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8:九下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56.02K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备战 2025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 28:九下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
一、2024·江苏镇江·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
,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①本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②二毛人:头发斑白的人。③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
代指故乡山水。④劳远梦:忧思致远,忧惚如梦。⑤添帆腹:劲风鼓帆,使帆如大腹鼓起。⑥石鳞:水在
石上流,其波如鱼鳞。
1.三首作品均巧妙运用了数字。甲词画线句中的数字突出了。乙诗首联的数字突出了。丙诗
中的数字突出了
2.甲乙两首作品都是作者遭遇贬谪后的词作,表现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文天祥经过惶恐滩时,心境与环境相统一,苏轼经过惶恐滩时的心境是什么?(用一个词语形容)
【答案】1. 作者出猎时随从之多,出猎场面宏大、壮观; 作者被贬路程之遥远、神态之憔悴、
处境之艰难; 作者抗元四年的艰辛与不易,大业未成的苦痛。 2.甲词中作者表达了自己虽年迈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却依旧关心国家命运、渴望得到朝廷重用、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乙诗中作者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
态度去面对人生劫难。 3.忧伤
【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甲词“千骑卷平冈”意思是: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联系题目“密州出猎”可知,“千”字是
太守狩猎的随从之多;借此来表现场面的宏壮观。
乙诗首联“千里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意思是:从千里贬谪的毛发斑白之人,如一叶孤舟
险恶十八滩头飘零。联系注“本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可知,“千里”凸显诗人被贬
远;“二毛人”指头发斑白的人,现诗人的年老力衰,神态憔悴;“十八滩头”“一叶身”,诗人
孤船险恶的滩头飘荡现诗人的处境艰难。
丙诗“辛苦遭起一经,干戈寥落周星”意思是:回想我早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火消歇已熬
过了四个年头。“起一经”因为精通一,通过科举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四周星年。
数字,概括了自己被俘前所经的“辛苦遭”。抗元四年的艰辛与不易,大业未成的苦痛。
2.本题考查思想感理解
甲词中“又何妨”,作者虽然双鬓已白,壮志未;“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思是:
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罪呢?“遣冯唐”出自《史记·冯唐列传》时,
尚为云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骑出,所杀甚众,后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
报了个),被削职;经冯唐为辩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
符节)去赦免魏尚让魏尚仍然担任云郡太守。苏轼坎坷调任密州太守,故以魏尚
得到朝廷的信任,渴望建功立业;“会挽雕弓满月西北望,”意思是:我将使
力气拉满雕弓满月,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天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字则体现了作者虽年迈,关心国家命运,愿深入前线,展现出作者杀敌报国的志。
乙诗首联“千里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意思是:从千里贬谪的毛发斑白之人,如一叶孤舟
险恶十八滩头飘零作者被贬远,神态憔悴、处境艰难。联“山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
”意思是:思故乡山水使忧思成梦,地名惶恐滩更让我忧伤。写当时心境的凄凉途的险恶
联“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意思是:风,如大腹鼓起,暴涨,不了水流石上
的波写顺行舟意。联“便合官充何止略知津?”我应当为官府充当岂止
知道几渡口而已。虽命途坎坷是作者未曾消极悲观,表现了诗人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坦然
面对人生的坎坷
3.本题考查理解概括
根据乙诗联“山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的意思“思故乡山水使忧思成梦,地名惶恐滩
让我忧伤”既为自己思乡忧伤,也为文天祥的遭遇忧伤,可知,苏轼经过惶恐滩时的心境是忧伤。
二、2024·西藏日喀则·一模)阅读下面的两首古代诗歌,成下面题。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警苍,锦帽貂,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
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以上两首古诗词,分用①“”②“”三个字表达自己虽年却不以仍愿为国效的心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和“夜阑卧听吹雨铁马冰河入是表达国之志,运用的表现
手法不一者③,后者是虚实结合
5城子·密州出猎多处运用故,任选一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答案】4又何妨 不自 5.(1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虽年级老
有少,意风发)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望朝廷重用自己)
3会挽雕弓满月西北望,(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心)
析】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词中“又何妨”是饮美酒,心胸开阔豪壮,虽微微发白,
何妨。表达了词人不的心境,大了,但我仍能场,击来犯据此可知
又何妨”;
②“出了诗人的迈境,“”表世隔绝态,一“”一“”,凄凉
诗人却“不自”,因为诗人的热忱达到了的程度,经不个人的身体健康居住环境在心
上,是“”,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报国之志和
忧国忧拳拳据此可知“不自”;
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什么时帝会派人下帝派遣冯唐赦免魏
名(一样信任我?这里作者运用故,太守魏尚击匈奴但因
罪削职。后帝听冯唐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仍叫当云太守。苏轼出猎的豪
心中的盘托出,不西汉魏尚望朝廷能派遣冯唐的使前来自己回朝,得
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到据此可知“运用故”。
5.本题考查生对诗词用的分析。
亲射虎看孙郎”,孙权射虎”的故,出自三国志孙权在一中,为虎所伤,
地在马前击老虎。词人以孙权,表示勇武用,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遣冯唐”出自《史记》郡守魏尚抵御匈奴,却因为上报战时多报了级而罪削职
唐为帝辩,文帝即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复为云郡守,作者以魏尚望朝廷
用自己;
”出自书》,“天”是名,词中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作者借此典杀敌
国的豪情,指要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将西北边境上的人统统一
三、23-24 九年·新乡·中)阅读下面两首诗词,成下面题。
【甲】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下对两首诗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甲诗首联用“草木”这一意象描绘中的荒芜反映民离整治
B.乙词上牵黄”“擎苍”的行为但显出词人的勇猛,更出词人的
C.两首诗词中都运用了比修辞手法,比如“家抵万金”中比作万金;“会挽雕弓
”中拉满比作满月
D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苏轼的词风豪放洒脱他们的风在这两首诗词中都表现得淋漓致。
7.甲诗和乙词的画线句在白发中分表现了作者怎样世界
【答案】6C 7.①甲诗中的白发,出诗人的之态,表现出诗人忧国伤时、思家人的世界
②乙词中写尽角稍白,词人不在意,表现出仍希望得到重用的世界(或虽年老但
有少年壮志的豪情)。
析】6.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与赏析。
C.抵万金”是夸张,不是比
C
7.本题考查古诗词诗歌意的比理解
白发的诗句“白头浑欲胜簪”,句意思:白发越搔越短,简要不
了。诗人那愈愈稀疏的白发,连簪了,以来写诗人忧广。“白发”发了诗
人忧国、伤时、家、己的情,以人的思之情。
城子·密州出猎白发的诗句又何妨”,句的意思使头发微白,什么
关系表达苏轼不在意自己衰老望重新到朝廷重用,自己建功立业的。“
又何妨”表达了作者不的心态、壮志未的豪情壮志。
四、2024··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标签: #备战

摘要: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28:九下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一、(2024·江苏镇江·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②,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③劳远梦④,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⑤,积雨浮舟减石鳞⑥。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丙】过零丁洋...

展开>> 收起<<
专题28:九下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1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56.0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