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议论文品析议论语言专题复习导学案

2025-05-14 0 0 268.73KB 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品析议论语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复习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一、回顾教材,考点溯源。
册数 课文 考点溯源
七上 《纪念白求恩》
七下 《最苦与最乐》
八上 《孟子》二章
下 《最后一次讲演》等
四篇演讲词
上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
国致巴特勒上尉的
信》
九上 《怀疑与学问》
通过以上梳理,我发现: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
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品味句中加点词,体会其表达效果。
品析议论语言 结论:
答题思路:
2.《不求甚解》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
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了。
句中加点的关联词是什么关系?它们有何作用?
品析议论语言 结论:
答题思路:
3.《怀疑与学问》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是盲从,是迷信。
上面语段中三个动词“怀疑”“ 思索”“ 辨别” 能调换顺序吗?
品析议论语言 结论:
答题思路:
4.《谈读书》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这个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品析议论语言 结论:
答题思路:
5.《谈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
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说说上面这几个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品析议论语言 结论:
答题思路:
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1.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开头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
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简要分析上面语段中“总”“只”“一味”三个词的表达效果。
2.阅读《纪念白求恩》,品味下面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摘要: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品析议论语言》导学案学习目标:复习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一、回顾教材,考点溯源。册数课文考点溯源七上《纪念白求恩》七下《最苦与最乐》八上《孟子》二章八下《最后一次讲演》等四篇演讲词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九上《怀疑与学问》通过以上梳理,我发现: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品味句中加点词,体会其表达效果。品析议论语言结论:答题思路:2.《不求甚解》如果根本...

展开>> 收起<<
语文中考议论文品析议论语言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6 页 大小:268.73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