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真题: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5-07-11 0 0 74.88K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德阳市 2023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 8 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交回。
2.本试卷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为 120 分钟。
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guǎng 红(fēi 息(bǐng 然而止(
B. 幸(jiǎo 首( 级而上(shè
C. kuàng 裂(guī 默(jiān 为人知(xiǎn
D. huán jué 热(zhì 揉造作(jiǎo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然而止(——jiá
C.裂(guī ——jūn
D.热(zhì ——chì
故选 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杀戮 题跋 雕梁画栋 语无伦次
B. 苍茫 燥热 震聋发聩 和颜悦色
C. 筵席 秘决 栩栩如生 兀兀穷年
D. 赃物 端详 妇儒皆知 不修边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震聋发聩——振聋发聩;
C.秘决——秘诀;
D.妇儒皆知——妇孺皆知;
故选 A
3. 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今年是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 60 周年,“学雷锋”已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B. 文人们留下的意蕴深厚的诗词,若不是妙手偶得,那便是经过他们反复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1
C. 截至今年 3 月,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 25 亿吨,这骇人听闻的好消息传遍神州大地。
D. 全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共”和“共相辅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蔚然成风:指写诗词歌赋成为了世界上的一引申义盛极一时,成为一种良好的风。使
用正确;
B.妙手偶得: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做出的作。使用正确;
C.骇人听闻:事出怪诞,听起来令害怕
好消息,使用有
D.相辅相成:两件事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使用正确;
故选 C
4. 下列语中没有语的一项是( )
A. 近期我国南方多出现强降雨天气人们的生产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
B. 据统计,2022 年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行动中,公安机关破案3.9 万余起团伙约 4730 余个
C. 随着社媒体迭代,使表情包从简单符号逐渐丰富成为图片动图甚影视片等多种元素组合
D. 投入海虹桥——都天府商航线C919 飞机,是我国历数十研制新型干线飞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
A.偷换主语,应改为“近期我国南方多出现强降雨天气人们的生产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引起了新媒体广泛关注”;
B义重复,“”和“”语义重复,约数的意删去其中一
C.缺少主语,将“随着“使”删去
故选 D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目光如月,如夜行火把,而且异常质朴和厚
奇崛眼球仿佛带给温暖灼痛感
③ 三星堆铜纵目的那对眼球肯定的,保准会让你
④ 只觉涵着类童年的艰辛希望惊讶赞叹不已
⑤ 因为那对眼球呈柱状从眼眶伸出来像操纵柄样可以用手握住,而中部还有一道箍似带了个镯子
A. ③⑤①②④ B. ③⑤②①④ C. ⑤③②①④ D. ⑤③①②④
【答案】B
2
【解析】
【详解】题考查句子排序力。解答排序题,要理清逻辑可以借助“首”“次”“次”等关
词语,或事物发生发的一般规判断,首先整体把握句或总括,然后时间、
间、逻辑或知不同进行字,准关联词及承转词语合排出合
句序
通读五个句子可做句首,指出三星堆铜纵目具最的是那对眼球⑤句紧承③句指出
眼球的原于它形;②句紧承⑤句的是眼球仿佛带给人们温暖灼痛感①句
紧承②句写出目光带给人的④句承接①句写出眼球带给人的深--
写眼球带给人的
故选 B
6.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消息的主。(25
光明日报长41日电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宣传局、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
作司、全国总会网络工作部、共青团中央宣传、全国妇联宣部共同主办的 2023评中国”网络
论大赛启动仪式 331 日在湖南长沙举行。
活动以“点点星火·汇聚成炬”为主题,围绕传承密码、礼赞光辉时代、澎湃青春梦想、汇聚九州同心
四个篇章依次展开,以案例讲述、情境分享等形式,共论网络评论高质量发展,引领更多网民感受网络评
论力量、参与网络评论创作。
【答案】示例2023“好网络评论南长沙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消息的主
解答题,借助寻找句子并根后文进行补充进行选,选的息主要包
“原”、“人物”、“事件三部目要进行央网信办网络宣
央网信办网络社会教育部思想政、全总工网络工共青央宣、全
共同主2023’网络评论331 概括
2023“好网络评论赛启仪式南长沙举
现代阅读(34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9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相见以礼
邵凤丽
在中国文化中,礼仪既是培养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依托。《礼
·礼运》中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从根源上看,礼仪的
3
产生既是对“天道”的承袭,对自然的尊重和效仿,同时也是对“人情”的适当传达。长期以来,礼仪对
国家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人与人见面时,遵循相见以礼的原则。古人将相见时的各种礼仪统称为相见礼。《仪
礼》一书中的《士相见礼》,专门阐明相见时的具体礼仪规范。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在相见时就十分重视
礼仪规范,服饰、动作、语言等都要按照礼仪规范来,如果有谁违背了礼仪规范,就会被认为是失礼的人 。
A
相见时注重礼仪,既是相见时人们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也能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
见礼历史十分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具体礼仪规范不断传承变化,文化内涵也不断丰富。其中,拱手作揖
典型的传统相见礼,使用频次高,范围广具有的历史传承,体现了礼仪文化旺盛的生
力。《礼记·礼》记:“先生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拱手的方式是握拳掩住右手,体动作。如果拱手的同时,向前弯曲
就是作揖。代王在《训蒙法》中:“揖时看自己鞋。”古人行之礼,
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谦逊态度C
作揖礼是否男女通行,学界点不一D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女子也行作揖
礼,并指:“手在内手在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吉拜如是,丧拜反是。”也有
男性才行作揖礼,女性行作揖礼。如在代王实莺莺夜听琴第三折中,红娘
揖礼,而红娘则“万福”。
现在,常相见礼则变成了人们见面时的手礼仪。
·昭公二五年:“礼,上,天经纬也,民之以生也。”在中国文化发展过
程中,中国始终习惯通过礼仪形式传达内心的情感、思想与。与人相见,拱手、作揖,
体动作表达对人的尊重和礼是中国人处世原则的体现,也是自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
摘编《百科知识
7. 下列与原文不的一项是( )
A. 礼仪养个人文明素养重要方社会重要维系依托
B. ,传统相见礼范围广的是手作见礼则变手。
C. 之礼前倾手,主是为了表己谦逊态度
D. 在中中,人们面时,体动来表别人的
8. 下列本文的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礼仪引入,主围绕背景下的见礼进行阐述
B. 本文段,《礼记·礼中的句子”产生的根源
C. 时,人们重视面的礼仪体现作、语言等方面。
4
摘要:

德阳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交回。2.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犷(guǎng)绯红(fēi)屏息(bǐng)戛然而止(gá)B.侥幸(jiǎo)拘泥(nì)稽首(qǐ)拾级而上(shè)C.门框(kuàng)龟裂(guī)缄默(jiān)鲜为人知(xiǎn)D.盘桓(huán)诡谲(jué)炽热(zhì)矫揉造作(jiǎo)【答案】B【解析】【详解】本...

展开>> 收起<<
全国各地中考真题: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

共1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74.8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7-1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