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语文

2025-05-09 0 0 34.52KB 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科试卷
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
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距今 3500 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表示书籍的“册”和“典”字。
《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商时期,用于典册书写刻铸的甲骨文、金文有 4500 个之
多。
孔子整理“六经”,其中《易》《书》《诗》《礼》《春秋》等传承至今,成为中国最早的“元典”。
中国古代军事、医学、农业、百科等实用著述蔚为大观,按类汇集,依丛编排,形成百科全书体系。历代史
官记录君臣言行、重大事件,形成史籍档案。古代文、赋、诗、词、曲、小说等,在“崇文”传统中开出璀
璨花朵,历代总集、别集等浩如烟海。学者们在群籍中搜存考佚,考镜源流,整理成缮写工整、校勘无误的
书本“善本”,按照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构建起博大精深、自成一体的中华传统典籍文化体系。
中国古代的书籍,简称古籍,一般指写印于 1912 年前的书籍。广义的古籍概念也包括后来影印、整理、
缩微、数字化古籍而产生的产品。古籍一般有不同于今天的装帧式样,如简册装、卷轴装、梵央装、缝绩装、
粘叶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材料二
文字载体多种多样。在纸发明前,文字曾经铸造、刻写在青铜、石头、甲骨上,也“书于竹帛”——使
用竹木简和丝织品作为书写材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考古发现,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公元
105 年,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破布、麻绳、渔网造纸,扩展了造纸料,降低了造纸成本。公元三世纪后,
纸书日益普及,最终替代了简帛,成为书籍的主要载体。公元七八世纪隋唐,中国发明了雕版术。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术。印称为世界“文明之”,地促进了书籍作和文化传
造纸术和印被纳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遥遥领先于世界中国对世界贡献1840 年,
儒莲将《天工开·青》文,提到中国用树皮、竹混合原制浆造纸,
等国实业家高度纷纷仿效很快缓解欧洲造纸料的危机
古籍的主要载体——纸,轻薄质,也重的质,宋应星《天工开言:“物象
精华,乾坤,古传今而华达夷,使后起生,目授心识之,承载者以何物哉?
脆弱质,也坚韧质。水火兵燹虫霉酸都可以对造成伤害。影张寿命病害
可分11 种:化、化、霉蚀、粘虫蛀鼠啮化、撕裂缺损烬毁、线等。至今存的最古
灞桥纸”距今已超过 2000 年。国家图馆藏最早的纸本文献是公元 417 年写《律藏初分》,距今已
1600 多年,依然完好坚韧美观。
中华民族历史上积累了体量庞大的古籍,经历水火兵燹,已百不存一。南宋周密齐东野语·
籍之》记载“世间凡物未而不者,而书为”。隋朝时,牛弘论废兴,述“五厄”之说,把秦皇焚
书、西汉王莽燔宫董卓祸乱东晋刘陷洛南朝梁萧绎毁为自古大书。明代胡应麟把
隋江都唐安史之唐末黄巢入袭北宋靖康、元陷南宋临安列为“续五厄;近白把
末李自成起义、绛云楼失火清高宗焚书、咸丰朝内忧外患日寇侵为“再续五厄”。上述每次
有大古籍战火
虽然历代水火兵燹造成大典籍损毁灭失历代士青灯黄卷,整理文献;苦心孤诣,传承
典籍;保护修复延续。中华人民和国成之后,和国为古籍保护传承了大工作,
外寻回、民间征集了大珍贵典籍,重起公古籍的大体系。
材料
中华民族善用文字和书籍记载历史文化的民族。古籍承载了先贤思想智慧、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
、民族文化的“”。保护古籍,就保护中华文化的“”。
古籍具有书籍、文.档案属性。古籍保护是以古籍为对象研究造成其的生、材料理,
造成其损毁的自社会因素,采科学理的措施寿命其生化其,传承其思想
按照保护,古籍保护主要分保护保护
1958 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规划组(今全国古籍整理出规划身)
60 多年来整理出古籍 3.6 种。1983 年,教育部成全国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40 年来,建
古典文5个,校古籍研究90 1985 年,文化部成全国缩微复制30 多年
来,在全国公共图23 个缩微拍摄点,采多种形式培训专术人2500 2022
抢救类文19.3 种,总拍摄8250 余万拍,其中善本古籍 3.3 种、1961 万拍古籍 8500
种、568 万拍
材料均摘自《》,张志清《典册存传承谱新篇》,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书》“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的记载,意在指出中华文化早期就十分昌盛的事实。
B.“善本”具有缮写工整、校勘无误的特点,是学者们对群籍搜存考佚,考镜源流的结晶。
C.《天工开物·杀青》提到的原料引起欧洲实业家高度重视,使欧洲渡过了造纸原料危机。
D.经过多次“书厄”后损毁灭失的古代典籍,在历代仁人志士的努力下基本恢复了原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第三段重点介绍了古籍的内涵,又用作比较的方式了古籍的多种装帧
B.重”又“轻薄”,脆弱”又“坚韧”。文中的“灞桥纸”印证了纸的坚韧
C.材料三第一段使用了比喻论证巧妙点出了中华民族的“根””就是中文化
D.材料三用实的据使读者了解到了家各级各类部门对古籍整理、保护做出的努力。
3.下列不具古籍“三重属性”的是( )(3分)
A.鲁迅全集B.·文志》
C.云梦睡虎地秦简 D.金石录
摘要: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科试卷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展开>> 收起<<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语文.docx

共8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34.5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