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06 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5-05-14
0
0
281.95KB
3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重难点 06 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
说明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都不及散文和小说。从选材看,阅读材料大多来
自课外,以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生态环境、 自然现象、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为
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趣味性,特别是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的比例不断加大。 从考查的内
容看,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思路的分析与归纳仍然是考察的重点,包括对说明对象的
特点、功能、成因等方面的理解;涉及到纯知识性的内容一方面是逐步弱化,另一方面考查
的角度在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联系实际、推断预测等 综合性、探究性、
开放性试题,这类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课外知识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要求考生进行
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越来越受到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从题型看,逐渐减少选择题
的形式,而更多地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如填空和简答等,以增加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从
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 2-4 题,分数在 8 分上下波动。
考点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设题形式】
1.这篇文章(或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请简要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3.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的标题。
【答题要点】
1.分清说明对象。
(1)看题目。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如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些都
是事物说明文,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说明对象。
(2)观首段。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甚至有的文章没有题目时,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
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均找不出说明对象,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
的说明对象,所以要十分关注结尾段落。
(4)抓关键句。有些说明文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总括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的说
明对象。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的说明对象挖掘出来。
(5)归纳总结。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那么这时候,只能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 、
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一般表述:介绍了……的……(对象+内容)。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抓标题。有的标题在指出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
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抓关键句。许多说明文在说明事物时会通过关键语句明确交代对象的特征,以便于
读者理解和接受,这类句子包括: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因此,我们要学会抓住这些
关键性语句,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3)分析材料。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组材和选材,段落层次的意义和
联系,从而综合归纳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千
万不要把局部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答题格式】
1.本文是一篇……的说明文,说明对象是……
2.第×段和第×段侧重写了……的……的特点。
考点二、 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
【设题形式】
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3.写出第×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要点】
1.识记各类说明方法的标志词语,准确地判断说明方法。
2.理解并熟记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并能准确表述。如举例子的作用的表述:举……例
子,具体说明……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说明方法作用的表述可概括为:
说明方法的特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戴帽。有的说明方法还要做简单的解释,如作比
较、打比方等。
【答题格式】
这一句(段)采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考点三、辨别说明顺序
主要有两种题型
1.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要点】
(1)借助说明对象。
① 介绍事物发展演变过程,多以时间为顺序。
②对建筑物、名胜等事物的介绍,多以空间为顺序。
③说明事物内在规律和道理,常用逻辑顺序。
(2)找准语言标志。
类别 标志词
时间顺序 朝代:古—今;季节:春—冬;一天:早—晚…
…
空间顺序 远—近、内—外、左—右、南—北、高—低……
逻辑顺序 首先、其次、为什么、原来、因此……
【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的说明顺序对××(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
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
的语言表述。)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2.某几段能否调换位置。
【答题步骤】
(1)分别概括各段说明内容;
(2)指出段落之间属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的哪一种;与前文……内容是
照应关系;属于哪一种结构关系,如总分式、递进式、承接式等;
(3)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答题格式】
这几段不可以调换,因为它们是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的,调换后不合逻辑。
考点四、概括内容、筛选信息
【设题形式】
1.概括说明文的中心内容。
2.填写或找出某一文段的中心句。
3.给某几个说明文段加小标题。
4.抓住重要的知识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信息对其阐释。
5.选择选项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或相符)的一项( )。
【答题要点】
1.概括说明内容。
(1)如果有中心句,可以直接摘录中心句。
(2)如果文段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可以把这几层意思连接,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
(3)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
(4)归纳部分内容要点时还可以找出段落中表示句子终结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等,
在这几层意思中进行合并、筛选,然后归纳出该部分的要点。
2.筛选重要信息。
筛选并把握说明文中的重要信息,是说明文阅读中能力层级较高的综合考查点。它包含
两个内容:一是辨别并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二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态度。
(1)把握筛选信息的标准。
(2)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在阅读中,选择材料信息必须按照一定的需求去选取,才有效
率,才能准确。需求规定范围,即信息的筛选区间,要在确定的区间内进行取舍,也就是我
们通常所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原则。
(3)通过抓关键词筛选主要信息。阅读时要抓住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
“也”“除此之外”等提示语。
(4)通过抓关键句筛选主要信息。所谓关键句,就是指过渡句、段首句、文末点题句、问
题前后句等,它们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集中有效的信息。
(5)把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分析。
考点五、品析说明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
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在说明文阅读中,主要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和生动性。中考阅读能力考查中,这是个重要的考点。
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
一般从两个角度谈:
(1)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2)简明平实或形象生动。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
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答题格式】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
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的特征/事理。
2.词语能否删除或替换
(1)文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能否删除的词语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
等词表估计,“多”“有余”等词表数量。
【答题步骤】
①不能删。
②这个词是……意思,从程度/范围/数量/时间/语气上起限制作用。
③ 词语在句中说明……内容。
④ 若删去,句子变成……意思,说话过于绝对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⑤ 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的特点。
(2)第×段中加点词语“××”能否换成“××”?请说明理由。
【答题步骤】
①不可以。
②分析原词的词义,原词语在句中说明……内容。
③分析换词语后意思有何改变。
④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科学。
⑤ 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的特点。
3.字词的作用(或加点词能否删除)
这些词语一般涉及的词语为副词,如“可能”“据说”“大约”“最”“也许”“大
多数情况下”“一般”“大概”等。
【答题步骤】
(1)表态:不能删除。
(2)加点字词的原意。
(3)加点字词在这里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4)加点字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
不能删除。“××”词语在句中起……(限制、修饰)作用,准确(生动、具体)地
说明了……的特征(或事理)。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形象特点的词语并简要分析。
【答题格式】
如“……”一句中的“××”二词,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语言准确周密。
摘要:
展开>>
收起<<
重难点06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说明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都不及散文和小说。从选材看,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以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生态环境、自然现象、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为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趣味性,特别是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的比例不断加大。从考查的内容看,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思路的分析与归纳仍然是考察的重点,包括对说明对象的特点、功能、成因等方面的理解;涉及到纯知识性的内容一方面是逐步弱化,另一方面考查的角度在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联系实际、推断预测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这类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课外知识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要求考生进行知...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33 页
大小:281.9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