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阂(七年级上) 答案版
2025-05-16
0
0
397.59KB
24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阂(七年级上)
备考策略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 1926 年创作的 10 篇回忆性散文。作
为“回忆的记事”,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
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 7 篇反映鲁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
后 3 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
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本书为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
和心路历程,同时也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场景,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那些不合理现象的存在,流露出青年知识分子对旧中国命运的担忧,并表现了他们克服
困难,努力寻找光明之路的历程。这些篇章,将回忆与现实融合在一起,文笔深沉隽永,
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关注,对于研究鲁迅的早期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中
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
复习要点:
1.准确识记有关鲁迅和《朝花夕拾》的文学常识。
2.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鲁迅的创作思想。
3.能够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归纳总结鲁迅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
4.能概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情节,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并由此对人生、
社会有新的感悟。
5.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鉴赏鲁迅散文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
山,后改字豫才。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文章改变国民精
神。1909 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
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 月,首次
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
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
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 — 1926 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坟》《热风》《彷徨》等文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1926
年8 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 年
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愤而辞去
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
自1930 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
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1936 年初“左”联解散后,积
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 年 10 月19 日病逝于上海。
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作于 1926 年 2 月至 11 月,共10 篇。前 5篇写于北京,后 5篇写于厦
门,这些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1926 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在“三一八”惨案
之前,鲁迅支持“女师大风潮”,和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现代评论派”
展开了毫不妥协的斗争。1926 年 2 月21 日,写下《狗·猫·鼠》一文,回击“现代评
论派”。这段时间,鲁迅还创作了《阿长与<山海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
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1926 年“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着颠沛流离的
生活,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其间写下了《<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无常》三篇散文。1926 年 9 月鲁迅接受厦门大学的邀请,南下教书,但他很快发现厦
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鲁迅不愿意想到目前,
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
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5篇散文。
主题概述
《朝花夕拾》以 10 篇散文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
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
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鲜明态度。
1.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具有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如
《<二十四孝图>》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丑恶和残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五猖会》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压制和摧
残。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2.表现对亲友和师长的崇敬、怀念之情。作者通过对青少年时期生活片段的回忆,记叙
他所接触到的一些人物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
先生、范爱农等,赞颂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表达出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3.揭露思想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文人的本质。在《狗·猫·鼠》中,作者将猫当作思想
文化战线上的资产阶级文人,无情地揭露了他们在弱者面前阴毒凶残的本性。在《无
常》中,作者将受到“下等人”喜爱的“活无常”与所谓高人一等的“正人君子”进行
对比,指出“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们“只能骗鸟”,“公正的裁判是在阴
间!”
人物简析
1.长妈妈
外貌素描:生得黄胖而矮。
人物简介:鲁迅儿时的保姆。她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
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她身上不无缺点,
但在鲁迅笔下,她的缺点也是令人喜爱的。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性格特征: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善良、真诚、无知、淳朴、热爱并关心孩子。
2.藤野先生
外貌素描: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人物简介: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学习时的解剖学老师。是一位辛勤治学、具有诲人不倦
精神的医学教授。他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
生的一视同仁,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的君
子风范。
性格特征: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民族偏见。
3.范爱农
外貌素描: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穿着很旧的
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人物简介:鲁迅的朋友,与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相识。回国后,一直受到轻视、排斥和伤
害,“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坦率、正直,有
一颗爱国心,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的内心是痛
苦、悲凉的,于是经常借酒消愁,最后死于非命,鲁迅疑心他是自杀。
性格特征:为人孤傲、正直、倔强,进步却不合时宜,不满社会黑暗,追求革命。
4.衍太太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一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她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
母亲的首饰变卖。看孩子们打旋子,站脚助威地喊着加油,有小孩子跌倒,她还和人家
的母亲说:“我不要他们玩,你看摔了吧!”
5.寿镜吾
鲁迅的启蒙老师。他方正、质朴、博学,关爱学生,严而不厉,当学生惹他生气时,
他有戒尺,但不常用;也可以让学生罚跪,也不常用。但他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拒
绝学生的提问,泯灭他们的求知欲,不自觉地为旧制度效劳,是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
者。
6.陈莲河
绍兴城的“名医”,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拿药引作为诈骗手段,肆意敲诈。
开的药看似神丹妙药,其实是故弄玄虚,对病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
来还是白忙活一场,骗术败露后便溜之大吉。
7.无常
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爽直公正,很有人情味。去勾魂
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
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8.父亲
“我”在百草园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父亲却将“我”送入严苛的私塾读书,“我”
急切地想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拦住“我”,让“我”背诵晦涩难懂的诗文《鉴略》。
父亲虽然爱“我”,却认为读书一科举一做官才是人生唯一正确的道路,而完全不了解
孩子的心理,甚至抑制孩子爱玩的天性。
艺术手法
记叙、描写、抒情和议
论
有机融为一体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
色,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杂文笔法”
(即对现实的议论)
如在《狗·猫·鼠》中,既有作者对童年时小隐鼠的深情回忆,
又有对祖母讲述民间故事的生
动记叙,同时揭露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
真实面目。
擅长摄取生活中的细
节,
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
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以小见大识分子,入木三分。
反讽手法
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
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对比手法
如在《五猖会》中,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
教育的反感和批判;在《无常》中,通过“鬼”和“人”的对
比,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面目;在《狗·猫·鼠》
中,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对比。
阅读方法
一、正确认识经典阅读
怎样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呢?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经典阅读。
读经典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虽然它
所反映的生活画面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文中对童年生活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
越时空的魅力。鲁迅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
其中有快乐,有迷惘,有疑惑,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这会丰富我们每个人
对童年的体验。在我们阅读作品时,可以带着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去读,在
书中寻找自己童年的影子,从而获取整体感受。
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经典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社会人生,
具有长远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
至今还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读经典作品,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与大师们对话。鲁迅的作品在当代中国,
就像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英国,普希金的作品在俄罗斯,已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象征。
读鲁迅,会比读当下流行的那些书籍有更多的收获。想一想,是不是鲁迅创造了“朝花
夕拾”这个词语,才有了“朝花夕拾杯中酒”(《中华民谣》)这样的句子呢?
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从而涵养性情,启迪人生。阅读遇
到障碍时,可以查阅作者的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了解作者作品的一些情况;或者观看
相关的影视作品,还要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
二、熟练掌握读书方法
1.浏览:首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自主地、没有很强目的性地快速阅读整本书。对该书的
作者、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大小标题等内容有选择地阅读。
2.略读:用 5 天时间,将全书快速阅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主要完成对文章大意的把
握。默读是略读的一种方法,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有利于较快把握文章大意。试着采
摘要:
展开>>
收起<<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阂(七年级上)备考策略《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作为“回忆的记事”,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7篇反映鲁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3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本书为鲁迅唯一一部散文...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4 页
大小:397.5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6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