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25-07-17 0 0 557.89KB 1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3 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试卷
一、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
小题 3分,共 36 分。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烧草成灰 B. 海卤晒盐 C. 南方挖煤 D. 斩竹漂塘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烧草成灰,包含着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正确;
B、海卤晒盐,过程中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误;
C、南方挖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误;
D、斩竹漂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误;
故选:A
2.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 A符合题意;
B、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 21%,居第二位,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用作保护气,故 B不符合题
意;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 0.03%,二氧化碳含量不是空气中最多的,故 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 0.94%,含量不是最多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以作保护气,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A
3.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O2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 A错误;
BAgNO3中含有银、氧、氮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B错误;
CH2SiO3中含有氢、硅、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C错误;
1
DH2O2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 D正确;
故选:D
4.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物质 唾液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A. 唾液 B. 葡萄汁 C. 牛奶 D. 鸡蛋清
【答案】D
【解析】
【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当溶
液的 pH 大于 7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
【详解】A、唾液的 pH 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B、葡萄汁的 pH 3.5-4.5,小于 7,显酸性;
C、牛奶的 pH 6.3-6.6,小于 7,显酸性;
D、鸡蛋清的 pH 7.6-8.0,大于 7,显碱性;
当溶液的 pH 大于 7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故碱性最强的鸡蛋清;
故选:D
5.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人体应合理摄入适量的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A. 单质 B. 元素 C. 分子 D. 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人体应合理摄入适量的锌,这里的“锌”等不是以单质、分子、
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 B
6. 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A
【解析】
【详解】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84”消毒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无关,与分子的化学性质无关,
与分子之间的间隔无关,故选:A
2
7. 化肥能促进农作物增产,对发展粮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Ca2PO42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 A正确;
BK2SO4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 B错误;
CNH4HCO3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C错误;
DKNO3中含有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 D错误;
故选:A
8. 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
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8
C. VO2的化合D.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钒带金字旁,属于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根据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原子=核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钒原子核外电
数为 23,不符合题意;
CVO2中氧元素的化合-2设钒元素的化合x根据元素正化合价代数和为 0
x=+4,符合题意;
D根据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0.94,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 1,不是 g常省,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9.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和化肥
3
B. 可用肥检验硬水和
C. 化水的方沉淀、过吸附、蒸
D. 解水时,与负极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量使用农和化肥,会成水体污染,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和化肥,故选项
说法正确;
B、可用肥检验硬水和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水,产生泡沫的是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水的方沉淀、过吸附、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解水时,与负极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源正玻璃管内产生的气
体体积,是氧气;且两的体积之比大21,可简记为:正氧氢、氢二氧一,则电解水时,与
负极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10. 科学家用新型催实现将甲酸分解制得氢气。其变化的微观示图如图,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 的化学式是
B. 后分子种和原子种类均发生
C. 酸(化学式为 )是一种有
D. 在化学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微观示1分子由 1个碳原子和 2个氧原子成,的化学式是 CO2,故选项
说法正确;
B、由微观示该反应是常酸分子在化作用下生成氢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后分子种发生了变,原子种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酸(化学式为 HCOOH)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一种有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4
摘要:

2023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试卷一、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36分。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烧草成灰B.海卤晒盐C.南方挖煤D.斩竹漂塘【答案】A【解析】【详解】A、烧草成灰,包含着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海卤晒盐,过程中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南方挖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斩竹漂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A.氮气B....

展开>> 收起<<
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

共16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6 页 大小:557.8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7-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