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评审书

2025-06-11 0 0 22.02KB 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设计
(一)研究背景(研究这一问题的原因、意义和基础)
1、新课程标准的需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
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
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
最好的发展,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课标还明
确: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
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
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
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
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所
以我们的教学不能“一刀切”,需要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
2、学生个性差异的需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个人的能力有高低的差异。
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其次,由于能力的不同
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像,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不
同能力的结合,也使人们互相区别开来。再者,性别也有差异。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倾向
于认为在小学和初中前期,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在初中后期和高中,男生成绩优于女
生;男生强于数理,女生强于语文英语另外南夏墅中心小学地高新区,
较多许多家长由于工作时间长,无暇顾孩子的学习,把孩子送到学,致使
守儿童托管孩子存在,学生的学习习参差不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教育的结,同时也是教育的依据要研究和了解了学生的个
性差异,对学生心理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教学,才能得良好的教育效
的课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也传统的大班化教学,如
只按着中等生的人知水平上课,长期必然形成一分学生“”,一分学生
不了”。优等生有动力,不了,而学困生最基本的知掌握不了,给以后的
学习和相关目的学习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
展。
为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获得成喜悦,在教学中
要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通过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进行组合,实施不同的
课、课、评价施,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
新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上学有所得,步提高,最终取期的教学
3、学发展的需求
虽然前的教学中,包括在 2011 版新课标出台之前,我们教师都意到分层教学的
重要性,每教师都在自己的地上使出浑身的解数,努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
发展,是我们的研究是零碎的,缺乏性。因此,我们数学的教师通过讨论,决定
开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
展,最达到发展学生的特长的目的。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开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意在
研究,让不同程的学生能得到个性的发展。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构分层教学的
操作性的课数学式,编写出适合我们学的有特的课设计方,解决教学
环节的问题,实现教学程的全面优,这对减轻教师的重的负担,学生
重的课业负担,都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
础性和全面性,为在课教学中开展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都重要的现
实意义。
本课题精选的是我们学数学学方面的骨干,这教师都参与了各级课题的研
究。通过研究,学教师学习了现教学理、教育思想,观发生了变化
研水平不提高,步由实践向经验、进而向型转变,教师教、教、教学水
平不提高,一个研性的教师体正在学校形成,为本课题的研究定了实的研究基
础。
(二)理分析(有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研究动态,本课题之处
等)
1、概念界
分层教学,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知水平、能力水平和力倾
向,对同班级的学生进分层分教学,各组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时施教;允许学生在同一时间,用自适速度与方法进学习,分发挥各类
生的才与“能”;“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实在课,努力促进
各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2、理基础
(1)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因材施教,是要正确地理好数学生和数学生
的关系问题。实是在教学中如正确地对好、中、差三类学生的问题。对于有特
摘要: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二、课题设计(一)研究背景(研究这一问题的原因、意义和基础)1、新课程标准的需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课标还明确: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

展开>> 收起<<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评审书.docx

共8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报告/分析 价格:10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22.0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6-1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