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解析卷卷)

2025-05-17 0 0 245.5KB 24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6 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3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3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由材料可知本题考点是西周的宗法制。
【解答】由“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可知家族和睦不是本题的主题,所以 A项与
题意无关;“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的是家族中长子的权威与尊贵,这与宗
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有关,所以 D项正确,但是不体现等级秩序和贵族的世袭与否,
所以 BC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掌握宗法制的内涵和特点。
2.(3分)《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
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如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
【考点】Y4:史料的重要作用;Y5: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史料的解读,对比两种不同史料,文字
载和画像的对比。
【解答】二者描绘明显不一致,故 A项错误;《史记》是通过文献记载,汉代画像石是
1| 24
通过图象形式表述,描绘形式不一致,故 B项错误;《史记》站在官方立场,汉代画像
石从民间立场,风格不一致,故 C项错误;两则史料都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史实,内容
一致。
故选:D
【点评】题通过两种不同史料,文字记载和画像的对比,旨在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
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史料的解读对比的运用。
3.(3分)《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
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 D.使农业摆脱束缚
【考点】23:中国代水利工程灌溉工具.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题考查代农灌溉工具,要求了解在水利工程灌溉
具方化。
【解答】材料中的描述和所学知知,这里的“水车”是魏晋时期灌溉
具“翻车”A项与史实不符因为翻车是人力的,故 AB项提高农田抗旱
能力符合;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
故选:B
【点评】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信息运用知能力了解代发明
灌溉工具,对翻车、车、风水车等有形象的认识
4.(3分)宋沿唐制,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糊名,一
文字而已。”由可见,与科举相比,代(  )
A.考试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第尤为尊贵 D人数大大增加
【考点】1O科举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点是科举制,重在考查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解答】糊名,一文字而已”说明考试的形式,有利于考试
序的公公正,所以 A项正确;材料有提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所以 B不选;“宋沿
制,进士科”说明视进士科而不是以尊贵,C项错误;材料不体现
人数化,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科举制,解题的关键在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
2| 24
所学知的有效结合。
5.(3分)末思想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留着,“儒帽裹僧头”,穿
着亦僧亦儒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
B可明代妇女地位
C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考点】37:明清之际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题考查考中国代主流思想演变,重点是明清时期活思想,要求
了解李贽思想。分析明清思想新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
【解答】末思李贽把矛头指向封建礼教三纲五常人们束缚
思想行为被当时称之为离经道”。李贽批判儒思想,不力于儒学,A
项错误;
明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张男女平思想,故 B项错误;
材料中“传道,却收女子”信息李贽违背统的礼教,显想冲破封建
统的束缚,故 C项正确;
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故 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题考查学生的史实记与史料解能力。了解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
本主义萌芽缓慢日益保守僵化,新思想出现,体现了代的特
认识新思想还没突破儒思想范畴
6.(3分)有学者认为《天制度》晚清思想中具有,显传统思想
合”过中,有对其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思想
C.《•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考点】94:《天制度》和《资政新篇》;P3:“中体西用”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考查《天制度》的思想来源
【解答】有对其影响的”,根据学知,《天制度》主
3| 24
现以平均地产为核心平均义思想,符合“均贫富思想,故 A项不符合题意。
太平天国吸收督教思想,故 B项不符合题意。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帝教吸收了“大同”思想,故 C项不符合题意。
“中体西用”思想洋务派思想,故 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天制度》:
1、内容:
1经济废除封建地土地私有制,不论男女,重新平均配土地
田,天下人”的则,土地按每年多少,分、中、下三
然后搭配平均16 以上
同等数量土地15 减半。同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调剂
法。
2政治管理社会官制度。太平主制的
体形式,其机构分中、省、四级。
2、评:《天制度》是太平天国都天颁布革命
1革命:首先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农民斗争
2想性配土地当时无法实现,这种圣库
了小生者的本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
3后性经济理想,实
经济范畴
7.(3分)1884 直隶》载:“我之者,不可
饮食者,之五。”据光雄县乡土志》:“谷城村
熬硝或硫黄蘸促为业,自而此业渐歇。”合这些材料,可知这
(  )
A新产品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工业打击
C销售岸遭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工业
【考点】A2: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A4: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题考查了列入侵对中国影响。鸦片战,由于外本主
4| 24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解答】材料中体现中国传统经济解体,不是店铺增多,故 A项错误;
材料中说明由于洋,中国农传统产业到破坏,故 B项正确;
材料中“啻十之五”说明分开使用,不是制,故 C项错误;
材料中明显是破坏传统工业,故 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积累
片战争前然经直占地位;鸦片战争中国经济发生重大,自然经
逐步解体,出现了本主民族本主务经济、官民主
义经济
8.(31897 10 严复《国》,一方选择
稿件来源一方面还派到各地采访,国内省,设访员
巴黎柏林纽约华盛顿。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新派读者了解国内
C清政府允许自由
D新思想的传播仅限
【考点】B5新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资产新派创报刊《国闻报》。
【解答】A项明显错误;C项题材料无从体现;从题材料“到各地采访,国内
省”可D项错误;新派西方,传西方的先进思想,目的是要
人们了解国内中国觉醒新变法。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报刊《国闻报》的了解。国1897 10
26 创刊刊登国内省要,如《会章程》等;同载重要政论
严复译胥黎《天演论》等。在运动影响大,成为新派的重要
具,与上》分掌南北舆领导地位戊戌清政1898
12 迫停1900 一度复刊戊戌政变《国闻报正式。国
闻报新派报刊有特:首先,以“通;其
策略;再迅速稿茂盛
9.(3分)如表是 18941914 等国中国对贸易总值分比。
5| 24
摘要:

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3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由材料可知本题考点是西周的宗法制。【解答】由“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可知家族和睦不是本题的主题,所以A项与题意无关;“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的是家族中长子的权威与尊贵,这与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有关,所以D项正确,但是不体现等级秩序和贵族的世袭与否,所以B...

展开>> 收起<<
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解析卷卷).doc

共2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4 页 大小:245.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