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安徽省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5-07-20 0 0 231.5KB 12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6 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1.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
接受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分析】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解答】解: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故答案:超声波.
【点评】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
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②③
(填序号).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
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
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
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①阳光下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合题意;
② 水面波光粼粼,是光射到水面发生了反射,符合题意;
③ 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④ 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是光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不合题意.
故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②③.
【点评】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辨
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引 力,脱离
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物质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叫汽化.
【解答】解: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所以液体分子要脱离液体
跑到空气中去,需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
该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了气体,因此液体发生了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引力;汽化.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以及物态变化,属于基础题.
 
4.2016 年 5 月家又发现了 9 颗位于宜居带合生存在的区域)的行若宜居
某颗的质量地球的 6 ,体地球8 倍,则它的密度地球密度之
为  4 3   (行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体).
【分析】知行地球的质量比和体积之比,密度公式计算密度之比.
【解答】解:由题知,m=6m地球V=8V 地球
则它的密度地球密度之比为:
==×=×=4:3.
故答案为:4:3.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计算,在计算时要意质量和体前后,此题
在选题、填空题中常,属于比例运
 
5.小明同学用调节好托盘天石块的质量,平平中所加砝码情况游码
置如图所示,则被石块的质量为  71.6   g
【分析】使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
+游码的质量.
【解答】解: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刻度.则
m=50g+20g+1.6g=71.6g
故答案为:71.6.
【点评】本题考查平的正确使用,在用量物体质量时,读数时不要漏掉砝码
游码所对刻度左侧为准.
 
6.摩擦起电因是不同物质的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
电荷电荷 转移 .
【分析】子的结构性、摩擦起电的实质等知识的角度对本题的题进行解答.
【解答】解:不同物质的核束缚电子的本不同.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个物体的
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子的物体因缺少电而带正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而带等量的负电
所以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电荷电荷转移
故答案为:转移
【点评】本题对摩擦起电的实质进行了析,是该了解的基础知识.
 
7拉杆式旅可看成杠杆,如图所示.OA=1.0mOB=0.2mG=120N请画出
使箱子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施加A小作用力 F的示意图,且 F=  24   N
【分析】想抬起拉杆时的动力小,就要动力臂最长点到动力
作用点的离作为动力臂最长根据力与力的关画出最小作用
F根据杠杆衡条件求得 F
【解答】解:要动力小,动力臂最长点到动力作用点的
作为动力臂最长,力的方向与动力臂垂直向上,如下图所示:
杠杆衡条件G×OB=F×OA
1200.2m=F×1.0m
得 F=24N
故答案为:24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的示意图和力画法求最小的力是常的题,关键是要到离
最远的点从出最长的力
 
8.图中电源电压 3V 恒定不变,电阻 R1=10ΩR2=5Ω,则S 后电压表示为 
2   V
【分析】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测 R1两端电压根据串联
电路电阻特求出总电阻欧姆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欧姆律求出 R1两端电压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测 R1两端电压
由于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电阻之和,所以总电阻 R=R1+R2=10Ω+5Ω=1
电路中的电流I===0.2A
根据 I=R1两端电压
U1=I R1=0.210Ω=2V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点和欧姆律公式用,以及电压表的使用方
好公式和规是关键.
 
9某电视机功率为 100W天使4h,则每月消耗能为  12   kWh30 天计
【分析】知每电视的时间,可以到每月电视机的工作时间.电视机功率和每
的工作时间,公式 W=Pt 得到每月消耗能.
【解答】解:电视机的工作时间为 t=30×4h=120hP=100W=0.1kW
P=,每月消耗W=Pt=0.1kW×120h=12kWh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计算公式用,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解答过程
换算
 
10.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标有“6V 3W字样,当S 闭合时,灯泡 L 正常发光,
电流表的实为 0.8A,则电阻 R=  20   Ω通电 10sR 产生的量为  18   J
【分析】因为灯电阻根据 P=UI 求出中的电流联电路
电流特求出电阻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律即求出电阻 R 阻值
根据 Q=W=UIt 求出电阻产生的量.
【解答】解:当S时,灯 L 正常发光,电源电压U=6V电流的是总电流
I=0.8A
P=UI 可知:
中的电流 IL===0.5A
根据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
电阻中的电流 IR=IIL=0.8A﹣0.5A=0.3A
I=得
电阻 R===20Ω
通电 1min 电阻 R 产生的量:
Q=W=UIRt=60.310s=18J
摘要:

2016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受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分析】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解答】解: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故答案:超声波.【点评】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②③(填序号).【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

展开>> 收起<<
中考:安徽省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共12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2 页 大小:231.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7-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