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课时 古诗文梳理与整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大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

2025-05-16 0 0 106.77KB 3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八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古诗文梳理与整合
01 基础梳理与整合
一、字词句梳理与整合
《桃花源记》
1.字词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缘溪行(        ) ②仿佛若有光(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④具答之(        )
问今是何世(        ) 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皆叹惋(        ) ⑧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 ⑩及郡下,诣太守(        )
欣然规往(        ) 未果(        )
寻病终(        ) 后遂无问津者(        )
(2)通假字
便要还家(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① 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②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③ 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④ 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⑤ 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⑥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② 志
③ 寻
④ 舍
(5)词类活用。
① 林尽水源(形容词作动词,____________)
②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_____)
③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
④ 未果,寻病终(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
⑤ 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
2.重点句子。
(1)翻译句子。
①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特殊句式。
便舍船,从口入。(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
3.课文理解。
(1)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发现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发垂髫”指代的是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
景?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桃花源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4)“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理想社会,请谈谈你对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
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通人。复行
数十步然开平旷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中闻有此人,来问
。自云避秦时乱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其往,寻
向所志,遂,不复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阡陌交通( )GGGGGGGGG② 便要还家( )
③ 便扶向路( )GGGGGGGG 处处志之( )
(2)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文的理解和分析的一是(GGG)。
A.构思精巧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他的美理想,又表理想无法现的无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心胸狭隘、不喜张扬品质
D.“忘路之远近”开,到“遂,不复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4)文中描绘了陶渊明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子也有类描述试结合链接
材料,指出两文的相似点。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美其,乐其邻国相望鸡犬声相闻,民至老死,不
往来。
——子》八十章
[注]至治之极:得好极了。②:美美。
石潭记》
1.字词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水尤清冽(        ) ②为,为屿(        )
中鱼可百许头(        ) ④皆若空游无所(       
然不动(        ) ⑥俶尔远逝(        )
⑦ 往来翕忽(        )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悄怆幽邃(        ) ⑩其境过清(        )
(2)古今异义。
① 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
崔氏二小生
古义: 今义:
③ 不可久居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① 为
④ 从
(4)词类活用。
① 从小丘西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
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_____)
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句子。
(1)翻译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光下影布石上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特殊句式。
其境过清。(        )
如鸣珮环。(        )
3.课文理解。
(1)文头写乐之”,后又写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乐”一
”是否矛盾?为什么?
(2)作者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个字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意在表现怎样的
感情?这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对鱼的描绘有什么作用?
摘要:

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时古诗文梳理与整合01基础梳理与整合一、字词句梳理与整合《桃花源记》1.字词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缘溪行(       )②仿佛若有光(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具答之(       )⑤问今是何世(       )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⑦皆叹惋(       )⑧便扶向路(       )⑨处处志之(       )⑩及郡下,诣太守(       )⑪欣然规往(       )⑫未果(       )⑬寻病终(       )后遂无问⑭津者(       )(2)通假字便要还家(_________同________...

展开>> 收起<<
(八下)第二课时 古诗文梳理与整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大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docx

共38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38 页 大小:106.7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