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七上课标文言文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3 0 0 245.21K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
第15讲 七上课标文言文复习
(《论语》十二章)
目 录
一、考情分析...........................................................................2
【课标要求】.......................................................................2
【考查重点】........................................................................2
【主要题型】........................................................................2
【命题趋势】........................................................................2
二、知识建构...........................................................................2
考向 1:文学文化常识................................................................3
考向 2:内容理解及字词句..........................................................3
考向 3:名句默写....................................................................7
考向 4:问题思考....................................................................8
三、方法总结..........................................................................14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掌握技巧,轻松得分.............................................14
四、考场练兵..........................................................................14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
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考查重点】
词义理解、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断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
【主要题型】
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均是必考题,考查形式分为课内阅读、课内外对比阅读或课
外阅读。分值一般在 8-16 分。
【命题趋势】
整体上看,非选择题占主导地位,但各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占比不尽相同。比如浙江宁波卷没有选择
题,而四川南充等地选择题数量和分值远大于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更能够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感悟与
能力,对学生更公平,预估选择题比重较大的地区,将来非选择题比重会增大。
各地出现了一些有新意的试题,形式灵活、内容有趣、指向明确,令人耳目一新。考查根据上下文语
境推知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理解文意以及建构语言的能力。注重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社会现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部分试题创设真实的情境,考生挑战性的任务,能
让答题过程成兴味的学探究过
一些考区古诗和文言文在同一板块内。古诗和文言文有相同的时代、文化基,语言、
、主题、思情感有相通之处,二者融合有基,将是来的一个趋势。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考向 1:文学文化常识
1《论儒家经典著作,是子及其子言的一部书。20 东汉列“七经”之
宋代把它大学》《庸》《孟》合称四书
2子,名,字仲尼陬邑人,春秋末期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人。
3年龄称谓
1:指三十岁
2:指四十岁
3命:指五十岁
4)花甲(顺):指六十岁
考向 2:内容理解及字词句
一、内容分
【个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不亦君乎?
吾十于学……逾矩
贤哉 ……回也
饭疏食……浮云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军可夺帅也匹夫可夺志也
学而笃志……仁在其中
【学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日省吾身……传习呼?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温故而知新,以为师矣
【学习态度
三人,必有我师焉。择其者而从之,其不者而改之
二、《〈论〉十章》参考译注
学而时习,不亦说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
乎?”(《学而》)
①[子的尊称这里子。
②[时习]按时温习按时
③[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问。,同“悦”愉快
④[愠(yùn)]恼怒
⑤[君指有才德的人。
⑥[学而和下文的政”“雍也”“述等一《论的篇名。些篇名各篇
章摘取出来的,没有特别的意义。
【译】学了知识之后时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道合的人远方来,不是很快乐
吗?不了解我却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吾吾身:为人而不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乎?”(《学而》)
①[曾(前 505-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子的子。
②[吾(wú)]称代词,
③[日]每天
④[省(xǐng)]多次进行我检查。三,多次。一,实指,三个方,自我检查,
反省
⑤[为人谋]替谋划事情。
⑥[忠]竭尽自己的力。
⑦[]诚信。
⑧[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我每日多次进行我检查: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力了呢?朋友交往
否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呢?”
“吾十于学,三,四而不五十而知六十而耳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政》)
①[十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之间
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③[惑]迷惑疑惑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摘要:

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5讲七上课标文言文复习(《论语》十二章)目录一、考情分析...........................................................................2【课标要求】.......................................................................2【考查重点】........................................................................2【主要题型】..........................

展开>> 收起<<
第15讲 七上课标文言文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1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245.2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