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七)语文

2025-05-17
0
0
95.8KB
11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4 届高三年级 TOP 二十名校调研考试七
语文
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
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国画笔墨的发展与创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历史发展,各画科创造出丰富的时尚样式,
创新层出不穷,但这些创新从来没有离开笔墨的核心价值。
每一个时代艺术风格的变迁或确立,都是由社会历史文化的合力所促成。清代石涛作为当时最具创造力
的山水画家,崇尚“笔墨当随时代”和“我自用我法”,被后世冠以“革新派”的称号。作为创新思想活跃
的绘画大师,石涛论画思想中屡见讲求创新的论述,如《苦瓜和尚画语录 ·变化章》云:“我自发我之肺腑,
揭我之须眉。”这确实有一反传统的气势,殊不知这一章的要旨却是“借古以开今”,强调“古”与“今”
的辩证关系。后来,无论傅抱石还是吴冠中,也深谙其中的理意,他们虽然都强调艺术的时代性,但在具体
实践中始终坚守中国画笔墨的核心价值。事实上,细读石涛绘画思想最主要载体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可
以明白石涛反对仿古摹古之风,但他从没有反叛过笔墨审美本体。石涛的艺术思想,更强调顺其自然、求真
求美,而非一味求新。
只追求新颖面目的创新往往难登大雅之堂。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六记载,唐代有个叫范阳山的
人擅长“水画”,挖池灌水后,将墨和颜色准备好,纵笔在水中涂画,两天后用绢拓出,“举出观之,古松
怪石,人物屋木,无不备也”。这种运用材料在水上形成的“偶然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带有明显的
“杂耍”意味。大理论家和大鉴藏家张彦远对此类艺术似乎并不以为然,他说:“……沾湿绡素,点缀轻粉 ,
纵口吹之,谓之吹云。此得天理,虽曰妙解,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由此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就有对特殊笔墨之法的尝试和运用,所谓“水画”“吹云”虽有一定妙趣,却非中国画“正体”。艺术的核
心审美在于典雅规范,岂能仅仅依赖于这些异形的方法而得以实现?
如今,中国画创新与发展面临的“选项”更多,审美视野和审美题材之广泛远超历史任何时期,随着东
西方艺术的全方位交流、网络的普及以及方兴未艾的AI 技术,中国画历经千百年形成的笔墨观念与技巧似乎
已不再是“必选项”,甚至在“创新”旗帜下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新面貌。随着绘画材料和传播媒介的扩展,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艺术“奇观”让人眼花缭乱,进而影响到了院校绘画教学以及绘画创作。对这些现象,我
们除了肯定其艺术热情外,并不认为其对“笔墨”价值有多少贡献。千百年来,中国画家、学人殚精竭虑架
*
构的笔墨“大厦”并不会因此而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改变。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有其十分规范而稳定的内在法则和外在形式,它既有绘画自身的特质,又有诗的性灵
和书法的美感,这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有观点认为笔墨会限制创新思维,甚至是求新求变的障碍,
我认为这是没有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画的发展,因此容易被各种审美乱象所迷惑。另外,这也是对笔墨价
值的理解不够充分,认为笔墨仅仅是古人画作中的既有符号和图式。
要从事中国画,就要严格遵循其中的规则约束,在画法和画格方面不断精进,探赜钩深,不是谁都可以
逸笔草草信手拈来,否则便失去艺术的难度。试问,没有挑战性的艺术又如何能产生吸引人的魅力?中国画
的笔墨境界和审美价值如烈马、如高山,需真正的勇士去驯服和攀登才能得其要妙。坚守中国画的笔墨核心
价值,就不能用所谓多元视角曲解中国画笔墨的价值。
(摘编自姜金军《中周画需要坚守笔墨核心价值》
材料二 20 世纪20 年代岭南画派开馆兴学,开启了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序曲。岭南画派以创新为宗旨 ,
认为中国画不该停留在模仿古人的阶段,反对“师以临摹教其徒,父以临摹教其子”的私塾式教育,推广新
式公学堂,普及新式的审美意识。岭南画派的几位创始人早年都曾留学日本。他们在研习日本绘画风格与特
性的同时,借鉴其特点开创了“新国画”,突破了“熟纸熟绢”和“全幅渲染”的局限,充分发挥笔墨意趣,
令人耳目一新。岭南画派的先行者们秉持开放兼容的心态,率先对笔墨的边界作出了拓展,在其后的发展过
程中,岭南画派也践行着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精神。
20 世纪50 年代对中国画的改造,让很多岭南画家走出书斋,在自然中对景写生,从而对传统笔墨有了
新的理解。这一时期,岭南画派的大多数作品都呈现出实验性的特征,例如在传统的山林丘壑中加入现代性
的建筑,虽然显得有些不自然,但体现出画家们敢于变革的精神。在广州美术学院执教的关山月与黎雄才两
