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9:九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169.15KB 42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备战 2025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 29:九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
一、2024·河南新乡·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几则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生平及作品集录
范仲淹(989 年——1052 年),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文学家。
(一)
【勤勉求学】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年),范仲淹辞母求学。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
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 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
然有志于天下。
(选自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有删改)
(二)
【治堰泰州】天禧五年(1021 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今东台西溪)盐仓监。
通州、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盐城。始自唐黜陟使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
盐灶,其功甚大。历时既久,颓圮不存。范仲淹为泰州西溪盐官日,风潮泛溢,渰没田产,毁坏亭灶,
有请于朝。调四万余夫修筑,三旬毕工。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选自《宋史·卷九十七·志第五十》有删改)
(三)
【任职苏州】景祐元年(1034 年),为治理水患,范仲淹常亲临苏常江边察看水情。《江上渔者》
作于此间。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四)
【戍边西北】康定元年(1040 年) 至庆历三年(1043 年) 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
州,在此期间作《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浊酒家万里,然未勒归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将军白发征
(五)
贬谪邓州】庆历六年(1046 年),范仲淹因支持庆历被贬河州。
!予尝求古仁人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庙堂高则忧其民;处
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必曰:天下之,后天下之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六)
病逝徐州】祐四年 (1052 年),范仲淹在病逝
【注】①适:这里指改嫁。②馕粥:稠粥。③日昃:太阳偏西。④六经:这里指儒家经典。⑤黜陟使:唐
朝官职名。⑥颓圮:圮 。倒塌。⑦涗没:yān, 淹没。⑧海濒: 海滨。⑨沮洳: jù rù, 低湿之地。⑩
奠居: 定居, 安居。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三处
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材料(五)中画线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4.探究上述材料中范仲淹的思想情怀,并简析这种思想情怀是否因其人生经历而有所改变。请你写出探
究结果,并简析过程。
【答案】1.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2.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的思想感情,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3.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愿意与“古仁人”同道的
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同时表达了作者高和孤独之感。 4.材料现出范仲淹下国家情怀。
这种情怀是范仲淹生的价值追求,不因其人生经历而改变。范仲淹年时,家但刻苦
有志于下。在泰州任职时,修堤捍海,护佑百姓;在苏州任职时,对中的者心生同情。在戍守西
之时,渴望燕然勒功杀敌报国,怀国之情。被贬邓州之时,追慕古仁人思想,彰显其“先忧后
”的政治追求。
析】1题考文言文的句。文言文首先要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准确断句。
句意:于是使海滨低湿之地,变成了良田,人民得以安居,在还有赖于
句子结:“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的意思是因(于是)使得海的低湿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化为
良田”述了范仲淹率众修筑堰后的变化。“民得奠居”述了良田变化的结果。“至今赖之”
步强调了良田成的长远影响
故断句为: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2题考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特殊式等如遇
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上下文补充省略的成重点词有:
予:第一人代词,我。尝:曾经。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
3题考内容理解概括
微斯人,吾谁与归”意为: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首先这句话出现尾部分根据材料
(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庙堂之高则其民江湖
。是进亦忧退亦忧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有高尚道德情的人)的敬仰求。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他发出这的感,是希望世间能有更多这样具有高尚品的人。是“吾谁与归”又透露出范仲淹的
无奈他深知高尚的道德求,却难找到志同道的人。他渴望与这的人为
共同为谋福利
4题考对材料理解概括
根据材料(一)“遂通六经之慨然有志于下”可知,范仲淹年民之志,这种
国家的情怀初步形成。
根据材料(二)“范仲淹为泰州西溪盐官日,风潮泛溢没田毁坏亭灶,有请于朝。万余夫修
,三旬毕工可知,范仲淹在任泰州时,承担责任修筑保护民田,这种以下为己任
是其下国家情怀的具体体现。
根据材料(三)“君看叶舟,出没风波里”可知,范仲淹对者的艰辛心生同情,这表现出
百姓关爱是其下国家情怀的一部分
根据材料(四)“浊酒里,燕然未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将军白发征夫泪可知
范仲淹在戍守西时,渴望建功立业国,这种强烈国之情是其下国家情怀在特定历史条件
下的表现。
根据材料(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庙堂之高则其民
江湖。是进亦忧退亦忧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后天下之
乐’乎可知,范仲淹在被贬邓州时,仍坚守着先忧后乐”的政治追求,这是其下国家情怀在困境
坚守升华
,范仲淹的思想情怀主要表现为下国家情怀,这种情怀贯穿于其一生,不因其人生经历而改变。
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他都下为己任,表现出强烈民之情。使在被贬邓州
困境时,他仍然坚守着先天下之后天下之”的政治追求。这种定的信念执着
是其下国家情怀的最好诠
考译文
(一)范仲淹两就失去父亲,家中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大后道出,感
