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八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108.45KB 4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备战 2025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 22:八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
一、23-24 八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写诗人居于喧嚣扰攘的人境,却没感受到尘世的喧扰。
B.甲诗中“见”字,最能呈现出诗人“无意得之”的悠然心境。
C.乙诗结尾化用典故,表明诗人效仿古代名士以死明志的决心。
D.甲乙两诗中“已忘言”“无相识”,极具口语化,读来亲切。
2.[甲][乙]两诗分别描绘了秋天日暮的什么画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1C 2.示例:甲诗描绘了南山云气美好,鸟儿归巢画面。乙诗描绘了东皋田园风光画面。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的理解与分析。
C.表明诗人效仿古代名士以死明志的决心”错误。乙诗结尾“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意思是:大家
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这里诗人借伯夷、叔齐不愿为周臣的典故,流露出
孤独抑郁的心情,表明诗人想避世退隐的欲望;
故选 C
2.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
甲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思是: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本句
写所见南山景象,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的鸟儿,正
伴向山中飞回。抓住主要意象“山气”“飞鸟”,描绘了南山云气美好,鸟儿归巢的画面。
乙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岭都披覆日的光。诗
从眼见所见,们勾勒了一秋之。一望无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憔悴枯黄色,连绵
起伏山在夕阳的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抓住主要意象“树树”“秋色”“山山”“落晖”,描
绘了东皋美的田园秋色的画面。
2024·株洲·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野望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①三城戍西三城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句:南泛指送别之
,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③涓埃流与微尘,比微小。
3.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诗人的情感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来,者带来美的愉悦
B.【甲】诗借猎物满意而归的热闹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寂寞和孤独之感。
C.【乙】诗由近及远描写所望之景,由三城戍引发诗人对蜀地深沉担忧
D.【乙】诗用比修辞手法,以风尘,表现诗人和其他兄弟都散各地
4.这两首诗都由“望”感,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3C 4.【甲】诗尾联运用典故,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高士,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
辗转漂泊彷徨苦闷之情。【乙】诗尾写出杜甫深堪命而对世事产生转萧条的景象的隐之情。
【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
C.有误,“【乙】诗由近及远描写所望之景”错误,由蜀地塞三城戍别之地万应该
描写所望之景;
故选 C
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王绩《野写的是山秋景。全诗以“东皋暮望”开篇,下文写具所见,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
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惆怅、孤的情怀。尾联运用典故,写“望”的感受。“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长歌来怀古代采薇而的隐士。诗人
没有一相识的人和朋友,没有人能份寂寥来已的伯夷、叔齐了。诗人
采薇之歌,抒发自己之志,同时也自己在现辗转漂泊彷徨苦闷难觅知音
向先贤寻求慰藉的心情。
杜甫《野,是诗人跃马郊时伤时局、怀念诸弟我写照。首所见西山和锦江,中
间四句是时触发的有国家和人的感怀,尾后点出“望”的方式深沉忧虑杜甫跨马
”,极目四望,本为了排遣但爱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到的然景观引出对国家
弟兄离别和经历种种反思。一时间效国家、怀念骨肉疾病等等思想感情,结心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2024·广西河池·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下列《黄鹤楼》赏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既增添黄鹤楼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
内容
