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三课时 名著梳理与整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大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
2025-05-16
0
0
54.28K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七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 名著梳理与整合
01 基础梳理与整合
一、《朝花夕拾》
1.名著梳理。
(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
学的奠基人。
(2)内容概要:《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
的文字,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共收入十篇散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写
于 1926 年 6 月至 11 月间。《朝花夕拾》题目的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
抄出来的意思。原题目是《旧事重提》。
(3)主要作品分析
①《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
是尽情地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嗥叫,
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
“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选取了“猫”这样一个
动物,回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
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②《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
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
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③《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
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
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
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现状。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
了尖锐的抨击。
④《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这篇文章记叙
了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挠,表现了父
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通过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
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
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⑤《无常》:无常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
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
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
慰。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
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
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的“我”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
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
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⑦《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
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
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⑧《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
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
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
的强烈欲望。
⑨《藤野先生》: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受日本学生歧视、侮
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
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
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⑩《范爱农》:叙述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
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
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4)写作特色
①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
声绘色,令人神往。
② 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
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
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
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③ 常摄取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
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有人情味的特
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④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又称“双关”。表面上很冷静地
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
《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的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却处处蕴
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又例如在《藤野先生》中,作者用了“标致”来讽刺清国留学生
的丑态;用“精通时事”来讽刺清国留学生所“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些无聊的事;用“爱
国青年”来反讽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用
“何尝”来加强反语的语气从而加强肯定等等。
⑤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
的反感和批判;《无常》中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
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通过描写作者对小隐鼠的
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基础小练。
(1)对名著《朝花夕拾》的描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创作于 1926 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
提》,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B.《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
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C.《朝花夕拾》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全书由《小引》《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
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 部分组成。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描写作者从儿童时期接受启蒙教育,到南京
求学,去日本留学三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作者对旧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感性
的认识。
(2)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共有十篇散文。通过阅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
了解到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
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C.《琐记》中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
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D.作者回忆年少读了《二十四孝图》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效仿的故事”,如“老莱娱
亲”“郭巨埋儿”之类,而有的故事则有些可疑。
(3)在图书馆,新生小玲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
一项是(••)。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
判,值得一读。
B.《琐记》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
“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这也体现了鲁迅先生的责任和良知。
C.这书就是一幅人物画卷,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有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还有正
直倔强的范爱农……
D.我最喜欢这本书里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文章,讲述了鲁迅先生在百草园玩耍和
在三味书屋求学的故事,富有情趣。
(4)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清算猫的罪行,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
的人,表达了对这类人“慢慢地折磨弱者”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
B.《二十四孝图》中,作者通过回忆书中的故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其中
最使作者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卧冰求鲤”两个故事。
C.《无常》中“无常”这个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原因是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
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求真理的足迹。
(5)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早上的花晚上来捡,意指作者
在晚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B.《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
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C.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的种种表现,揭露了这些人巫医不
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出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6)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材料一: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
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
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材料二: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
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
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
道:“读书!”
摘要:
展开>>
收起<<
七年级上册第三课时名著梳理与整合01基础梳理与整合一、《朝花夕拾》1.名著梳理。(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2)内容概要:《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共收入十篇散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朝花夕拾》题目的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原题目是《旧事重提》。(3)主要作品分析①《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地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54.2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6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