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词语理解运用(经典好题)(测试)(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227.75KB
2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02 词语理解运用(测试)
(试题分值:120 分 测试时间:50 分钟)
一、选择题(共 36 分)
1.(2分)(2023·广东东莞·校联考二模)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22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商酌决定以“冰墩墩”和“雪容融”为吉祥物。
B.在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恢弘音乐的烘托下,交响清唱剧《江姐》的唱段把观众带到了过去的峥嵘岁
月中。
C.东莞市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
D.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只满足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思
索,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答案】C
【解析】考查词语运用。
A.商酌:反复仔细地商量。正确;
B.烘托:用一种事物陪衬另一种事物,使在对比之下更为明显突出。正确;
C.一气呵成: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此处用来形容城市的发展,用错对象;
D.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也比喻世
事稍纵即逝,不可捉摸。正确;
故选 C。
2.(2分)(2023·广东东莞·校联考一模)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勇气”是什么?勇气就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特立独行是一种勇气,魏晋时期,陶渊明不
屑功名利禄,归隐田园,安然地过着质朴的生活;仗义执言是一种勇气,闻一多面对凶险,拍案而起,
戛然而止;心无旁骛也是一种勇气,邓稼先为制造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驻
扎在祖国的荒漠戈壁,抽丝剥茧,刨根问底。今天,我们以青春的勇气,以烂漫的笑脸迎接前方的风雨。
A.质朴 B.戛然而止 C.抽丝剥茧 D.烂漫
【答案】B
【解析】考查词语运用。
A.质朴:形容一个人的天真自然,心无旁念。本句用来形容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状态,使用恰当;
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本句用来形容闻一多对敌斗争,对象误用,使用不恰当;
C.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本句用来形容邓稼先的工作态度,使用恰当;
D.烂漫:形容坦率自然,毫不做作。本句用来形容笑脸的自然状态,使用恰当;
故选 B。
3.(2分)(2023·湖南娄底·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确实在经历一些困难,但绝不像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所说的那么糟糕。
B.我市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C.本届数字艺术博览会参展艺术家中有如雷贯耳的大师名家,也有爆红网络的艺术新秀。
D.对于过期药品的处置,一些人不以为然,仍选择服用;一些人当作普通垃圾直接丢弃。
【答案】C
【解析】考查成语运用。
A.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形容“中国经历一些困难”,不符合语境;
B.锐不可当,指锋利的不可阻挡;用于形容来势威猛,不可抵挡。感情色彩不符;
C.如雷贯耳,意思是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使用正确;
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与本句句意不符,可使用“不以为意”;
故选 C。
4.(2分)(2023·内蒙古通辽·校考一模)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那些过去对中国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B.山东时风“爬坡王”打造了电子打火新模式,很受农民欢迎,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C.校长在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的讲话生动具体、深人浅出,大家听了深受启发,不由的随声附和地
鼓掌响应。
D.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妙手回春,治愈了众多患者,让他们重获健康。
【答案】C
【解析】考查成语运用。
A.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使用正确;
B.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使用正确;
C.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这是一个贬义词,用在此处色彩不当;
D.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使用正确;
故选 C。
5.(2分)(2023·湖北黄冈·校联考二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美好的春日,与朋友一起畅游自然美景,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B.今年多次遭受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农民只能过个兀兀穷年了。
C.观看电影《长津湖》后,我不由感慨正是志愿军战士的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
生活。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D.电影《满江红》的故事情节抑扬顿挫,扣人心弦,得到观众的好评。
【答案】C
【解析】考查成语运用。
A.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本句用来形容朋友间的快乐,用错对象;
B.兀兀穷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句中形容农民一年收成无望,望文生义;
C.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使用正确;
D.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本句用来形容故事情节,用错对象;
故选 C。
6.(2分)(2023·湖南娄底·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数据扑朔迷离,而经济数据的波动将极大地影响市场经济前景的预期。
B.我们正在建设制造强国,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C.对家人容易发怒,像是人之常情;能对家人保持咄咄逼人,却是一种可贵的修养。
D.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的总结震耳欲聋:“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答案】B
【解析】考查成语运用。
A.“扑朔迷离”的意思是:雄兔雌兔难以辨别。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令人迷惑。“扑朔迷离”通常用来形
容案情或事情的真相,不能用来形容经济数据;
B.“与日俱增”的意思是:随时间增长而增长,形容不断增长,也指增长速度很快。用在这里体现了制造
强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符合语境;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逼人,使人难以忍受,是贬义词。结合“却是一种可贵的修养”可知,这里要用
