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1课时

2025-05-20
0
0
59.5KB
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课题: 公民意味着什么(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六年级 课时:第 1 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教学内容是公民意识教育,是本单元的起点。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公民
意识薄弱,普遍缺乏公民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缺失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
从公民身份和基本内涵这些基本的知识开始。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
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
提高,深化国家观念,提高个人的公民道德水平和民主意识,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
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
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技能:理解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含义,掌握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
的确认方法;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提高自身
的公民素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探究、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
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提高阅读与分析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强化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感悟公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从感情上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理性上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
国家所具有的法律关系;重视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深化国家观念,养成关心家事、
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
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
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1.认知结构方面。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中,可能通过阅读、大众传媒或与
成年人的谈话,已接触过“公民”一词,但在认知上一般倾向于“人”的说法,未能在法
律上、权利与义务的角度上了解公民的含义。
2.情感态度方面。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前期,心理上的自我意识和独立需求为公民权
利意识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情感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尚
不平衡,关于公民义务的道理可能对部分学生来说会难以理解。
3.由于这一代青少年中有数量众多的独生子女,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较为
浅薄。对他们进行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公民,是很有
必要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注意切合品德课程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实际,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问题为主线整合学习
内容,展开学习过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强调思考人生与关注社会有机结
合;着力优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及已有阅历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通过创设情
境、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达到本节课中知识的学习认识,使教学目标得到有
效落实。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雪花老师小学资料制作微信:x348191333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
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闻回放
(新闻回放)(PPT 课件)2015
年年初,也门安全局势突然恶化,战
事迅速蔓。约 600 多名中国公民受困
也门。根据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也门执行撤离中
国公民任务。至3月30日,571名中
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同时还
协助罗马尼亚、印度、埃及等国的公民
平安撤离,赢得了举世普遍赞誉。
观看新闻
新闻回放,
蕴含着丰富的内
容,是学生认识
事物,认识社会
的窗口,也是培
养学生综合分析
能力最生动的教
材之一。通过看
新闻,让学生集
体感受、思考,
导入新课。
二、提问导入
看完新闻后提问:
1.几百名中国人从被困也门到营
救成功,从普通民众到我国最高领导
人,都关注着什么?
2.几百名中国人的命运为什么会
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乃至普通民众的关
切?
3.师总结:因为他们是中国公
民,是中国的一分子。不管在任何时
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
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和政府
都要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民意味着
什么。
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新闻,
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导
入,激发学生的
学 习 兴 趣 、动
机,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让
学生强烈地想要
去了解有关公民
的一些知识。
三、公民身份的确认
师:为什么中国公民在国内外受
到如此的保护呢?这还要从公民的起
源和定义说起。
学习新知。
1.公民的起源
知识窗:“公民”一词最早出现
于古希腊。公民的限制很严格: 必须
是本城邦的男子 父母也得是本城邦
的,而且得是成年男性,也就是说四
雪花老师小学资料制作微信:x3481913332
摘要:
展开>>
收起<<
课题:公民意味着什么(公民身份从何而来)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第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课教学内容是公民意识教育,是本单元的起点。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公民意识薄弱,普遍缺乏公民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缺失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从公民身份和基本内涵这些基本的知识开始。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提高,深化国家观念,提高个人的公民道德水平和民主意识,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二、教学目标(从知...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2
-
2025-04-11 2
-
2025-04-11 1
-
2025-04-11 2
-
2025-04-11 4
-
2025-05-14 0
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6 页
大小:59.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