B句中三个黄鹤”,使诗意一气通,顺势而下。复用词是格律之大,本诗读来有
感。
C大,色彩明。阳光照耀下的中,木葱翠清晰鹦鹉上,茂盛
机勃勃
D.这首诗本具有美现在:一是意中有象、的意境美;是气象恢弘、色彩
缤纷的绘画美。
6《黄鹤楼》的尾楼》的首联都出现“”字,这两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有异同?
诗:
咸阳城东楼
许浑【唐】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答案】5B 6借景情,都抒发了思愁绪
:意象不《黄鹤楼》夕阳西下,烟波引发乡愁楼》烟迷蒹葭、雾
锁杨柳的景致颇似中的小勾起的思乡愁绪
【解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有误,首句“人已黄鹤去”,描绘了黄鹤着古人已的景象,这里的“黄鹤”象
光和已着,句“此余黄鹤楼”,这里的“黄鹤更多地指向黄鹤楼这一具
地点示着尽管过光已消失但黄鹤楼在,成为了的见句“黄鹤不复
”,这里的“黄鹤再次着已光和强调了这再次回归的现然在这
诗中,“黄鹤”一词使用了是这没有格律没有滞碍感。相,这
复用恰恰强化了诗歌的题和情感,使首诗更具有感韵律感。
故选 B
6.本题考查比阅读。
同点:情感表借景情的方式了思之情。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同点:选的意象不崔颢《黄鹤楼》中,巧妙地黄鹤和夕阳意象,传达出一淡淡乡愁
夕阳西下,黄鹤烟波浩渺,这景色无了诗人心的思之情。
许浑楼》中,蒹葭杨柳作见的元素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在这里,
雾相结成了一朦胧梦幻氛围使得诗人的思之情更加浓烈
23-24 八年级上·山东·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从传说落笔今昔变化写世事难料之感:【乙】诗首联点题,以
地点事由
B.【乙】诗二联,一”字化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写出了气
大,分表了诗人的丈豪情,昂扬情,用语切。
C.【甲】中的两”字,分别时间角度来写,写了人去楼、世沧桑的感
D.【甲】诗写诗人想象楼时所见的明之景:晴空下的大上的历历可见,
中的鹦鹉上长茂密,呈现出一派芳萋萋的景象,两句仗工整用一词,声调
铿锵韵清朗
8.这两首诗尾联都了思之情,但其手法各其妙,请结诗句比赏析。
【答案】7D 8.(1)甲诗情景交融(以景结情),诗人借弥漫在长之上的浩浩烟波,以
的暮色,了诗人之不的思之情。
2)乙尾人的修辞手法,诗人不说自己,而水恋恋我远
含蓄对故依恋之情。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D.写诗人想象楼时所见的明之景”有误,乙诗所见的明之景。
故选 D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8.本题考查比阅读。
甲诗:尾意为“暮色渐渐漫里是我的家?江烟波渺渺让人更烦愁”。山,黑夜
鸟要归巢,要归游子要归,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何处呢?江上的雾片迷蒙也生
浓浓迷雾,是一隐隐的泪花和心天下广义乡愁,诗以一“了日暮
分诗人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开篇相照,以起伏辗转的文表现乡愁
乙诗:尾意为“我这来,不远里来我东的小”。这一句用了人的修辞
手法乡水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里,依恋我远别故,表了诗人离开
,思的感情。“”字直接明了诗歌思题。
23-24 八年级上··期末)赏析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甲】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寒食江畔
(唐)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不宜今日病心
闻莺树下沉吟立马江头取次行。紫桐花怅望,下明日是清明。
:古代在节前两天的日,禁火天,吃冷,所以称寒。此诗公元 817 年,
诗人被贬任取次随便意。guī):名,在中国西省渭易祖籍太
,到曾祖父居下
9.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萋萋鹦鹉”所现出的景象。
10.两首诗的尾方式上有何共请结诗句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9.这两句直接勾勒黄鹤楼上明的日景。明的阳光下,从黄鹤楼望对阳的绿
清晰鹦鹉葱茏茂盛机盎然。 10.在方式是借景情,
情于景。甲诗尾山,要归,可是诗人的家乡又何处呢?江上雾蔼迷蒙,心中乡愁
黄鹤楼日暮之景表浓浓的思。乙诗尾写诗人紫桐花,心中然若,想着
明天了。诗人借一繁花了对家人的和对家的思
【解析】9.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的画面。这两句是的意思是天里,阳一川旁木清晰可见,鹦鹉
茂盛抓住诗句“晴川历历萋萋鹦鹉”中的“晴川”“
”“鹦鹉意象,理的想象进行描绘。示例:原野上郁郁葱葱
阳光的照耀下,苍翠挺拔清晰中的鹦鹉上,茂密郁郁葱葱使人心神怡
10.本题考查比阅读。
诗尾借景情,情景交融,以夕阳西下,烟波,望不见归,不引发诗人的乡愁。“
”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情,情于景,答的方式以“”字
结尾,了日暮分诗人临黄鹤楼的心情,诗人的乡愁之情分表现出来,言有而意无

标签: #备战

摘要: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22:八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一、(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写诗人居于喧嚣扰攘的人境,却没感受到尘世的喧扰。B.甲...

展开>> 收起<<
专题22:八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4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45 页 大小:108.4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