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理解诗歌内容-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5-05-14 0 0 125.29KB 12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备战 2025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 08理解诗歌内容
【课标要求】
古诗词的赏析就是对其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的评价、鉴别和赏析。《课标》明确指出:诵读古诗词
能正确理解基本内容。但因为诗歌具有语言凝练、言简义丰的特点,还借助留白等表现手法艺术地表现主
旨,因而考生在理解诗词内容时,存在以译代析、表达生硬,只抓一点、不顾整体等问题。
【考查重点】
古诗词阅读要深化内容理解与情感体验,要求深入理解古诗词的主题、意象、意境以及作者表达的情
感,通过对诗歌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法等要素的分析,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引导从作者的
创作背景出发,结合历史情境和个人情感,体悟诗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人生哲理。
【主要题型】
理解诗歌内容命题方式通常有:
1.某一句诗有哪些含义?
2.诗中的某个词语,内涵是什么?
3.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中主人公为何产生这样的情感?
4.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产生某种情感的原因。
5.这首诗歌,刻画了××的哪些特点?
6.本诗以时间为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为,请简要概括。
7.诗词中的哪各细节具有××的特点,请你归纳。
8.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体现在哪些方面?
9.“××”的原因是什么?
【重点提示】
内容理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 ?“某个词,包
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
【解题技巧】
古诗鉴赏考查对古诗词内容、语言、形象、情感主旨及艺术技巧的理解及运用,复习时,应在完成对
教材诗歌梳理的基础上,分专题进行训练,归纳总结答题技巧,并适当在练习中巩固和拓展。
一、答题思路
1.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设题有时会故大原意,把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态()说静态()反之亦然
2.看是否以概全,反说把某句诗的特点成是全诗的特点,把委婉蓄说直抒胸臆,把
视觉说听觉,把喜悦说悲伤
3.看是否中生有,节。选项中的表,在原诗词中不到佐证不到根据。
、常见错误类型
(1)语言风格类:意译词语、句意,或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判错误
(2)意境意象类:对诗歌的意象的含义错误,或对意境的概括错误
(3)技巧手法类:对诗歌运用的写作技巧类型或作用错误虚实动静互换
(4)思想情感类:拔高情感、转移情感。
、解题方法归纳
常见类型理解诗歌内容一个原忠实于文本。所有诗词的答案都不是凭空想象出的,是从
原文中归纳概括出的。
很多问题的题有“结合全诗内容”等类的文么就是考生提示,答案需要从全文去找
从诗词的整体考,不能化、碎片化。
步骤
① 划区域,分层次;
② 找关键,明要点
抓重点,规范答。
考点一 :词句含义类
1、赏析某个词语。
点拨:一般要注意词语在描慕情状、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答题一般要先解释词义,再描述其所描绘
的情状,进而探究其深层情思。
格式:①先解释词义,②采用了……手法,③描绘了……情状④表达了……思想情感。
2、赏析名句(包括含义、手法、形象、画面、情感、哲理等)
答题思路:(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运用什么手法;3)有什么效果;(4)刻画了什么形象。(5)描绘
了什么画面;(6)抒发了什么情感;(7)表达了什么哲理。(不一定面面俱到)
【例题剖析】
【例 1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泸川纪行
杜甫
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无字谢主人。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注】①杜甫于代宗永泰元年(765 年)从成都乘船东下,路过了泸州,创作《泸川纪行》一诗。泸川即
指泸州。②紫色:可解为紫气,即祥瑞之气。③枯肠:一作“枯口”。
【问题】本诗开篇写泸州久负盛名,请结合全诗概括“盛名”体现在哪些方面。
考点:形象分析类
鉴赏景物形象“3 步骤”:
步骤一:找意象,组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联想、想象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步骤二:析特点,悟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步骤三: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景物
暗含的寓意。答案要具体,切忌空洞,答题时应尽量点出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点明其在创
景、表情达意、表现格方面的作用。
【例题剖析】
【例 12024·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问题】这首诗交织着种种痛苦强烈渴望,请根据诗歌内容写出的理解。
考点:要素提
结合诗句的理解,根据内容提炼出要
【例题剖析】
【例 12024·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司空曙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
【问题】这是一首赠别诗,请写出分的时点和赠别象。

标签: #备战

摘要: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8:理解诗歌内容【课标要求】古诗词的赏析就是对其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的评价、鉴别和赏析。《课标》明确指出:诵读古诗词,能正确理解基本内容。但因为诗歌具有语言凝练、言简义丰的特点,还借助留白等表现手法艺术地表现主旨,因而考生在理解诗词内容时,存在以译代析、表达生硬,只抓一点、不顾整体等问题。【考查重点】古诗词阅读要深化内容理解与情感体验,要求深入理解古诗词的主题、意象、意境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通过对诗歌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法等要素的分析,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展开>> 收起<<
专题08:理解诗歌内容-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共12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2 页 大小:125.2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