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答案】(2022级 高三二模)

2025-08-22 0 0 830.69KB 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吉林市地区 2025 届高三二模 语文答案(详解版)
1
吉林市普通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
仲裁组长分工
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答案】A
【解析】A 选项,材料一首段“几十年来勤勤恳恳”,遭遇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仍努力研究,
可以说明“尽心竭力”,“可能在他死后的一个世纪里才会硕果累累”以及引用的辛顿话语可以说明
其对自身获得成果的前景并不是很有信心;B 选项,材料二中辛顿介绍了两种语义理论,并指出这两
种理论看起来完全不同。但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二者统一起来。”这说明,辛顿并没有囿于固有的二
元对立的思维视角,而是从整体角度站位,将二者结合起来,观察角度更全面,也因此取得了大语言
模型的创新性成就;C 选项,材料二中它通过尝试预测下一个词来学习。这个模型不存储任何句
子,却可以重构句子,也就是通过反复预测下一个词来生成句子。这也是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实
际上也是人类语言的工作模型。”由小语言模型和大语言模型与人类语言工作模型之间的关系,可以
得出,在作者看来小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就是人类语言的工作模型,小语言模型不存储任何句子,可
知人类语言模型并不依靠人类背诵记忆的句子;小语言模型依靠词语特征进行预测,人类学习语言也
依靠词语特征预测;D 选项。材料三“要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可见,
科学家精神的培养不是点对点式,而是要在社会中进行广泛的精神建设。宣传科学工作者的生动事迹,
正是将榜样宣传出去,有利于更多的科学家和潜在科学家培养科学家精神。
2.【答案】C
【解析】C 选项,材料三首句提出了本段重点论证的概念——原始创新,总述原始创新的要求,在
下文的分项论述中,重点围绕假设和猜想、立志、好奇心、专注和勤奋、广泛宣传、青少年培养等多
个角度提出了工作意见。这些内容中,假设和猜想、立志、好奇心、专注和勤奋是科学工作者的关键
能力与必备品质;广泛宣传、青少年培养是培养的具体方法。这些意见的提出,指明了未来科学家精
神培养的工作方向。
A 选项出自材料一第 2 段,对辛顿整活环境的描写,呈现了采访的情景,在阅读时,会激发读者
的想象,增强“在场感”,这段环境描写的是辛顿的生活环境,从形象角度来看,虽能够一定程度上
揭露人物的精神风貌,但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上,确有不足。B 选项“误导”“偏执古怪”是表否
定意义的词汇,两处“显然”,前者说明乔姆斯基观点错误的直观性,后者说明对立的己方观点正确
的直观性。用词都直接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否定对方观点的态度,“讽刺”一词感情色彩过重,文中
没有这种感情色彩。D 选项错在“研究成果”,选段重点介绍的是“研究理论”的选择和工作原理的
介绍,而不是重点介绍研究成果——脑神经系统和大语言模型。辛顿的人生选择是从兴趣出发、敢于
质疑主流理论,大胆假设、认真实证,无论在怎样的困境下都勤恳地研究,最终以独创的方式构建出
更大的神经网络,这与材料三中的观点一致,能够支撑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3.【答案】C
【解析C 选项能够修改句子的语义或句法错误是利用语义网络模型完成的。结合材料二第 2
段可知。
A 选项从分类成果到分类标准,需要判断每组分类中子项进行特征分析,进而找到共性的分类特
征。B 选项特征推断,需要在不同对象间进行特征分析。D 选项要将人名、代际关系对应,就需要建
立特征神经网络。该三项是依靠词的特征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符合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
4.【参考答案】
①辛顿的科学之路的起点是对冷血生物的观察,后来选择了对人类大脑思考模式的研究作为一生
的研究内容。
②辛顿将对人类大脑思考的神经网络原理应用到计算机大语言模型中,使计算机的思考方式从低
级的软件独立于硬件走向高级的神经元协同工作的思考方法。
【解析】题干内容来自材料一第 2 段最后一句,是一句承上启下句。重点是要理解低级生物思
考方式与高级生物思考方式在材料中具体指什么内容。结合材料一第 2 段的内容,辛顿对冷血动物的
观察内容可知,他一直观察冷血生物的思考方式,材料一第 1 段、第 3 段,材料二的内容都可以得出
辛顿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大脑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借助神经元来完成的。由此可得出第①点。材料一
