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5-05-20
0
0
61.17KB
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内江市高中 2024 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共 8页,22 个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①唐诗走向高潮,诗歌的特色就表现为更近于自然流露;这乃是艺术上的归真返朴,语言上的真正解放 ;
建安以来诗曾经一度离开了歌的传统,这时便又重新接近起来。若是对照赋是“不歌而诵”的,那么赋的衰
亡,岂不也正是歌的复兴的又一佐证吗?绝句的涌现因此成为诗坛上一个新的突破。
②绝句来源于民歌,南北朝民歌中早已出现了大量的绝句,但是诗人中却很少这类的写作,直到盛唐诗
歌高潮的到来,绝句才一跃而为诗坛最活跃的表现形式。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一首,便誉满诗坛,正因
为这首诗实际上乃是由九首绝句接连而成的,所以特别新鲜活泼。《春江花月夜》属于南朝“吴声歌曲”,
原来正是民歌中的绝句,因此张若虚这首诗每四句便换一次韵,全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然地流露出它
的飞跃性。飞跃性乃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只是有时隐约有时明显而已。飞跃性的充沛自如,乃是诗歌语
言完全成熟的表现,也是诗歌抒情性的丰富涌现。如果说建安以来的五言古诗还难免较多散文的成分,那么
绝句也就意味着诗歌语言的更为纯净化;绝句登上诗坛,可说是五七言诗充分成熟的又一个鲜明标志。
③唐人的七言古诗相对的说要比五言古诗活跃得多,就因为五古还不免有时习惯于长期以来过渡性的表
现方式,而七古则是全新的。七古正如绝句,也都是随着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才一跃而为诗坛的宠儿。五
古一般颇少换韵,而七古则是不断的换韵。例如李颀的《古从军行》短短的十二句,就三易其韵,每一韵其
实也就相当于一个绝句。七古远自曹丕的《燕歌行》、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以歌行起家的,它与绝句
在歌的传统上有着一脉相通之处。七古也正如绝句,并不是唐代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但是都要等到唐诗
的高潮时才大显身手,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吗?
④律诗也是唐诗走向高潮中形成的一种诗体,它是从长篇律诗即排律中演进而成的。它既与民歌没有渊
源,也是不能用来歌唱的;但它在演进中却是沿着一条删繁就简、摆脱铺陈的道路;把繁琐的“四声八病”
变为简单易行的平仄律,把沉闷冗长的排比铺陈,变为每首只有八句,而八句中又只有中间四句要求一定要
排偶。这就大大提高了诗歌语言的精炼性。排偶作为中国语言文字特有的一种擅长形式,在诗中自然地出现
本来也是正常的。七古中就常有偶句,绝句中也是偶然有的,问题在于是否自然。我们不禁要问五言排律既
然是“诗赋取士”中规定的诗体,律诗凭借什么力量又能突破它的影响,完成自身的演进与变革呢?答案只
能是当时诗坛趋向自然流露的巨大浪潮给予了这解放的力量。那解放的语言,奔放的情操,新鲜的旋律,豪
迈的抒情,构成了唐诗最鲜明的色调。律诗是依靠这个力量才从排律中解脱出来,因此比起排律来要洗炼得
*
多、飞动得多,而这又正是与绝句、七古的特色一脉相通的。
⑤绝句、七古、律诗都是唐诗高潮中的新生事物。绝句虽然最为短小,却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它是最接
近于歌的,最有别于散文的,最“天然去雕饰”的。它登上诗坛,意味着诗歌语言的完全成熟而归真返朴,
是唐诗高潮中最鲜明的一颗明珠,最突出的一个标志。
(摘编自林庚《略谈唐诗高潮中的一些标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绝句来源于民歌,它的涌现成为诗坛上一个新的突破,也体现着歌的复兴。
B.为了追求新鲜活泼的艺术形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采用了九首绝句接连而成的形式。
C.绝句登上诗坛,其语言的纯净化与充沛自如的飞跃性,标志着诗歌语言完全成熟。
D.绝句、七古、律诗在歌的传统上一脉相通,它们作为新生事物,在唐诗的高潮中大显身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绝句涌现之于唐诗的意义领起全文,也以此收束全文,首尾呼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圆和。
B.文章以《春江花月夜》《古从军行》的换韵为例,意在论证绝句、七古的成熟标志着唐诗的高潮。
C.第四段结尾运用设问引人思考并提出观点,指出主张自然的创作倾向促使律诗打破了排律的桎梏。
D.文章从绝句本身、绝句与七古和律诗的关系等角度展开,论述了绝句在唐诗高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伶人演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记载可以佐证歌的传统在唐时复兴。
B.我们可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领略诗歌语言的飞动和洗炼。
C.《登高》一诗的颔、颈两联体现了律诗对排律的删繁就简、继承突破。
D.《涉江采芙蓉》一诗具备解放的语言、新鲜飞动的旋律和真挚的抒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
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之态。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
我所谓的“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本身或者观赏者,
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备了时间的持续性,因而成为时间与空间综合的持续。
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
复的乐句、乐段,它们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就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例子。
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层出
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即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
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
数建筑,除去极少数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的中华门开始,就以一间接一间、重复又重
复的千步廊,而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
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
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
*
摘要:
展开>>
收起<<
内江市高中2024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22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唐诗走向高潮,诗歌的特色就表现为更近于自然流露;这乃是艺术上的归真返朴,语言上的真正解放;建安以来诗曾经一度离开了歌...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61.1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20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