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第3课时 名著梳理与整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过教材(统编版)
2025-05-16
0
0
65.3KB
1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八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 名著梳理与整合
01 基础梳理与整合
一、《红星照耀中国》
1.名著梳理。
(1)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 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世界著名记者。于 1928 年来华,曾任欧美几
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 年 4 月到 1935 年 6 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 年 6
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2)内容概要
《红星照耀中国》(
RED STAR OVER CHINA
)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
名著,也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
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地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
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全书共 12 篇,主要内容包括:①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②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作者通过与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
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准确、生动、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人物分析
① 毛泽东
质朴纯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
爱军爱民的人。
斯诺终于见到了毛泽东,介绍了很多他了解到的毛泽东的事迹,包括他的传奇,他的妻子,他的影响
力,平时的生活包括日常的伙食等等,特别说明了他的性格:复杂、有趣、天生精明、精力过人、自尊心
极强。接着介绍了毛泽东对一些国际人物的看法,包括麦克唐纳、罗斯福。还有他的学习:关于印度,关
于哲学,关于宗教观等等。接下来斯诺介绍了共产党的基本论点:对外不实行反帝政策,对内不实行土地
革命,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然后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基本政策:抵抗日本帝国
主义,并与毛泽东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② 周恩来
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从他为斯诺作的行程规划中可以看
出,他细心热情,善于计划。
周恩来欢迎斯诺的到来,给予了斯诺自由活动的诚意,并且亲自替他起草了一个旅程,其中开列着为
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斯诺还回顾了周恩来走上革命的历程:早年求学经历、参加学生运动、出国留学、发动国民革命、组
织工人罢工、组织广州公社、转入地下活动,九死一生到达陕北的红色新根据地。在与周恩来的接触中,
斯诺渐渐发觉,这位参加并组织过多起革命起义、书生出生的造反者并不是一个狂热分子,而是一位头脑
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的人。
③ 贺龙
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急躁而又谦虚。在前往保安的路上,斯诺听一个红
军指挥员李长林介绍了贺龙的革命经历。贺龙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贺龙
在 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
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
贺龙还带领红军长征过雪山,与朱德会师。
④ 刘志丹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
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书中记述了刘志丹的早期经历,如何建立了陕北红军以及如何被冤枉的,从
中可以看出刘志丹嫉恶如仇的性格和较为激进的革命路线。
⑤ 徐特立
富有革命理想,面对开展教育的各种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想方设法提高苏区的教育水平,徐老师的精
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⑥彭德怀
他是个率直爽朗,愉快爱笑,富有才智,善于驰骋,吃苦耐劳,精力过人,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红
军领导。
斯诺记述了他对彭德怀将军的印象,包括他的生平,他直截了当的作风,还有他迟睡早起,喜欢孩子,
关心同志,如何阅读共产主义的读物,如何参加党的工作,对游击战如何高度重视等等。
⑦朱德
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的红军将领。
书中叙述了朱德同志的事迹,包括他对红军的杰出领导,他夫人的情况,他对部下的爱护,天性极端
温和又十分负责任,喜欢读书,然后是朱德的一些早年经历以及如何参加革命工作,以及他与毛泽东的合
作。朱、毛的联合不是相互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他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
布命令。
(4)写作特色
① 真实的记录事实的真相。在斯诺的新闻报道中,他向来对真实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在斯诺看来,
真实的记录新闻比起其他因素在新闻报道中更加的重要。在写《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之初,斯诺初到陕
甘宁边区,周恩来给他安排了一个为期92 天的采访日程,斯诺对如此漫长的日程颇为不解:“那里究竟有
什么可以看呢?难道红区有这样辽阔吗?我嘴里没有作声,但是心里对这旅程是有保留的。”可是踏上了
这段旅程后,斯诺竟马不停蹄地奔波了四个月之久。他采访了延安等许多抗日根据地,在这里斯诺对每一
个细节都进行了核对,以求获得新闻第一手资料。
②故事性的写作风格。在斯诺的文章中常常是故事情节十分的突出。斯诺的写作有这样一个大的亮点:
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关注事件背后的个人魅力。他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细微观察和精巧描述,把
本来难免写得枯燥呆板的红区的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也变得让读者感到亲切生动起来。人物
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栩栩如生,非常有趣。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③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
2.基础小练。
(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1936 年,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写成了《红星照耀中
国》。
B.红星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
照耀全中国。
C.“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
是朱德。
D.《红星照耀中国》特写了“强渡大黄河”和“过大草地”两个重要事件。
(2)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
加·斯诺。
B.《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
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
作品的典范。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3)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
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
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八一三事
变”。
C.《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
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D.《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
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4)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红星照耀中国》是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
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C.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部作品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
D.毛泽东、周恩来和蒋介石是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5)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中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C.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D.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6)下列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
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B.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
作品的典范。
D.《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我开始担心他会不会真的把我当作带领那些民团的头子。我刚从白党——他们如果在无人地带捉住了
我,一定会叫我是赤党——那里逃身出来,仅仅是为了要给赤党抓住叫我是白党吗?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
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 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
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
我一边和 A 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
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
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
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
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
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
我暗自想,A 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
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①《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②选文中的 A 是谁?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是什么?
③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什么?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说说为什么红星能够照耀中国呢?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标签: #备战
摘要:
展开>>
收起<<
八年级上册第三课时名著梳理与整合01基础梳理与整合一、《红星照耀中国》1.名著梳理。(1)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世界著名记者。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2)内容概要《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也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8 页
大小:65.3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6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