第 3 自然段结尾对“联结主义”的介绍与材料二中作者对小型语言模型的叙述与结尾句“这也是大语
言模型的工作原理,实际上也是人类语言的工作模型。”可得出第②点。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参考答案】
①科学兴趣:要培养自己敏锐观察的能力,保持好奇心。
②科学知识:要跨学科学习,便于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③科学方法:要敢于猜想、认真实证、专注勤奋地深耕探索领域
④科学态度:要培养创造性思辨能力,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
【解析】结合两则材料思考辛顿科学之路给予的启示,可以从“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
方法”“科学态度”等角度进行归纳。同时结合第三则材料,整合提炼信息。关于科学兴趣的方面,
可以结合材料一第 2 段关于辛顿对童年和当下习惯的描述,可以知道科学兴趣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材
料三中强调好奇心。可以得出第一点。关于科学知识,可以结合材料一第 3 段的内容,对辛顿的求学
过程与“联结主义”的介绍可知。关于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可以结合材料二辛顿不遵循主流观点,将
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并于 1985 年制作小型语言模型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材料一第 1 段,辛顿耗费心
力、不求成果、承受压力进行科学研究的介绍,材料三中“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更主
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等句子可以提炼出答案。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吉林市地区 2025 届高三二模 语文答案(详解版)
2
现代文阅读Ⅰ讲评建议
一、教考衔接
教师用书必修下第五单元教学指导最后一句“分析、归纳其表达特点与语体、对象、场合、意图
等的关系。”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 7 课领奖演讲。选择性必修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选择性必修
《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
二、题型拓展
T2.选项备选:
材料三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语,有力支撑了“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这一观点。(×)
材料三多处使用“要……”句式,寄寓了领导人的殷切希望,同时具有极强的号召性。(√)
材料三引用研究成果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也是实证精神的体现(√)。
T5.同为讲话稿,材料二语言准确、观点鲜明,材料三言辞庄重、感情殷切,请从针对性的角度,
结合材料分析两篇材料风格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①材料二是科学颁奖典礼的发言稿,目的是将自己的观点与成果介绍给在座的科学家,在介绍自
己理论的工作原理时,用词当严谨,在介绍自己如何否定主流理论,选择自己的理论时,观点当鲜明。
②材料三是国家领导人在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对象是全国科学家代表,主要目的是号召科
学家为祖国发展做贡献,讲话稿当明确工作方向,鼓舞干劲,言辞当庄重,感情当殷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 分)
6.【答案】B
【解析】B 项“父子关系对立且紧张”分析错误。有时我会和父亲争吵,有时父亲会在给我盛的
饭里埋几片腊肉,我也会夹腊肉给父亲。“埋”“夹”这两个动词表达了父与子彼此之间的爱。“父
亲不会因为吃而恨孩子,他只会恨孩子吃了饭不务正业。”“父亲对我说,你那个木牛流马好,不吃
草,不长蜱虫,也不会走失。”可见我和父亲的关系中隐藏着对彼此的爱。
7.【答案】C
【解析】C 项列举的修辞手法中,“借代”无中生有。“好机器就是一种生物。它有自己的心思
和记忆,有自己的家族血统,有自己的年龄,有自己的长相。”好机器就是一种生物,是比喻;连用 4
个“有自己……”构成排比;“它有自己的心思和记忆,有自己的家族血统,有自己的年龄,有自己
的长相。”是拟人。
8.【参考答案】
①父亲只在意自己耕种的土地,需要的是耕牛不是肉牛。木牛流马有神奇的自动力,无需喂养,
不会生病,能驮重物,能干农活,不会变傻,不会偷懒;不会丢掉自己的正业。
②我想要一头有生命、有灵魂的牛。有自己的心思和记忆,有自己的命运的牛
