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2025-06-09 0 0 59KB 12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农村
小学的学生最怕作文。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少,没有素材积累;没有生
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
生享用它的‘利息’。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
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
会逐渐提高。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好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篇文章。
为此,我校语文组特提出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
言语交际。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
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
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这
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
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指出这种“意义”,不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
学生来说,重要的是作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是自外而意义的吸收过
程,是写作的基
4 心理学研究指出,阅读是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
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
表达才有心理提。时,阅读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模仿运用的直观形
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作文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
,作文可以发学生模仿的心理要,从而带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
阅读与作文,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读与写,确实存在
合的客观依据。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探索的认读方强学生的认读兴趣,为阅读积累打下良好的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系列阅读指使学生乐于读书,
读书,学会从读书中积累有利写作的素材。
3、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强对学生的课阅读指探索出行的将
字的语言、章、写作技巧运用到自的写作中去的课授课技巧,从而达到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研究对
16年级12 个教学的语文教学。
、研究人员的分工及子课题。
研究分分为个研究小组,小组的人安排本小组的研究进程,
召集本小组成员交流研究心得。
子课题
1、调查法
以问访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学习方式、学习能力、
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
2观察法
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学习方式、学习能力、
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
3经验总
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经验和认识进行提概括,提高应的理性认识,
成相关的课教学范例、教学式和研究经验
4、文研究: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
识与思寻求理论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
5、行研究:课题组成员边实践研究。在行中研究,使过程为研
究过程。思,对实验过程进行完善
实验研究的步骤
课题实验研究分个阶段:
一阶段:20**5月——20**6定课题实验成立课题组,
二阶段:20**7月——20**9,进行课题研究,并及时进行研、交流、
结。
第三阶段:20**9­­——20**10 结课题实验的研究成果
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发表有论文,课题提,进行结
定。
、课题实验研究的组织领导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周知,语文课程的任务一就是积累词汇、运用语言。因为“丰富的积累,
活的运用”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积累的重要性无人如何进行
性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缺乏必要的研究。体表现在:1、记忆机械,不重情
,积累的主要方式是抄抄写写,切断了记忆储存与理解、感悟鉴赏联系
使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大一都变成无效积累,读与写联系
,有的学生书读了不少,写作能力没有应的提高。
2、注重内容忽视
积累指导偏内容扩充忽视了自主积累意识、能力与习的培养,缺乏方
的引。读书面太窄,大多是比较浅显的童话故事,古今中外的经典读的少;
读书缺乏思和体会;读书缺乏积累。3、读写脱节,只为读而读,只为写而写,
读写两张皮
对读写方面存在的述问题,到一的解决办法迫眉睫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中提出了“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
语文的思想,指学生正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发
展思使他有适应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交际
能力”的课程目标。古人说“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如何在学
生读书与写作之间搭建座桥梁使读与写能地有地结合起来,如何让学生在读的
过程中学习写呢?开辟条省时、快捷行的训练渠道切实地提高学生的
读写能力和语文合素学生的作文达到“能体明,文从字地表达自
意思,能据日常生活要,运用常的表达方式写作”的目的,我校语文教研组
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研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现学生“识字写字
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交际能力”的课程目标,在阅读写作方面有
幅度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
言语交际。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
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
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这
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
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指出这种“意义”,不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
学生来说,重要的是作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是自外而意义的吸收过
程,是写作的基
摘要: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最怕作文。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少,没有素材积累;没有生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好“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篇文章。为此,我校语文...

展开>> 收起<<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doc

共12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报告/分析 价格:10玖币 属性:12 页 大小:59KB 格式:DOC 时间:2025-06-0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