辞别母亲离开学堂。不刻苦学习,五年以不曾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
昏疲倦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通《六经》
抱负下。
(二)通沿海,时有抵御侵袭北边连接。(开始由唐朝黜
陟使承实支持修建遮掩保护百姓的田地,民的非常巨的。历时过
倒塌不了。范仲淹担任西溪盐官的时,海潮泛,淹没田毁坏亭灶,于是请求。
了四夫修筑,四十五。于是使海滨低湿之地变成了良田,人民得以安居,在还有赖于
(三)行人来来往往喜爱鲜美鲈鱼。你小小,时时现滔滔里。
(四)天到了,西北边不同。向衡飞去雁群,一点也没有停之意。黄昏
号角吹起有的马啸声笛声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起来连绵起伏群山里,
西下,青烟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杯浊酒,不得想里之外的人,下战
未立能早作归方传来悠悠气寒冷地。了,战的人
入睡将军还士兵都被霜雪染默默
(五)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是
于不因外和自的变化而喜悲高官就应当百姓;江湖间也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注国家安。这来说廷做也担忧江湖也担忧什么时候才会
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先忧在天下人”。唉!果没有这种人,我同
谁一道
二、2024·江苏盐·三模)“范修筑 1000 (1024-2024),小收集整了范仲淹的
资料,对其开展研习,请你协助完成关任
范仲淹生平及作品集录
范仲淹(989 年—1052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勤勉大中祥符四年(1011 ),范仲淹辞母求学。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
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
然有志于天下。
(选自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有删改)
治堰泰州天禧五年 (1021 ),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 (今东台西溪)盐仓监。
通州、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盐城。始自唐黜陟使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
盐灶,其功甚大。历时既久,颓圮不存。范仲淹为泰州西溪盐官日,风潮泛溢渰没田产毁坏亭灶有请于
朝。调四万余夫修筑,三旬毕工。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选自《宋史·卷九十七·志第五十》有删改)
苏州景祐元年(1034 ),为治理水患,范仲淹常亲临苏常江边察看水情。《江上渔者》
作于此间。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戍边西康定元年(1040 )至庆历三年(1043 )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
此期间作《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浊酒家万里,然未勒归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将军白发征
邓州庆历六年 (1046 ),范仲淹因支持“庆历被贬河州。
!予尝求古仁人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庙堂高则忧其民:处
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必曰:“先天下之,后天下之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注】①适:这里指改嫁。②馕粥:稠粥。③日昃:太阳偏西。④六经:这里指儒家经典。⑤黜陟使:唐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朝官职名。⑥颓圮:圮 。倒塌。⑦没:yān,淹没。⑧海濒: 海滨。⑨沮洳:jù rù,低湿之地。⑩奠
居:定居,安居。
一:通文意】
5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之南2)日昃
3)或异二者之4)不物喜,不以己悲
6.用斜线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三处)
风潮泛溢渰没田产毁坏亭灶有请于朝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或夜昏怠水沃面。
2)居庙堂之高则其民,处江湖
二:品读诗词】
8,用生的语言材料()中“君看叶舟,出没风波里”的画面。
9.材料()中了“秋景”,请结诗词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其特点的。
三:探究情怀】
10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范仲淹的政治情怀,并简析这种情怀是否因其人生经历的改变而有所改变。
【答案】5离开 指心理活动 因为 6风潮泛溢/没田/毁坏亭灶/有请于朝。
7.(1)有时上读疲倦了,冷水洗脸
2朝中就应当百姓;江湖间也注国家安8.你
在风波颠簸挣扎浪尖跌入浪谷浮沉浩渺烟中。 9.“雁去意”
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写出秋雁展翅奋飞留恋之意,出这里异,目荒凉。作者通过
千嶂日以号角声闻诸象连缀起来现了一幅既壮阔又充满
的战地画面,塞景致之异。 10.材料现出范仲淹下国家情怀。这种情怀是范仲淹
生的价值追求,不因其人生经历而改变。范仲淹年时,家但刻苦慨然有志于下。
泰州任职时,修堤捍海,护佑百姓;在苏州任职时,对中的者心生同情。在戍守西之时,渴望燕
然勒功杀敌报国,怀国之情。被贬邓州之时,追慕古仁人思想,彰显其“先忧后乐”的政治追求。
析】5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文中的含词语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中的用
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1)句意为:离开学堂离开
2)句意为: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
3)句意为: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为:指心理活动
4)句意为:不因为外好坏)和自(得)而或。以:因为。
6题考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答时,文言的句读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
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来划句子节奏。一般来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

标签: #备战

摘要: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29:九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一、(2024·河南新乡·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范仲淹生平及作品集录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一)【勤勉求学】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辞母求学。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②粥不充,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④之旨,慨然有...

展开>> 收起<<
专题29:九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42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42 页 大小:169.1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