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5-07-10 0 0 70.5KB 14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广西玉林市 2018 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1.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
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 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
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 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
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 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
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
下的美好祝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词的上片 “明月几
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紧接着
词人“我欲乘风归去”写自己的打算,但还未及展开便用“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
词人找出天上的美中不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两句则更
直接地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可以看出词人写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衬托对人间生活的
热爱此,B 项,词的上片“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的说法不正确的。答案为 B。
阅读下面篇文文,完成面小题
口技
嗣环
中有善口技者宾客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坐屏障中,一桌、椅、扇、
抚尺而己。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
遥闻深巷犬吠便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儿醒,大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之。又一大儿醒絮絮是时,妇手拍儿声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
,一时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妙绝
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咳嗽宾客少舒稍稍
正坐
一人大:“起”,起大妇亦起大两儿齐哭千人大儿哭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火爆声呼呼夹百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
应有,无不有。人有百手指,不端;人有百口百舌,不一处也。
宾客无不变色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桌、椅、扇、抚尺
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牙善鼓琴期善听伯牙鼓琴期曰:“善哉峨峨兮若山水,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悲,乃援琴之。霖雨更造崩山曲每奏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叹曰:“
善哉,子之听夫象犹吾心也。吾于逃声哉?”
2. 对下列子中加点词语的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宾客 会:聚集
B. 不一处也 名:说
C. 伯牙游于泰山 阴:
D. 逃声哉 于:
3. 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宾客少舒稍稍正坐一一宾客们体会到有的适,慢慢地都正襟危坐了。
B. 中间力拉崩倒声——中间夹杂着用力拉倒房屋出崩裂倒塌声音
C. 人有百手指,不端——即使人有一有一百个手指,也不
中的何一种声音
D.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你从琴声所听到的大丈夫般的意如同我的一样。
4. 下列对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都洋溢着浓厚的传气息口技间表声器官模仿各种声音造出
动逼真的场景口技象地摹拟人由再入睡附近发生一过程
六艺中“乐”的范畴常被人们用来抒发情感。如伯牙就是把情怀托于琴音,而子通过琴音就能领悟
2
到他传达的情
B. 甲乙两文内容上”。口技仅凭一人桌、椅、扇、抚尺就能模仿
层次丰富多场景;乙伯牙一把琴就可奏出山流水的意境,造出崩山
而子期从伯牙琴声就可他的善听”。
C. 甲乙两文表现的主旨不同。文文题一,全文围绕口技者的表展开写,赞了表者技的高
因题所加,文与题不完全一,文然也表现了伯牙琴技,但的是赞
期善听,是的知
D. 甲乙两都使用正写与相结合的写法。写了精彩纷呈的表,同时通过听众
应,托出者技之高。写了伯牙鼓琴之“”,而写子琴声评价
出伯牙琴技之高。
【答案】2. A 3. C 4. D
【解析】
2.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词语在文中的理解文词语的义要注特殊法,如通假字
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要多积累体语境,弄清子的意思来
揣摩题中,A 项的“会”是“适上”的意,不是“聚集”。答案为 A。
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文语翻译。A“宾客少舒稍稍正坐正确译句为:宾客们的稍微
渐渐端正姿意:情。稍微B“中间力拉崩倒”的正确译句是:中间夹杂着
房屋倒塌声音力拉”为词。C 正确。D 中的“”不是丈夫,是,表感当于
”。“子之听夫象犹吾心也。吾于逃声哉?”的意是:你听里想的和我
想表达的一样。我到隐匿自己的心声此分析,答案为 C。
:在文翻译过程中,须遵循字字直译、相结合,以直译”的翻译
要抓住子中的关键留”文的基本方法,译句字顺
代汉语语法规尽量达到完美。
4.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内容的理解。从乙来看伯牙善鼓琴期善听两个人物主次之分,
琴声评价不是写。所以,D 项“写子琴声评价”的说法是误的。
此,答案为 D。
文:
里有长表口技的人。一天上有一宾客,在客厅东北角安放了一
高的风,表口技风里面,里面只了一张一把一把木罢了。
人们围绕着屏风而。一会,只风里面,全场静悄悄的,有人
到远远的深巷中传阵狗叫惊醒后打懒腰声音丈夫在说
3
摘要:

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展开>> 收起<<
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共14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4 页 大小:70.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7-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