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10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巧满分范文20篇)(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114.54KB
3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重难点 10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法)
从 2023 年中考看作文命题趋势。
1.全命题作文独占鳌头
全命题作文,作为传统四大命题形式之一,在近年迎来高潮,从统计数据来看,命题作文占比最大。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示语+题目,如 2023 年北京市作文题:
在课文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树,见证岁月,寄托情
感,象征精神。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
风采。
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 600-800 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
名或师生姓名。
这种形式的命题在全命题作文中占主导地位,但“裸题”命题形式在 2023 年依然较多出现,比如广东
中考题“这一次,我全力以赴”、云南中考题“劳动的遐想”、湖南株州中考题“以和为贵”、新疆中考
题“我和你”……
2.半命题作文基本稳定
2023 年,半命题作文所占比重与往年基本持平,保持在稳定水平。半命题作文补题形式多样,有前补
式命题,如山东东营中考题“› 最有眼光”、四川泸州中考题“› ,我初中生活的关键词”、湖北
荆州中考题“› 的故事”;也有后补式命题,如山东淄博中考题“你还欠› ”、江苏南通中考题
“行走间,我发现了› ”、湖南株洲中考题“如果› ”;还有中补式命题,如河南中考题“喊
出› 的名字”、云南中考题“留住› 的味道”、江苏宿迁中考题“那一次,我与› 深深共鸣”
……从整体来看,后补式命题和中补式命题较多一些。
3.材料作文常中见新
与前两年相比,材料作文占比提升相当明显。一方面是为了与高考对接,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在中考作
文的题的“江湖地位”很稳固。
2023 年安徽、天津、重庆等众多省市考查材作文,有的地市给出一则材料让考生写作,有的地市给出
多则材料,让考生自选话题创作。
从根据材料任意提炼写作的关键词,到抓住材料的中心立意,再到话题、命题作文前面的材料引入,
无不丰富着材料命题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给出情景的材料作文明显增多,比如天津中等题关于“交往”的材料,重庆 A
卷中考题有关“小小选书师”的材料,浙江丽水卷中考题所提供的“朱贞元老人与图书馆”的材料……
从中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命题形式趋近于高考,这一趋势以后可能会继续扩大,值得关注。
4.话题作文生命力强
话题作文在 2021 年达到顶峰,此后呈减少趋势,虽然近年话题作文比重有所回落,但仍然不可忽视,
比如河北卷围绕“守常”这一话题作文,浙江宁波以“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为话题作文,湖北襄阳卷
以“结论”为话题作文,江苏盐城以“善良撑起一片天”为话题作文……这也显示话题作文非常顽强的生
命力。
5.大小作文组合趋稳
山西、江苏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湖南长沙等多个考区近年来一直坚持这种“微写作 +大作文”的
组合方式,大小作文组合的形式,整体上趋稳,呈现出对接高考和教材的特点。
在命题多样化的背景下,选题作文占了一定的比重。2023 年中考选题作文组合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多数考区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之间选择两两组合。
有的考区出现了两个题目是一种类型的情况,有的考区出现了三选一的情况,有的考区甚至出现了看
似一道题实质上三道题的情况,如山西中考题:
今年春节期间,一部电影、一首宋词、一个词牌名,令不少国人荡气回肠,那就是《满江红》。意蕴
悠远的词牌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珍珠。即使不谈词调,不言平仄,仅其字面义也别具美感,引人
遐思。“少年游”或许是一次意气风发的游历;“相见欢”可能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相逢;“定风波”的背
后需要多大的努力、何等的智慧……
你尝试过用词牌名做题目写作的体验吗?请从以下的词牌名中,任选一个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题目一:相见欢题目二:定风波 题目三:少年游
写作提示: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 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要求考生在三个题目中选一个进行写作,新颖别致。
考点一、中考作文的审题方法
1.抓关键句法
抓关键句,指的是在夹叙夹议的材料内容中重点关注带有总结性、议论性的语句。如 2023 年湖北
武汉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妈妈爱小伟,竭尽全力为小伟付出一切。
爸爸说:“小伟呀,妈妈这么爱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妈妈啊!”
小伟默默低下了头。
妈妈连忙说:“小伟,妈妈为你付出的一切,都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并不是为了要你回报我 ,
妈妈愿意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尽好妈妈的责任。”
小伟仰起头,粲然一笑:“妈妈,你真好!我一定会让你为我骄傲的!”
