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卷)(解析卷)

2025-08-02 0 0 48.46KB 21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绝密★启用前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Ⅱ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
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
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
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 ,
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 1930 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
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
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
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
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
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
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
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
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
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定的调子下去 ,
要坚持结论产在调查研究之后立在学论基础上。对调查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
1| 21
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不唯上、唯实。
(摘自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学一一样的实验有人能否认的。是,如果学研究
者并不能他所要观察的现完全正确。其实不控制问题,不是能不能控制
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所要观察的引力因为实验
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换话,所实验不是所有发
子都加以充考虑的意
观察社会现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中各种子对于观察现所起的作,我们同样可以达
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比观察然现为困难。社会现
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
会所有的,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的具体环境方法,是在人和物
的接中,在动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淘汰出来的,而且——在这
我们可以到社会现有着不能分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看得到的,一部分,在体是看不
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用语表达出来,才能使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困难常
在第二部分。
到这意提出最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的研究作中观察必须和观察取得
作。,必须不分观察观察者而一同来分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学的观察必须分确认现的情考虑到一子。这是实验
的真正意。观察社会现时,因为语言材料的要,最容易影响叙述正确是调查和所要观察
的现的人事。有关系的学提出一个 客观空洞概念客观什么
思呢?对观察的现象没兴趣,或是关系么?这是不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
的。不能不和人接话,问问题。这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
题问得对的因为调查的结果必然影响调查生活的,不论是好是你说 客观,人
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于是调查者逢秘密
撒谎了。其实调查秘密撒谎是调查秘密撒谎的反映。人事很
人的态度反成了人对的态度。
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的。如果敲诈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
得到可靠材料。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不能从 方法上得来,社
2| 21
会研究必须调查利益上,如果要研乡村必须同情农民,他们务,的研究结果
须是有农民的,不但你存心而且你事实来证明使相信你。正医生对一个
人,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
一个研究的人是不知问的是的地后者学习不是
,态度上应当尊重”“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尊重友谊而乐
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
发点和针对性。
B. 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
倡导也是一致的。
C. 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
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 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
和“撒谎”。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 无法到的现象需要通过验者的语表达,这可证语材料的要。
C. 如果调查者询问
题也正是被调查者关心的,被调查者不会有防备心理。
D. 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 材料二第三段要论证人的动机社会共有规支配且处于变化中。
C. 材料一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 材料二层层递进用发现题、提出题、分析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
4. 材料二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语,请简析其用。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观”,材料谈谈的认
答案1. B 2. C 3. B
4. 敲诈斗智”“拷问”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调查研究的错误场、和方,为了论证调查
社会调查不能与被调查者对,不欺骗,不能下,应自己的场和目的,从反面论证
3| 21
调查者应该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应尊重对方,目的是解答疑惑
三个词用,生动形象的说了调查者错误的调查目的、方态度使证语生动形象,深入
出、易于理解。
5. 实现调查研究“观”的目的,必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追求真理、错误勇气
调查研究要实现“观”的目的,控制要观察的现象,要与被观察者取得合作;
观察社会现象时,要能确观察情境各种因子被观察现象所起用,要认自己的场和目的 ,
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才能获得相对观的信息和结论。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内容的能
A.“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用毛泽东了解农民的情况针对的是“好调查研究,
一定要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材料二提到要了解农民针对的是“科学的社会研
究第一是要认自己的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
C.“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结“社会科学并不有像自然科学一
一样的实验,那是有人能认的”分析可,社会科学只是有“一一样的实验”,并不能说不
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
D.“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撒谎错误。结材料二“正像一医生对一病人,病
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分析可,这只是论证调查者不能欺骗被调查者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自己的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分析可
,要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有其他方面要如解场”、确“目
的”等,不仅靠“不欺骗”。
B
2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判断的能
C.“被调查者不会有防备心理”错误。结为一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的,不
论是好是‘客,人不能认,而且是对的,为实际受影响的是他,他不能不
”分析可,被调查者“防备”是为“一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的,不论是好是
”,因此“调查者询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关心的”消除不了他防备心理。
C
3
4| 2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
B.要论证人的动机社会共有规支配且处于变化中”错误。结“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
我们能确观察情境各种因子被观察现象所起用,我们同样可以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
的条”分析可,材料二第三段要论证的是“观察情境各种因子被观察现象所起用”。
B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含义用的能
首先了解这三个词的本:“敲诈”意是指用暴力恐吓手段或滥用法借助官职权等,
取不法的财物犯罪行为斗智”指较量智力;拷问”意拷打审问。然后再分析
在文中的含义
“如果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的材料”“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
的方法上得来”“前者对后者是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决’,这
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等内容分析可,这三个词在本文有特殊含义
三个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调查者的错误调查方和调查态度欺骗,对下。从反面论证了
调查者的场应是对方的利益,目的是等解态度尊重
三个词使用,论证说理生动形象,现了论证语也要有生动形象、深入出、易于理解的特
点。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
材料一中的调查研究中的“观”:
好调查研究,一定要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是获
得正确认源泉,也是验和深化我们的根本在”分析可,调查研究中要到“观”的目的,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追求真理、错误勇气”分析
,调查研究要“观”该持实事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追求真理、错误
勇气
材料二中的调查研究中的“观”:
“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
题,不是能不能控制题”“那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和被观察者取得合作
合作还,必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验”分析可,调查研究要实现“
观”的目的,控制要观察的现象,要和被观察者取得合作,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
同来分析大家
5| 21
摘要:

绝密★启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

展开>> 收起<<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卷)(解析卷).docx

共21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1 页 大小:48.4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8-0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