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5-08-22 0 0 1.98M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17
2024 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
本试卷共 10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5 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项。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
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
来中国。”下列有助于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史实是(
A. 汉字演变 B. 火药西传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2. 中国古代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了社会发展,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郑国渠有利于秦国统一大业②龙首渠推动了关中农业的发展
③芍陂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④灵渠为秦朝南抚越族提供便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商君书·画策》载:“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
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对此国家采取的措施为(
A.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B.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C. 五家为“伍”,男女皆入籍 D.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4. 唐朝医学家孙思邀在《千金方》中,嘱老年人要将传统的道教礼拜活动当作行气之道日日施行,以免安
坐不劳而引发壅滞;嘱“人子养老之道”要了解、顺应老年人的性情变化和饮食调理,他还用天竺国按摩
法助人颐养五脏六腑。由此可见《千金方》
A. 是领先世界的中华医学成果 B. 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C. 开创了“辩证施治”的原则 D. 体现儒释道融合的时代风貌
2/17
5. 唐律规定:父辈、祖辈的不良恶行或一般刑事犯罪行为,子孙只能谏诤而不能告官,但如果其行为涉及
谋反、谋叛、谋大逆,而子孙揭发告官则另当别论,不再以不孝罪论处。这表明唐律的目的在于(
A. 把儒家孝的伦理引入法律 B. 引导儿孙辈自律约束
C. 弘扬大义灭亲的政治伦理 D. 维护皇权统治的稳定
6. 下表反映了唐宋文学创作领域的变化,这一变化源于(
唐传奇
作品
主人公
宋话
代表作
主人公
《莺莺传》
才子佳人
《快嘴李翠莲记》
村姑
《秦梦记》
名士贤媛
《陶铁僧》
商人
《辛公平》
君主神仙
《合同文字记》
农民
A. 崇文抑武的方针提高了士族阶层的地位
B. 国家对社会成员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C. 理学向基层社会渗透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D. 商品经济繁荣推动宋代市民文学的兴起
7. 郊祀即郊礼,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祀典。女真族原来行传统拜天礼,大定十一年(1171 年),金世
宗以“我国……据天下之正,郊祀之礼岂可不行”为由,遵照周礼推行郊祀。这说明(
A. 金朝以郊祀追求王朝的正统性 B. 金与西夏、南宋长期鼎峙
C. 金朝由东北入主中原出现治世 D. 女真族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8. 下表为不同时期人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
史料来源
司马光(1019
1086 ,尚书左仆
射)
《传家集》
罗大经(1196
1252 ,理学家)
《鹤林玉露》
何乔新(1427
1502 ,刑部尚书)
《椒邱文集》
A. 《传家集》为当时人的记载,其评价更具有权威性
B. 三人的评价都是以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为出发点
3/17
C. 何乔新将王安石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来进行评价
D. 《鹤林玉露》与《椒邱文集》为后人记载,评价客观
9. 有人指出:“国家自平江南以来,内而省部、密院等衙门,外而行省、宣慰司、总管府、州县官。”这
表明当时(
A. 国家形成内外相维的行政管理系统 B. 地方机构层级复杂影响了行政效率
C. 中央对官僚机构的控制进一步强化 D. 地方官员的选拔和管理越来越规范
10. 永乐元年(1403 年)明朝重新开放宁波、泉州、广州三个市舶司,并且在这三个市舶司所在地设置宾
馆招待外国使节。宁波的宾馆叫做“安远”,泉州的宾馆叫做“来远”,广州的宾馆叫做“怀远”。中外
商人在宾馆附近进行有限制的小额贸易。这表明(
A. 海禁政策被取消推动中外贸易迅猛发展
B. 明朝与周边国家建立起平等的外交关系
C. 明朝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
D. 中国的丝织品和瓷器受到西洋诸国欢迎
11.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在东北、内外蒙古广大地区,清政府逐步改变封禁政策,鼓励内地汉民移居关
外,充实边塞。19 世纪 80 年代以后,清政府开始在新疆、台湾、东北及内外蒙古地区设立行省。这些措
施(
①进一步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②有利于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
③使得清朝版图在此前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大
④标志着清政府的治边政策由“因俗而治”向“治同内地”转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1718 世纪,中国人口曾有多次大规模移动,其迁徙范围和方向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工商业的发展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
B. 人口稠密的省份向人口稀少地区迁移
C. 战乱和饥荒造成中原人口的大量减少
D. “编户齐民”带来人口增多和管理强化
13. 书籍是信息和思想传播最重要的载体。明清时期出版发行的商业书籍主要出自民间坊刻(部分举例如
下表所示),这反映了(
4/17
作者
书籍
出版情况
陶承庆
《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
由福建书林坊主于万历年间刊印
程春宇
、士商类要》
由金陵著名的唐氏书坊于天启六年刊印
李留德
《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
由金陵李潮聚魁楼于崇祯八年刊印
由扬州徽商经营的书坊务本堂于乾
隆五十七年刊印
吴中孚
《商贾便览》
①水陆交通系统的发达推动书籍的传播
②江南地区民间出版印刷技术取得进步
③商人逐渐成为明清社会新的阅读主体
④商品经济发展使得社会对专业知识需求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晚清一观察家指出:“观于吾国政府,朝发一令曰,宜率此而行,外省置之不顾也;夕下一谕曰,宜
以此为戒,外省依然如故。查询事件,则延迟不复;提拔款项,则藉词抵抗。”这表明晚清时期(
A. 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 B. 中国的民族危机正在不断加深
C. 中央权力式微和督抚势力扩张 D. 洋务运动的推行遭遇极大阻碍
15.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如这一点做不到”,则“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
行。”
②“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
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③“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
拱手而让台。”
④“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
英商按例交纳。”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③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5 分)
本部分共 5题,共 55 分。
16. 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中国历史、共同创造灿烂中华文
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融聚而成的民族实体。
材料一 从华夏族到汉族的多源合流的发展历程
新石器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开始孕育华夏族相传黄帝时期……诸多
摘要:

第1页/共17页2024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历史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下列有助于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史实是()A.汉字演变B.火药西传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2.中国古代诸多水利工...

展开>> 收起<<
2024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共1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1.98MB 格式:PDF 时间:2025-08-2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