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2025-07-19 0 0 197.5KB 22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4 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
填在答题卡上
1.(2分)下列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微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思路】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的种类分析判断。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
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到空气中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解析】解: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都是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所以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
意。
故选:A
【点拨】此题考查了对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对具体物质的判断,工业及运输工具产生
的废气中有毒气体一定是污染物。
2.(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铁 B.食醋 C.氢气 D.豆浆
【微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思路】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析】解:A、生铁中含有铁、碳物质,属于混合物;
B、食醋中含有水和醋酸,属于混合物;
C、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D、豆浆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点拨】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
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
3.(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药品变质 B.衣服晾干 C.食物腐烂 D.火药爆炸
【微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思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
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1 / 22
【解析】解:A、药品变质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火药爆炸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拨】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
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4.(2分)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AB
CD
【微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思路】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与燃烧和爆炸有关进行筛选解答即可.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爆竹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故选:C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分)下列四种物质中,呈碱性的是(  )
物质 葡萄汁 血浆 正常雨水 胃液
pH(常温) 3.54.5 7.357.45 5.6 0.91.5
A.葡萄汁 B.血浆 C.正常雨水 D.胃液
【微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思路】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pH 大于 7的溶液呈碱性,pH 小于 7的溶液呈酸
性,pH 等于 7的溶液呈中性,据此解答.
【解析】解:A、葡萄汁的 pH 3.54.5,小于 7,呈酸性;
2 / 22
B、血浆的 pH 7.357.45,大于 7,呈碱性;
C、正常雨水的 pH 5.6,小于 7,呈酸性;
D、胃液的 pH 0.91.5,小于 7,呈酸性;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2分)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车胎内空气的(
A.分子间隔增大 B.原子数目增多
C.分子数目增多 D.分子质量增大
【微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思路】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
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即可.
【解析】解:A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车胎内空
气中的分子间隔增大,故选项正
B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车胎内空气中的分子间
隔增大,不是原子数目增多,故选项错误
C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车胎内空气中的分子间
隔增大,不是分子数目增多,故选项错误
D、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车胎内空气中的分子
间隔增大,不是分子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2分)下列物质与用的对关系错误的是(  )
A.食盐﹣﹣调味B.干冰﹣﹣冷剂
C明矾﹣﹣净水D石墨﹣﹣切割玻璃
【微点】二氧化碳的用粗盐提纯;常用的用;碳质的物理性质及用
【思路】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物质的用物质的性质分析.
【解析】解:A.食具有咸味,可以做调味品,故正
B.干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时吸,故可冷剂,故正
3 / 22
C明矾溶于水会将水中的悬浮杂质吸在一起而沉降,可净水,故正
D石墨,不能切割玻璃,故错误
故选:D
【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要学生熟悉所学物质的性质和用才能
答此题.
8.(22013 12 17 我国宣布广东沿海海域发现、高纯度甲烷水合物
又称“可燃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属于有
B甲烷做燃料对空气没有污染
C开采可燃关键是甲烷泄漏
D.用可燃冰替煤做燃料可减少 SO2的排放
【微点】有物与无物的区别;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思路】A.根据有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甲烷燃烧的产物分析;
C.根据可燃的特点分析;
D.根据可燃的组成分析.
【解析】解:A甲烷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物,故正
B甲烷如果不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故错误
C.可燃在常温常下易化为甲烷气体造成泄漏,故正
D.可燃中不含硫元素,故代替煤作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故正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可燃的组成、燃烧时物质化等方面的知识,能源类的生产、
活密切相关,是考试点之一.
9.(2分)下列行为不符合环保的是(  )
A.回收废塑料 B.使用无铅汽油
C烧生活垃圾 D.合理使用化
【微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药对保护环境
意义.
【思路】环保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用的量要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
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4 / 22
【解析】解:A回收废塑料可以止白污染,所以符合环保,故 A不符合题意;
B、使用无铅汽油能够减少环境的污染,符合环保,故 B不符合题意;
C烧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所以不符合环保,故 C
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化肥能减少对水资源土壤资源的污染,所以符合,故 D不符合
题意。
故选:C
【点拨】室效应碳生节能减排是会的点,是中考点之一,增强环保
识、分理解节能环保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100g 6%NaCl 溶液,不要的仪器是(  )
A.  漏斗 B.  玻璃棒 C.  量D.   烧
【微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制.
【思路】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一使用溶于水,步骤
计算﹣称溶解;量时要使用天平,量要使用量滴管,溶解时
要使用烧玻璃棒
【解析】解:
A漏斗,用于过仪器而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要进行过;故不要;
B玻璃棒溶解时用于搅拌加快其溶解度,故要;
C、量,用于制溶液时量水的体积;故要;
D、烧,溶解时用于和水,完成溶解操作;故要。
故选:A
【点拨】制溶液时,使用体溶质进行制,其步骤计算﹣称溶解;使用液
体溶质进行制,其步骤计算﹣取﹣溶解.
11.(2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的是(  )
AB
5 / 22
摘要:

2014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2分)下列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微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思路】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的种类分析判断。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到空气中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解析】解: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拨】此题考查了对空气...

展开>> 收起<<
2014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doc

共22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2 页 大小:197.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7-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