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2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VIP免费
2025-02-06 0 0 1.24MB 24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 1 -
2011 年 0424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 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22%,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竞争社会需要真才实学,然后对“真才实学”进行论证:考上好的大学,而不
是进入大城市。文段重点是前两句,强调在竞争社会需要真才实学。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最重要的”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C 项:“一定”文段未体现,语气过于绝对。D 项:属于文段分述
部分,非重点
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57%,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跛足巨人出现在最后一句。根据“一个缺乏文化原创能力和活力的民族,无论在经济上
取得怎样辉煌的成果,都只能是一个‘跛足巨人’“跛足巨人”的根源在于缺乏文化原创能力和活力的
合第一句“知识产权是所有创意产业的生命线,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决定着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可知,避免成为
“跛足巨人”的关键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海外”属于无中生有。B 项:对策不能解决问题,且前文提到的是“所有创意产业”。D 项:“经济增
长”已经取得辉煌成果,问题是文化原创能力和活力不足。
3、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49%,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文段中的四句话结构为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
是……,④是……所以①是结果,②③④是原因,②③是递进关系,③④是并列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因此②与③是递进关系理解正确。B 项,“之所以……
是因为”表明①为结论②③④为原因,因此①与④是因果关系非承接关系理解错误。C 项,“是……,是……”
为并列句式,因此③与④是并列关系,理解正确。D 项,“之所以……是因为”表明①与②是因果关系,理解
确。
因此,选择 B 选项。
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33%,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潜规则”出现在第一句话中。分析“潜规则”的上下文语境。文段开篇介绍“文章的体例
就是一个背景,有它的潜规则”,可知“潜规则”是“文章体例”的一种要求。再根据“要求你(这种语言)只
能以这种面目示人”可知,“潜规则”应该是“文章体例”对语言的一种要求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文章体例所需的语言风格”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根据文段第一个括号内“以及界定文章体例的职业系统规则”可知,“系统规则”是来界定“文章体例
的,不符合“潜规则”的要求。C 项和 D 项:没有体现“文章体例”。
5、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27%,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个人情感往往会渗入研究结果”的关键信息。文段首先提出情感的触动免不
了影响研究的结果这是客观事实,接着表达作者的观点通过“不过,不要紧”“并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有
益的维度”这几个词不难看出作者认为这一现象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情有可原”指有可原谅的地方,符合作者的看法。
- 2 -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不可避免”属于“不过”之前的内容,只是客观陈述事实,不是作者的态度。C 项:“有利有弊”是对
现象的辩证描述,而作者通过“而且”侧重强调这个现象还有有利的一面。D 项:“益大于弊”无中生有,文段
并没将“益”和“弊”进行比较。
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80%,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析语境。转折前后的两个句子语义相反,转折前强调知识分子不可能也不必要妄想取得歌德的成就。
转折后强调对于前文的“成就”不要因为自己赶不上,自己不如别人就感到“惭愧”。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愧疚不已”形容十分惭愧和内疚,文段并无“内疚”含义;C 项“捶胸顿足”形容非
常懊丧,或非常悲痛;D 项“痛悔不堪”侧重强调后悔。三项均体现不出因不如别人而惭愧的含义,排除 A 项、
C 项和 D 项。B 项“自惭形秽”泛指自愧不如别人,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7、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84%,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表述了央视国际的《每周质量报告》关于孩子突然耳聋的病因的报道。A 项“披露
指发表、公布,符合文意。B 项“揭露”指使隐蔽的事物显露,常搭配矛盾、问题本质、阴谋等不好的东西,不
符合语境,排除 B 项。C 项“透露”指泄露或显露,其适用范围一般比“披露”要小,多指个人,而文段指媒体,
不符合语境,排除 C 项。D 项“暴露”指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不符合语境,排除 D 项。锁定 A 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专家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透露”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65%,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要与“新鲜感受”搭配。C 项“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
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D 项“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眼花缭乱”与“目不暇接”使
用的对象是人,不能与“新鲜感受搭配”,故排除 C 项和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与“概念”搭配。A 项“展开”指一般指大规模进行某种活动或铺开某物(如:画
卷),与“概念”搭配不当,排除 A 项。B 项“拓展”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东西,此处可以用来表示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混搭内容增加,阅读的概念也被无限的增加,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来。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49%,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目前“水污染形势是严峻的”,同时,造成水污染的“工业发展的步伐也不可能停下来”,
文段是在客观陈述事实:我们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畏首畏尾”意思是前也怕后也怕,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
B 项“骑虎难下”指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
进退两难的境地,也可形容进退两难,但是有做“一件事”中途遇到“困难”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C
项“进退维谷”指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符合语境。D 项“瞻前顾后”形容做事
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不符合语境,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1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25%,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第二空为突破口。文段以排比的形式描述了三种花的状态,排比强调句式一致,但词义尽量避免重复。
C 项和 D 项“无精打采”与后文的“失去神采”重复,排除 C 项和 D 项。美人蕉像一个美女,用“慵倦无力”修
饰符合美人蕉的拟人形象,十分恰当,A 项和 B 项符合语境。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通过后文“失去神采”可知此空形容的是花的状态,A 项“筋疲力尽”侧重强调气力用尽
后的疲劳,强调疲劳,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B 项“偃旗息鼓”指声势渐弱,侧重精神状态,且与酷似喇叭的
牵牛花神态形成反差,符合语境。
- 3 -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慵倦无力:困乏、疲倦,没有精神。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
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1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43%,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章第一段先介绍什么是低碳生活,然后第二段和第三段阐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最后一段
提出观点:“低碳生活不是口号而是理念把握机遇,才能掌握将来发展选择低碳生活,才能享受美好未来
文章重点为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低碳生活成为理念的必要性,即呼吁积极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C 项和 D 项:表述正确但是偏离文段重点内容
