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25-07-18 0 0 1.27M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2023 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分,共 10 )
1.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下列制作粽子的环节中,涉及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清洗竹叶 B. 淘洗糯米 C. 竹叶包粽 D. 生火煮粽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A. 清洗竹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淘洗糯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竹叶包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生火煮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2.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 A错误;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
给呼吸,故 B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 C错误;D、二氧化碳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
3.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金刚石 B. 氢气 C. 氯化钠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属于碳单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B、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需使用胶头滴管,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1
【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A. 挤压取液 B. 转移液体
C. 滴加液体 D. 搅拌均匀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滴管吸液体时,应
空气中排净空气,再进入液体中吸取,不能向液体中挤入气泡;且
瓶塞要倒放,选项错误;
B、为防止腐蚀胶帽,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选项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
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选项正确;
D、胶头滴管不能用于搅拌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5. 一些食物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鸡蛋清(7.68.0) B. 鲜牛奶(6.36.6)
C. 葡萄汁(3.54.5) D. 苹果汁(2.93.3)
【答案】D
【解析】
【分析】pH 小于 7显酸性,且 pH 值越小酸性越强。
【详解】A、鸡蛋清(7.68.0)pH 大于 7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B、鲜牛奶(6.36.6)pH 小于 7显酸性,但数值较大,不符合题意;
C、葡萄汁(3.54.5)pH 小于 7显酸性,但数值较大,不符合题意;
D、苹果汁(2.93.3)pH 小于 7显酸性,且在选项中数值最小,因此酸性最强,符合题意;
故选:D
6. 液氮可用于制冷。在氮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下列微观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间隔变大 B. 分子的质量变大
C. 分子的数目增多 D. 分子的种类
2
【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氮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质量、数目、种类均不变。
故选:A
7.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
B. 构: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 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 应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氧分子,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能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选项正确;
故选:B
8. 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效保障安全,下列法正确的是
A. 油锅中的慎起火,用锅盖盖灭
B. 变的食物洗净食用
C. 酸性洁厕剂随意倒入铸铁下水管
D. 将工业盐亚硝酸钠作食盐烹饪食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油锅中的慎起火,用锅盖盖灭,可氧气,火的作用,符合题意;
B变的食物中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致癌性,故变的食物洗净也不能食用,不
符合题意;
C、酸性洁厕剂随意倒入铸铁下水管酸反应,腐蚀下水,不符合题意;
D亚硝酸钠有,不能将工业盐亚硝酸钠作食盐烹饪食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9. 18 世纪末,法国家拉瓦锡探究水的成,过一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3
【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3Fe+4H2O() Fe3O4+4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的化学H2
B. 反应属于置反应
C. 加反应的 Fe H2O的质量34
D. 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反应
FeHO的原子数目是 384,反应FeO的原子数目是 344X 8H所以 X的化学
H2;正确;
B、置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
反应属于置反应;正确;
C根据方程加反应的和水的质量56×318×4=73;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氧、氢元素反应前铁中只
一种元素水中有氢、氧元素所以该实验了证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正确;
故选 C
10. 元素化合和物质类认识物质的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和物质类的二维图是学化学
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含铜元素物质的“化合一物质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应的物质可制成导线
B. d 应物质的化学Cu(OH)2
C. Cu2O应的点是 e
D. b→c 应的化学方程CuO+HCl=CuCl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a所示物质是的单质,铜具优良导电性,因此可制成导线,说法正确;
Bd应物质是一种碱,其中铜元素+2 则该物质的化学Cu(OH)2,说法正确;
4
摘要:

【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下列制作粽子的环节中,涉及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竹叶B.淘洗糯米C.竹叶包粽D.生火煮粽【答案】D【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详解】A.清洗竹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淘洗糯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竹叶包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生火煮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展开>> 收起<<
精品解析: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

共1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1.27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7-18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