解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比喻金蝉子转世 七仙女下凡 : 佛弟转世
高僧仙女下凡美妇,虽,不。 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忠实、完
、准确、优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
(摘编马世什么要古籍今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
有“达”“雅”而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
B.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译者用现代汉语翻译古
籍,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C.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
的方面。
D.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
而独立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古籍今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对现实生活的改变所起
到的作用。
B.古籍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译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
文的意义。
C.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
观便捷。
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
无法理解。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极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
B.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
貌”上有所差异而留“神韵”。
C.邹韬奋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在使看的人,而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
痛或糊糊涂,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于看书。
D.郭沫若:原作是,他的译文应是。为了达到这个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
的自
4.两则材料论述了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但侧重点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
摘要:

12023年德化一中高三年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生存条件,接地参与基的巩固或革;从上看,它以其功能影响现实间对经济础变细节认识人的意,而影响人的行,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识进为这类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制性,它就像杜甫的春雨那随潜入夜,物无声,潜移默强说样风润细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

展开>> 收起<<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共8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52.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