1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81%,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文章对于“低碳生活的行为”的描述出现在第一段中。
第二步,根据第一段内容可知,“低碳生活的行为”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的好习惯,减少碳排放的行为。
A 项,最适合夏季的空调温度为 26 至 27 度,若温度设置太低不仅耗电,而且室内外温差太大容易生病,因此“夏
天把办公室空调温度设置为舒适的 18℃”的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行为”。B 项、C 项和 D 项都是节能环保,
减少碳排放的行为。
第三步,对比选项。A 项不属于“低碳生活的行为”。
因此,选择 A 选项。
1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74%,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原文第三段“低碳生活受到‘低碳族’的响应,与其本身所蕴涵的环保元素和道
魅力密不可分”,符合文意。B 项对应原文第二段“过量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可推知 B
项说法符合文意。C 项对应原文第二段“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的好习惯……”,符合文意。
D 项“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写‘低碳日记’的习惯”,文段只是说有些环保达人把“低碳日记”挂在网上,并没有
说每个人都应该写,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 D 选项。
1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55%,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低碳族”的生活特点出现在文章第一段中。根据第一段中提到“自觉地少开私家车、
持走楼梯,电脑不用就关机,用清单列出自己一天的碳排放总量,并把‘减碳日记’实时挂到网上……”可知,
“低碳族”是将低碳行为践行到日常生活中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关注的重点是节能减排并从日常生活做起”符合“低碳族”的生活特点。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不代表低碳。C 项:“很酷”属于无中生有。D 项:是目的而不是“低碳族”本
身的生活特点
1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85%,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文章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对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符合文意。B 项对应“人们在生活和消费
过程中的过量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对这一点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
的好习惯,减少碳排放”,说明低碳生活可以改善环境,符合文意。C 项“节省个人的开销”,文段没有体现,
属于无中生有。D 项对应“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1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75%,易错项:C。
- 4 -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前减后)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质数数列,下一项为 3,则所求项为 10-3=7。
因此,选择 D 选项。
1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68%,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递推积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 4=2×4÷2,8=4×4÷2,16=4×8÷2,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2,则所求
项为 8×16÷2=64。
因此,选择 B 选项。
解法二:数列有明显倍数关系,考虑做商。做商如图所示:
观察商数列 2=2×1,2=1×2,是递推积数列,下一项为 2×2=4。则所求项为 16×4=64。
因此,选择 B 选项。
解法三:幂次数明显,考虑幂次数列。幂次的分析, , , , , ,底数是 2 的常数数列,观察指数
发现 2=1+2-1,3=2+2-1,4=2+3-1,指数数列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1,下一项为 3+4-1
=6,则所求项为 。
因此,选择 B 选项。
1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77%,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递推积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 ,猜测规律为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则所求项为 8×2=16。
验证 16×8=128,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C 选项。
1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79%,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组合拆分。拆分后发现 1+5=6,2+6=8,3+7=10,( ),6+8=
14,7+9=16,规律为每项数字各个位数上数字之和组成的新数列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10+2=12,
只有 D 选项 4+8=12,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D 选项。
20、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61%,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大小交叉变化,考虑做和。
第二步,做和如图所示:
- 5 -
和数列是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 27×3=81,则所求项为 81-19=62。
因此,选择 A 选项。
解法二: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倍数递推数列。观察数列发现 1=(-1)×3+2×2,8=2×3+1×2,19=1
×3+8×2,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3+第二项×2,则所求项为 8×3+19×2=62。
因此,选择 A 选项。
解法三:考虑做差,隔项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 18×3=54,所求项为 8+54=62。
因此,选择 A 选项。
2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38%,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列大小交叉变化,且做差、做和无明显规律,考虑特殊规律。观察数列发现 1×2+7=9,2×7-2
12,7×(-2)+29=15,9,12,15 构成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15+3=18,则所求项 18-(-2)
×29=76。
因此,选择 B 选项。
2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38%,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因式分解。原数列可分别分解为:1×4,2×6,3×8,4×9,5×10,(6
×12)。“×”前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5+1=6;“×”后为 4,6,8,9,10,是合数数列,下一
项为 12。则所求项为 6×12=72。
因此,选择 B 选项。
2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37%,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出现 ,优先考虑负幂次。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所求项底数为 4+2=6,指数数列是公差为-1 的等差数列,所求项指数为-1
+(-1)=-2,则所求项为 。
因此,选择 D 选项。
2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34%,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小数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组合拆分。
前边部分:1,2,3,(4),5,6;
后边部分:2.5,3.4,1.2,( ),2.3,2.3,这是一个分组数列,两两一组,2+5=3+4,2+3=2+3。
每组内的两数字之和相等,则所求项后边部分数字加和为 1+2=3,验证选项只有 A 选项为 1+2=3,满足条件。
则所求项为 41.2。
因此,选择 A 选项。
2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54%,易错项:B。
摘要:

-1-2011年042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22%,易错项:D。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竞争社会需要真才实学,然后对“真才实学”进行论证:考上好的大学,而不是进入大城市。文段重点是前两句,强调在竞争社会需要真才实学。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拓展B项:“最重要的”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C项:“一定”文段未体现,语气过于绝对。D项:属于文段分述部分,非重点。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57%,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跛足巨人”出现在最后一句。根据“一个缺乏文化原创能力和活力的民...

展开>> 收起<<
2011年042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参考答案及解析.pdf

共2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价格:5.9玖币 属性:24 页 大小:1.24MB 格式:PDF 时间:2025-02-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