是啊,爱不是索求,爱是尽责。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此,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
家庭里的爱如此,社会中的爱也是如此。
尽责的爱,往往会带来更多的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
化名代替。
材料中“爱不是索求,爱是尽责”“尽责的爱,往往能带来更多的爱”这两句位于记叙部分之后 ,
既带有总结性质,前一句表述“爱”的性质,后一句进一步表述“爱”的意义,又带有议论色彩,是
材料的观点句。考生可围绕着“尽责的爱”这一主旨构思行文。
2.添枝加叶法
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只给我们一个词或是词组、短句,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增加
审题难度,或者使用半命题题目,要求学生补充题目进行作文。这类题目的目的是以此考察学生思维的敏
捷性和深度。审题时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这种方法
就是添枝加叶法。它适用于较宽泛性的标题。
例:作文“爱,盛开在春日”,可以在前面添加修饰词,如“妈妈的爱,盛开在春日”“老师的爱,
盛开在春日”“陌生人的爱,盛开在春日”等;也可以在后面添加相关元素,如“爱,盛开在春日的池塘
里”“爱,盛开在春日的郊游时”“爱,盛开在春日的骄阳下”等。
3.提炼中心法
提炼中心,即在准确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选择合适的立意。如
以 2023 年重庆 A 卷:
阅读下面丰子恺的小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要求:①不少于500 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③不得抄袭。
材料中“你若爱”“若感恩”“若成长”,都是正面的个人选择,自然会给自身带来积极的影响 。
“你若恨”是负面的个人选择,自然会给自身带来消极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不是世界选择了你,
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材料的中心思想,即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用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为人处
事,成就自我。
4.求同存异法
求同存异,指的是面对多材料的作文类型时,需比较材料之间的异同,进而归纳总结中心思想。
如 2023 年山东滨州卷: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
——许渊冲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汪国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和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
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内容充实具体。③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 字。
⑤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请以“××”代替。
第一则材料表述“要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值得”,第二则材料表述“人与人之间和谐温暖的关系,
为人应常怀感恩之心”,两则材料的中心并不一致,此时应考虑“异中求同”,人只有常怀爱人之心 、
奉献之心、感恩之心,生命中的每一天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值得回忆的。
考点二、应试作文的立意方法
立意,“立”就是“确定”的意思;“意”就是意图、目的。“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这
是写作前的酝酿和思考过程。任何艺术作品在创作之前,作者都要“立意”,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这个
“意”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感悟、思考、体验。清代文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千古文章意在先。”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统帅,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同
时,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
中考作文立意的要求:
1.立意要切题,健康积极。
通常将“切合题意”作为中考作文的重要评判标准,“切合题意”指的是作文在整体上围绕主题,行
文十分符合题意。写作文在立意上首先要非常切合题目的要求。不能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
能和奠基作用。
作文的目的也恰恰体现这一立德树人的目标。写作文要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赞美生活中美好的人与事,赞美可贵的精神,同时激励人们不断向上。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传
递健康积极的主题。带给人以积极的启发与思考。
2.立意要深刻,引人思考
同样的题材,如果文章的立意不同,则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如同样是写母亲的文章,朱德同志的《回
忆我的母亲》一文为什么会引发那么多读者的喜爱呢?这和他深刻的立意密不可分。
文章饱含深情地回忆了母亲的往事,热情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结尾时作者把对母亲怀念的深厚情感,
推广到对天下劳动人民的热爱,这是何等宽广的胸襟,而且表达了坚定的决心,尽忠于革命事业的决心,
升华了主题,使文章立意更深刻。
写作文的过程中,想要表达的中心更深刻,需要多加考虑,多比较比较,在别人都想到的基础上,再
往前多看一步,深挖材料背后的深层含义。使立意更深刻。
3.立意要高远,新颖独到
鲁迅先生曾告诫文学青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从小处切入,表达对事物的独到的见解。
可以选取比较小的角度去描述小的事情,描写小的场景,但一滴水足以见太阳的光辉,有时小处往往
表达的是深刻的思想意义。所以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高远的主题。
还可以展开联想,由实到虚来写。从眼前实实在在的自然的事物展开联想,联想其优良品质,比如荷
花,会联想到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比如说竹子,会通过它的外在,从而联想到它谦虚正直的品质,从而赋予物更深刻的内涵。
曾看过这样的同题作文《难忘的第一次》写的都是暑假外出打工,叙述的同样曲折生动。
一篇文章是这样结尾的,当我手里手里攥着刚领到的几张百元大钞时,心头一阵狂喜,我还没拿过这
么多钱,这下可够我花一阵子的了。这个结尾就没有深刻揭示材料本身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另一篇是这样结尾的:我手里攥着刚领到的工钱,尽管只有几张,可我却感到沉甸甸的,这是我一个
假期的血汗换来的,现在我才深深体会到了爸爸妈妈挣钱供我读书是多不容易啊!
我为自己昔日大手大脚地花钱而感到深深的惭愧,但同时我的心里也涌出了一份自豪与欣喜,艰苦的
劳动锻炼了我的体魄和意志,我长大了。
这样的结尾可以说画龙点睛,体验很深刻,情趣特健康,升华了主题,也激活了全篇。
中考作文立意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化大为小法
也就是说,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选择一个小的切入口,将一个
“大”的作文范围化为一个比较“小”的作文范围,从小处着手来写。
现在出现在中考考场上的作文,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来讲,写作内容都
摘要:
展开>>
收起<<
重难点10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法)从2023年中考看作文命题趋势。1.全命题作文独占鳌头全命题作文,作为传统四大命题形式之一,在近年迎来高潮,从统计数据来看,命题作文占比最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示语+题目,如2023年北京市作文题:在课文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树,见证岁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风采。 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这...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38 页
大小:114.5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