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6 线索类题型(答题模板)(解析版)
2025-05-14
0
0
2.25MB
2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题型 06 线索类题型
题型概述|模板构建|真题试炼
考什么
(题型特点)
怎么考
(考查方向)
问什么
(常见设问形式)
线索类试题从难度上来
说属于中档题,一般设
题表述简洁明了,试题
中有“线索”“作用”
“情感变化”等术语,
是语文阅读理解的“敲
门砖”。
线索类题型主要有两个考查
方向,一是对线索的理解与
概括,二是线索的作用。以
此来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
内容、主题的理解。这种题
型主要运用于文学作品的阅
读中。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小说中××(物品、人物或情节)有
什么作用?
3.文章多次写到××,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模|板|构|建
描述方向 答题要素 答题术语
线索
种类 时间、地点(人物行踪)、人物、事件(事情发展)、情
感变化
作用 情节
跌宕曲折,一波三折,推动情节发展,情节集中、紧凑
识中考 ·题型概述
善总结 ·模板构建
模板 01 线索及其作用
结构 脉络清晰,前后呼应,结构紧凑、巧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人物 突出形象, 形象更丰满、更突出、更鲜明
主题 主题更突出,更充分,更集中,精神内涵
『典型问答』
(2022·山东菏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
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
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在村子起伏的版图上,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
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长方形的就叫长条丘,荷叶状的叫荷叶丘,碟
子状的干脆叫碟子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在昌蒲洼的田就叫昌蒲丘,
在尖子山脚的就是尖子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如此等等,不一而
足。
③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④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面积也不小,足有五亩三分,这
样的大田在小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
“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
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
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
搬不走你的田。
⑤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⑥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这次爷爷没那么幸运了,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
爷爷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其实,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即便身体再健康,也种不动长丰大丘了。可他还
是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总不忘和槐三爷唠叨几句,无非是让他提醒一下新初,田里要放水了,
田里要治虫了,田里又要薅草了。有次新初随口回了一句:“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的闲心喽。现在种田
也有新法子了呢。”把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地里。
⑦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
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
任其杂草丛生。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
⑧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
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
⑨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说要来县城家里拜访。
原来新初回到了村里老家,他不想再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来好好种田。田种少了也没意思,他要种更多的
田,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忙不迭地连连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
你要是能种,怎么不好呢?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
管种好。”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乡里面鼓励的
举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
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
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⑩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
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四方丘、枫叶……像久别后的重逢,
如数家珍。
⑪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长丰大丘里浮起的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
让他们一番惊喜。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的清香。
(《人民日报)2022 年 05 月 19 日,有改动)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答案】以时间为线索,儿时,长丰大丘与椿树塘的稻田里有黑油油的泥,塘里有水;家人向往、喜
爱。上世纪 90 年代起,稻田里杂草丛生,塘里堆满淤泥,塘堤破旧,家人哀叹、惋惜。接到新初电话时,
政府有新举措,稻田地用机械化耕作,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家人高兴、欣喜。周末回家时,稻田里浮起新
绿,家人惊喜、激动。
(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解真题 ·思维剖析
听雨
王继怀
①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我的思绪又
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
②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小溪里的水涨
了,村子里池塘满了。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
芳,令人心旷神怡。
③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份惬意。母亲
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
④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
情的雨声。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椽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
着雨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闭上眼睛,静静
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
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
里雨的气息……
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
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句;南宋词人竹山先生用听
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
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
⑥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这位华侨是我的同乡,他得知我
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二十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
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思乡之情却愈来愈浓,只要有家乡人来马德里,他知道了都会来见一见,聊一聊。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
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
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
那段难忘的时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
⑦在繁华的都市,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推开窗,听着雨声,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
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1.简要概述文章③至⑥段作者想起了哪些和“雨”有关的故事,完成下表。
段落 主要内容概括
③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
④
⑤
⑥
2.第③段中“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答。
3.第⑤段中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关于听雨的佳句,有何作用?
4.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动词的妙处。
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
续,时高时低。
5.【线索类题型】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路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线索和作者情感。
本文以“听雨”为线索,记叙了“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我’在檐下看雨听
雨,感受山中雨的气息;古代文人听雨写下名篇佳句;一位华侨录制家乡雨声并时常聆听”四件往事,
“听雨”贯穿全文始终。结合第⑦段“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
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可知,“听雨”表达了作者对山村听雨的喜爱,寄托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题
文章以“听雨”为线索,“听雨”贯穿全文始终,在描写与叙述中,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其他题答案】1.“我”在檐下看雨听雨,感受山中雨的气息。 古代文人听雨写下名篇佳句
一位华侨录制家乡雨声并时常聆听。 2.母亲发现“我”赤脚光头在雨中田野里漫步,“必教育我一
番”,但“我”再遇微风细雨,会“依然如故”,是因为“我”对家乡的雨的痴迷和喜爱,非常享受雨中
的这份惬意。 3.第⑤段中引用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关于听雨的佳句,写出了雨的诗意与灵性,
摘要:
展开>>
收起<<
题型06线索类题型题型概述|模板构建|真题试炼考什么(题型特点)怎么考(考查方向)问什么(常见设问形式)线索类试题从难度上来说属于中档题,一般设题表述简洁明了,试题中有“线索”“作用”“情感变化”等术语,是语文阅读理解的“敲门砖”。线索类题型主要有两个考查方向,一是对线索的理解与概括,二是线索的作用。以此来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内容、主题的理解。这种题型主要运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小说中××(物品、人物或情节)有什么作用?3.文章多次写到××,有什么作用?4.文章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模|板|构|建描述方向答题要素答题术语线索种类时间、地点(人...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9 页
大小:2.25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