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5-05-17 0 0 550.39KB 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高三语文试题 共 5 页
1
2022-2023 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分数: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不但表现在文艺作品中如此,世界观的总倾向表现在一个文艺作家身上也是如此。它不是几句抽象的口号教条
所能表现出的,要看他的具体的一言一行。一个作家总有一种倾向,这种倾向是他毕生生活经验、文化教养和时代
风尚所形成的。它总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统一体,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文艺的“风格就是
人格”。例如就人格来说,“忠君爱国”这个抽象概念可以应用到屈原、杜甫、岳飞、文天祥和无数其他英雄人物
身上,但是显不出这些大诗人各自的具体情况和彼此之间的差异,也就不能作为评价他们的文艺作品的可靠依据。
在西方,“人道主义”这一抽象概念也是如此。文艺复兴时代,法国革命时代,帝国主义时代,乃至无产阶级革命
导师马克思都宣扬或者肯定过人道主义,但是具体的内容意义各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文艺领域里反对教条
和公式化、概念化,反对用概念性思想来指导、约束甚至吞并具体的形象思维。文艺作品要有理,理不是概念而是
事物的本质或客观形势本身发展的倾向还应指出,文艺不但要有理,而且要有情,情理交融的统一体才形成人格,
才形成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这种情理交融的统一体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情致”。别林斯基在他的文艺论文里也发
挥了黑格尔关于“情致”的学说。近年来苏联美学界和文艺批评界有片面强调理性而蔑视情感的倾向,我们也跟着
他们走,有时甚至超过他们,这是应该纠正的偏差。提“倾向性”似比提“思想性”较妥,因为在决定倾向之中,
情感有时还比思想起更大的作用。最显著的例子是音乐。“四人帮”肆虐时曾掀起过对“无标题音乐”的批判,因
为据说“无标题”就是否定思想性。对此,德国伟大音乐家休曼的话是很好的驳斥:批评家们老是想知道音乐家们
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他们对所谈的问题往往十分没有懂得一分;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人们不再追问我
们神圣的乐曲背后隐喻着什么意义;你且先把五度音程辨认清楚吧,别再来干扰我们的安宁!
隐喻的“意义”便是“思想”。思想是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而音乐本身不用语言文字,它只是音调节奏
伏变化的艺术。音调节奏起伏变化是和情感的起伏变化相对应的,所以音乐所表达的是情感而不是只有语言文字才
能表达出的思想。托尔斯泰在《艺术论》里强调文艺的作用在传染情感,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不但在音乐里,就连在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里最感动人的也不是概念性思想而是生动具体的情感。以莎士比亚
为例,你能从他的哪一部作品里探索出一些概念性的思想么?确实有些批评家进行过这种探索,所得到的结论不过
是他代表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精神,更具体一点也不过像美国美学家克·考德成尔所说的,莎士比亚在政
领向上要求英国有一个能巩固新兴资产阶级政权的强有力的君主,就是这些概念使你受到感动和教育吗?就我个人
来说,我至今还抓不住莎士比亚的思想体系,假如他有的话。在读他的作品时,首先是他所写出的生动具体的典型
环境下典型人物性格,其次是每部剧本里,特别在悲剧里,都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强烈的爱和恨,强烈的悲和喜,
强烈的憧憬和怅惘,强烈的讽刺和谑浪的笑傲,这些因素使我感到振奋,也使我感到苦闷。振奋也好,苦闷也好,
心总在跳动,生命总在活跃地显出它的力量,这对于我就可心满意足了。
总之,文艺是情和理的统一,是形象和思想的统一,创作或评价文艺作品都不能顾此失彼。
(摘编自朱光潜《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材料二:
尽管文艺思维借助形象以显现,作为思维方式,它与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别,但文艺思维并不排斥理
性,也不应该完全排斥理性。人类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文艺思维。实际上,情感与思想难以
分离。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和态度,其中就表现出主体的思想和立场。正如毛泽东所说,“世上
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之所以恨日本侵略者,是因为他们侵入我们的
国土,还烧杀掳掠中国人民。这种恨的情感正是人们透过种种现象认识到敌人的本质而产生的。怎么能说文艺作品
表现这种情感就没有理性思维呢?
文艺是情、意、象的统一,也是真、善、美的统一。在人类历史的进步中,优秀的文艺都体现出情真、意善、
象美的特点。思想和情感不但是文学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也是文学艺术的审美愉悦性得以产生的要素。如果说,
艺术形象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形式,那么,思想和情感便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内容。人们对文艺的审美判断不
仅在于作品的形式美,还必然包含真伪的认识价值判断和善恶的精神价值判断虽然真和善的东西并不都表现为美,
但美是以真、善为前提的。假的和恶的东西则很难被人认为美假和恶只有被作家艺术家审美的光照揭露和鞭挞,
才能在艺术作品中转化为美。而真与善,只有通过美的艺术形象的表现才能格外感人,格外使人动心,使人受到春
雨润物般的熏陶和感染。这是文艺作品胜于、区别于纯思想性的哲学或伦理著作的所在。情真、意善、象美不仅需
要作者和受众对感性形象生动的感受,也需要作者和受众理性思考的判断。文艺作品除具有艺术性外,还具有思想
性,其原因正在这里。
(摘编自张炯《高度重视文艺的思想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艺的“风格就是人格”,所以一个作家的倾向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统一体,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
B. 在决定倾向之中,情感的作用远远超过思想的作用,可见文艺作品中“情感”比“思想”更为重要。
C. 音乐是音调节奏起伏变化的艺术,所表达的是情感,音调节奏起伏变化是和情感的起伏变化相对应的
D. 文艺是真、善、美的统一,善是以真、美为前提的,所以人们对文艺的审美判断不仅在于作品的形式美。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摘要:

高三语文试题第页共5页1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不但表现在文艺作品中如此,世界观的总倾向表现在一个文艺作家身上也是如此。它不是几句抽象的口号教条所能表现出的,要看他的具体的一言一行。一个作家总有一种倾向,这种倾向是他毕生生活经验、文化教养和时代风尚所形成的。它总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统一体,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文艺的“风格就是人格...

展开>> 收起<<
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共5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5 页 大小:550.39KB 格式:PDF 时间:2025-05-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