的是褒义词,因此“咄咄逼人”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对;
D.“震耳欲聋”指耳朵都快要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的总结
非常的精准独到,令人印象深刻,“震耳欲聋”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故选 B。
7.(2分)(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B.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材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建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C.全社会都要响起这个振聋发聩的声音:人才强国,科技强国。
D.高尔基对他们无可置疑的描述,说出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答案】D
【解析】考查成语的理解运用。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
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妙手偶得:指文学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写出的佳句、佳作;也指巧妙地办成某事。句中形
容语言的优美,符合语境;
B.就地取材: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句中形容修建石桥的材
料易得,符合语境;
C.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
来。句中用来表现“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性,符合语境;
D.无可置疑:意思是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该句形容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描述恰
如其分,使用“无可置疑”与语境不符,可改为“恰如其分”;
故选 D。
8.(2分)(2023·黑龙江绥化·校考模拟预测)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句中“真正的平静”和“修篱种
菊”分别是偏正短语和并列短语。
B.“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介词、名词。
C.“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句中“切近”和“茫远”是一对反义词。
D.“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答案】B
【解析】考查语法知识。
B.有误,“逐渐”是副词,“坚强”是形容词;
故选 B。
9.(2分)(2023·四川泸州·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多年以来,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家喻户晓。
B.某些抖音主播为了赚取流量,在小视频中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内容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
C.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
D.科考队员最终在人迹罕至的珠峰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
【答案】C
【解析】考查成语使用。
A.家喻户晓:形容人所共知。形容青蒿素为众人所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矛盾,相去很远。形容内容与真实情况相差很大,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不能用来形容苦难,使用错误;
D.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用来形容很少有人到过珠峰封顶,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 C。
10.(2分)(2023·辽宁锦州·统考一模)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棵树的今天和昨天是不一样的。世间所有的生灵都在________,对一棵树来说,我们看到最明显
的是,一些叶子________,一些叶子新生,它每天都在更新自己,今天的树已经不是昨天的那一棵。___
_____没有落叶,树也在不断地新生。就像现在,柳条上的新芽越来越多……一棵树的渐变过程,不就是
光阴________的过程吗?
A.新旧交替飘落即使流逝
B.新旧交替飘落因为消失
C.新陈代谢凋落即使流逝
D.新陈代谢凋落因为消失
【答案】C
【解析】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新旧交替: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新陈代谢:一般是指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
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此处是说世间所有的生灵都在更新,一棵树每天也在更新自己,“新陈代
谢”符合语境。
第二空:飘落:形容物体飘荡降落的下沉状态。凋落:草木花叶脱落、凋零,也可指人衰颓或死亡。此
处是说对于一棵树来说,一些叶子新生,便会有一些叶子落下,“调落”符合语境。
第三空: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在正句里常用“也”呼应,说出结论。因为:表示原因或理由。此处
是说就算没有落叶,树也在不断地新生,是假设关系,应填“即使”。
第四空:流逝:形容迅速消逝。消失: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此处是说一棵树的渐变
过程便是光阴消逝的过程,“流逝”符合语境。
综上所述,应选C。
11.(2分)(2023·山东东营·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校考三模)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划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青春的舞蹈就是宣告: 的青春是死水,我们不要; 的青春是萎靡,我们不要; 的青春是敌人,
我们不要; 的青春是堕落,我们不要。
A.停滞单调偏激无梦
B.单调无梦偏激停滞
C.停滞无梦单调偏激
D.单调停滞无梦偏激
【答案】A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02词语理解运用(测试)(试题分值:12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36分)1.(2分)(2023·广东东莞·校联考二模)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商酌决定以“冰墩墩”和“雪容融”为吉祥物。B.在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恢弘音乐的烘托下,交响清唱剧《江姐》的唱段把观众带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中。C.东莞市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D.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只满足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思索,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答案】C【解析】考查词语运用。A.商酌:反复仔细地商量。正确;...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5 页
大小:227.7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