【评分参考】每点 2 分,两点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
①形象:无生命的谷子能干农活,务正业;有生命的秧子闲散,不务正业。
②环境:将故事的环境置于农耕背景之下,便于读者加深对牧歌的思考。
③构思:将无生命的谷子和有生命的秧子置于对比之中,让彼此的形象更加鲜明。
④叙事腔调:采用讲述的方式叙事故事,作者的思想情感,直接显豁,有童话色彩。
⑤语言:喜用短句,语言简洁,节奏明快;形象生动,诙谐幽默,有散文化特色。
⑥主旨:在高科技时代,讲述制作木牛流马且代替耕牛,耕牛懒惰退化为肉牛的故事,最后我想
制造会走失的牛,表达了作者对科技时代生命境况的思考。
【评分参考】每点 3 分,两点 6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现代文阅读Ⅱ讲评建议
一、教考衔接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时代镜像”(现
当代文学作品)
二、文学术语“牧歌”
牧歌的创始者是古希腊诗人忒奥克里托斯,他在公元前 3 世纪写过描绘西西里岛牧羊人生活的诗
歌(拉丁文“pastor”的意思是“牧羊人”)。而后维吉尔在用拉丁文写的《牧歌》里摹仿忒奥克里
托斯,这样就建立了传统牧歌的永久模式:牧歌是一种精美的传统诗歌,它表达都市诗人对在理想化
的自然环境里的牧羊人和其他农人生活中的纯朴恬静充满怀旧气息的描绘。
近几十年来,“牧歌”这个词又有了不同方面的引申含义。譬如,威廉·燕卜荪在《牧歌的一些
形式》中,把任何将简朴与繁琐的生活方式相比较,而偏向于简朴生活的作品都定义为牧歌式作品。
他认为简朴的生活应该是牧人、孩童或劳动者的生活。在燕卜荪看来,这一文学类型是用来批判它所
处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和等级结构的间接手段。燕卜荪就是这样把从安德鲁·马韦尔在 17 世纪所作的
诗歌《花园》到路易斯·卡罗尔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以及现代无产阶级的小说,统统归类为牧歌
式作品。其他批评家将“牧歌”这个词用于某类特殊的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主人公脱离凡俗生活,到
贴近大自然原始节奏的边远地区,在那儿得以从一种新的角度看待社会中的错综复杂、浮沉挫折和矛
盾冲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
10.【答案】ACE
【解析】原句: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翻译:依我看来,王
衍这个人,容貌言语方面,确实有欺世盗名的地方。
A 处,“以吾观之”,语意完整,“之”为宾语,引起下面“观”的内容,其后应断开;
C 处,“王衍之为人”,指明对象,其后应断开;“容貌言语”之前断句,“王衍之为人”的两
个具体方面,“容貌”与“言语”。
E 处,“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前断句,语意完整。
11.【答案】D
【解析】A 选项正确。误天下苍生者(百姓)/以愚黔首(百姓)
B 选项正确。衣臣虏之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树之以桑(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植)
C 选项正确。天下将被其祸(遭受)/将军身被坚执锐(“披”,覆盖,穿)
D 选项错误。苟无荐引(如果)/苟全性命(暂且,姑且)
12.【答案】B
【解析】“苏洵否定了山巨源和郭子仪对王衍、卢杞的预言”错,原文“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
可见者”意为“从今天的情况分析起来,那道理确实是可以预见的”,可见苏洵对这二者的预言并不
是持“反对”态度。
此外,认为“惠帝”“昏庸无道”也于文无据。
摘要:

吉林市地区2025届高三二模语文答案(详解版)1吉林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仲裁组长分工语文试题答案详解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答案】A【解析】A选项,材料一首段“几十年来勤勤恳恳”,遭遇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仍努力研究,可以说明“尽心竭力”,“可能在他死后的一个世纪里才会硕果累累”以及引用的辛顿话语可以说明其对自身获得成果的前景并不是很有信心;B选项,材料二中辛顿介绍了两种语义理论,并指出“这两种理论看起来完全不同。但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二者统一起来。”这说明,辛顿并没有囿于固有的二元对立的思维视角,而是从整体角...

展开>> 收起<<
【语文答案】(2022级 高三二模).pdf

共7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7 页 大小:830.69KB 格式:PDF 时间:2025-08-2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