位先生深入生活,收集了大量素材,画出了许多鲜活而富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从关山月的《山村跃进
图》与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先生早已完成了笔墨当随时代的思想蝶变与技术转换,景
物之间的构建搭配显得极其融洽,传统中国画的形象模式在他们的笔下具有了时代的样态。此时广州美术学
院中国画系的教学,同样关注笔墨的传承与变革。可以说,对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固守已不再是岭南画派的教
学理念。
随着 20 世纪80 年代西方艺术思潮与绘画观念的涌入,中国画的笔墨样态发生了更大的改变。岭南画家
们广泛汲取不同种类的艺术营养以发展自身的创作,各种实验性的观念进入中国画领域。这时期出现的城市
水墨、实验水墨等,都将笔墨的维度再一次从具体的形象向意象或抽象方面拓展。中国画家在笔墨中融入现
代思想、观念、情感、审美等,使笔墨向材料、色彩、形式、构成、精神内蕴等维度展开,实现笔墨传承与
时代表达的统一。
(摘编自刘文东 陈川 李琳《突破笔墨边界 寻找更多可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画笔墨的发展与创新,但二者的出发点和目的并不相同
B.材料一引用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中的话,是为了论证绘画要体现出反传统的气势。
C.材料二认为,岭南派画家敢于变革,某些作品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具有实验性特征。
D.材料二指出,岭南画派广泛吸取不同艺术的营养,将笔墨维度再次从具象拓展到抽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艺术的核心审美要求典雅规范,任何以追求新颖为目的的创新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
B.当下审美视野和审美题材过于广泛,这一弊端促使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奇观”大量产生。
C.不遵循中国画的规则约束,不在技法上钻研精进,会使艺术失去难度并无法产生吸引力。
D.以创新为宗旨的岭南画派反对模仿古人,普及新式审美意识,因而能充分发挥笔墨意趣。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倒数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黄公望:用描处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
B.郭熙:笔与墨,人之浅近事……此亦非难,近取诸书法,正与此类也。
C.恽南田: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潇洒风流谓之韵,尽变穷奇谓之趣。
D.布颜图:盖笔即精工,墨即焕彩,而境界无情,何以畅观者之怀?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4分)。
答: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笔墨当随时代”,但其作用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两个青蛙灶
萧红
楼上的声音从窗洞飘落下来了。
“让我们都来看吧,秦铮又回来了,又是同平野一道……”
秋雨过后,天色变作深蓝,静悄的那边就是校园的林丛。校园像幅画似的,绘着小堆小堆的黄花;地平
线以上,是些散散乱乱的枝柯,在晚风里取暖;拥挤着的树叶上,跳跃着金光。
秦铮提篮里的青蛙,跳到地面,平野在阳光里笑着,惊惧的肩头缩动着,把青蛙装进篮里。
裙襟被拆卷一下,秦铮坐在水池旁愉快着,她的眼睛向平野羞涩地笑,别离使她羞涩了。
平野和她的肩头相依,但只是坐着,他躲避着热情似的坐着。一种初会的喜悦常常是变做悲哀的箭,连
贯地穿了两颗心,水珠在树叶上闪起金光,滚动着,风来了,水珠落了。也和水珠一样,秦铮的眼泪落了,
落到平野的衣襟上、手上、唇上,这情人的泪,水银似的在平野的灵魂里滚转。
平野觉得自己的生命这算是第一次有了意义。
“不要哭啊……”
楼上的声响震着玻璃窗时,秦铮扭动她的肩头,但不看上去,她知道这又是她的妹妹秦华在作怪。
提篮里的青蛙要去寻水,粗糙地呼吸着。
秦铮从来爱玩小孩子的事,从乡间回来特地带回两个青蛙,现在青蛙是放在水池里了。晚天染着紫色红
色的颜料,各自划分着,划分得不清晰了,越加模糊下去。
“这次我到乡下去,受罪极了,猩红热,虎列拉,……各样的传染病都有。只有传染病,没有医生,患病
者只有死。——在这样的世界上,我也真希望死了。因为你,我死的希望破碎了。你不是常说吗?想要死的
人,那是自私,或是个人主义的变态。”
平野吻了她手一下,并且问:“那里工作怎样?”
平野又像恢复了自己似的,人像又涌上他的心来,他不再觉得自己是在喊口号了。他们的声音低下来,
暗下来,和苍茫的暮色一样,苍茫下去。
南楼宿舍睡在夜里了,北楼也睡在夜里,久别的情绪苍白着,不可顿挫地强硬起来,纠缠起来。
*
摘要:
展开>>
收起<<
24届高三年级TOP二十名校调研考试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画笔墨的发展与创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历史发展,各画科创造出丰富的时尚样式,创新层出不穷,...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1 页
大小:95.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