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5-07-18 0 0 263.5KB 1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2018 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O-16# Na-23##Mg-24##C1-35.5# N-14# K-39# S-32#
Zn-65##Fe-56## Ba-137
一、选择题
1. 小琪同学为母亲庆祝生日所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编制花环 B. 榨取果汁 C. 点燃蜡烛 D. 切分蛋糕
【答案】C
【解析】A、编制花环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榨取果汁过程中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点燃蜡烛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
确;D、切分蛋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 C。
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
之,则是物理变化。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固体 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D
【解析】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稍露出橡胶塞即可,错误;B、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
试剂瓶口要紧靠量筒口倾倒,错误;C、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以防着火,错误;D、先将
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正确。故选 D。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2:1
【答案】C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量的白烟,不是白色
烟雾,错误;C、铝的属活动性比,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
1
的气体是气,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1:2,错误。故选 C。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
区别。
4. 在燃气中加入量有特殊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发现,燃烧的化学
2C2H5SH+9O24CO2+2X+6H2O,则 X的化学
A. SO2 B. CO C. H2S D. SO3
【答案】A
【解析】反应有 4 碳原子、12 个氢原子、2 硫原子和 18 氧原子,反应有 4 碳原子、12
原子、14 氧原子和 2 个 X 分子。根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点可:2
个 X 分子有 2 硫原子和 4 氧原子,即 1 个 X 分子有 1 硫原子和 2 氧原子。因此 X 的化学
为 SO2。故选 A。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是解题关
5.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B. 氧气可以作燃
C. 石墨可以作电极 D. 碳酸可用作补钙
【答案】B
【解析】A、有气体能产生不同的色,可用于填充霓虹灯,正确;B、氧气,不有可燃,不
能作为燃,错误;C、石墨具有导电,可用作电极,正确;D、碳酸钙含钙元素,碳酸与胃液中的
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从而促体对钙元素吸收因此可以用作补钙剂,正确。故选 B。
6. 发现的 N(NO2)3是-,关于 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 N(NO2)3、氧两个元素构
B. N(NO2)3有 3 个氮原子和 6 氧原子
C. N(NO2)3属于氧化物
D. N(NO2)3氮元素的质量分为 62.6%
【答案】C
【解析】A、N(NO2)3氧两种元素组成,错误;B、N(NO2)3分子中有 4 个氮原子和 6 氧原子,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是氧元素的化物。N(NO2)3属于氧化物,正确;D、N(NO2)3氮元
的质量分×100%=36.8%,错误。故选 C。
点睛:掌握化学宏观与微观意义,以有关化学计算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
7.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错误的是
A. 浓氨——氨分子不断运
2
B. 温度计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
C. 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 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隔
【答案】B
【解析】A、浓氨——氨分子不断运动,正确;B、温度计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间隔,错误;
C、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由分子和氧分子变成水分子,正确;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
分子间隔,正确。故选 B。
8. 根下列实验案进行实验,不能到相应实验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量 B. 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验物质燃烧要氧气 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因素
【答案】A
【解析】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所以不能用作测定空气氧气的量,错误;B、
时用木条应放在气瓶口,若木条复证明氧气已集满,正确;C、燃着的蜡烛,中一
杯罩住,可以验物质燃烧要氧气,正确;D、不同溶质是影响物质溶解因素,分别用 0.1g
0.1g 高锰作溶质加入到 5mL 水中,能够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因素,正确。故选 A。
9. 下列知识整完全正确的一
A
① 硬滤后可以化为糖工业
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
B
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
② 若硫酸皮肤上,应立即用量水
冲洗,再涂上氢氧化溶液
C
① 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材料②塑料、玻璃
成橡胶属于材料
D
① 食中放一小包铁粉,吸收,又
氧气
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将化为水,错误;B、②若硫酸
3
肤上,应立即用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错误;C、②塑料纤维成橡胶
材料,错误;D、①食中放一小包铁粉,吸收水,吸收氧气,正确;②氮气的化学
稳定,灯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正确。故选 D。
10. 下列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用水氧化固体
B. 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溶液两液体
C. 用熟石灰粉末尿素
D. 用紫色石蕊溶液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气体
【答案】C
【解析】A、溶于水会吸热导溶液温度降低而氢氧化溶于水后会放热,导溶液温度升高,所以
用水可以氧化固体,正确;B、二氧化锰与水不反应,但与双氧水能反应并迅速产生
气体,故二氧化别水和氧水,正确;C、氧化钙与硝尿素都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
法鉴别,错误;D、二氧化碳能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一氧
化碳没有明显现象,可以别,正确。故选 C。
点睛:解答物质的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
即可别。
11. 下列子在水中能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Fe3+、Na+、NO3-、Cl- B. K+、Na+、Al3+、SO42-
C. H+、K+、SO42-、OH- D. Mg2+、NO3-、OH-、Cl-
【答案】B
【解析】A、该组离子之不反应,能共存Fe3+色,无色不,错误;B、因该组离子之不反
应,能共存且离为无色,正确;C、H+OH-会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错误;D、Mg2+OH-会结
生成氧化沉淀,不能共存,错误。故选 B。
点睛:解题关溶液中的子两两相互结合是否生成水、沉淀气体,只要生成一不能共存
溶液是无色时,不能有色的子。
12. 理是化学学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理正确的是
A.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硫酸铜等都含元素,所以中一定都含元素
C. 子是电的子,所以电的子一
D. 置换反应有质和化物生成,所以有质和化物生成的反应一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正确;B、
4
摘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Mg-24  C1-35.5 N-14 K-39 S-32 Zn-65  Fe-56  Ba-137一、选择题1.小琪同学为母亲庆祝生日所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编制花环B.榨取果汁C.点燃蜡烛D.切分蛋糕【答案】C【解析】A、编制花环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点燃蜡烛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切分蛋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展开>> 收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共16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6 页 大小:263.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7-18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