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11 作文的选材构思(二考点四题型十技巧满分范文20篇)(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1.16MB
42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重难点 11 作文选材与布局谋篇(二考点四题型十一技巧)
从 2023 年中考看作文命题趋势。
1.全命题作文独占鳌头
全命题作文,作为传统四大命题形式之一,在近年迎来高潮,从统计数据来看,命题作文占比最大。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示语+题目,如 2023 年北京市作文题:
在课文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树,见证岁月,寄托情
感,象征精神。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
风采。
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 600-800 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
名或师生姓名。
这种形式的命题在全命题作文中占主导地位,但“裸题”命题形式在 2023 年依然较多出现,比如广东
中考题“这一次,我全力以赴”、云南中考题“劳动的遐想”、湖南株州中考题“以和为贵”、新疆中考
题“我和你”……
2.半命题作文基本稳定
2023 年,半命题作文所占比重与往年基本持平,保持在稳定水平。半命题作文补题形式多样,有前补
式命题,如山东东营中考题“ž 最有眼光”、四川泸州中考题“ž ,我初中生活的关键词”、湖北
荆州中考题“ž 的故事”;也有后补式命题,如山东淄博中考题“你还欠ž ”、江苏南通中考题
“行走间,我发现了ž ”、湖南株洲中考题“如果ž ”;还有中补式命题,如河南中考题“喊
出ž 的名字”、云南中考题“留住ž 的味道”、江苏宿迁中考题“那一次,我与ž 深深共鸣”
……从整体来看,后补式命题和中补式命题较多一些。
3.材料作文常中见新
与前两年相比,材料作文占比提升相当明显。一方面是为了与高考对接,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在中考作
文的题的“江湖地位”很稳固。
2023 年安徽、天津、重庆等众多省市考查材作文,有的地市给出一则材料让考生写作,有的地市给出
多则材料,让考生自选话题创作。
从根据材料任意提炼写作的关键词,到抓住材料的中心立意,再到话题、命题作文前面的材料引入,
无不丰富着材料命题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给出情景的材料作文明显增多,比如天津中等题关于“交往”的材料,重庆 A
卷中考题有关“小小选书师”的材料,浙江丽水卷中考题所提供的“朱贞元老人与图书馆”的材料……
从中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命题形式趋近于高考,这一趋势以后可能会继续扩大,值得关注。
4.话题作文生命力强
话题作文在 2021 年达到顶峰,此后呈减少趋势,虽然近年话题作文比重有所回落,但仍然不可忽视,
比如河北卷围绕“守常”这一话题作文,浙江宁波以“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为话题作文,湖北襄阳卷
以“结论”为话题作文,江苏盐城以“善良撑起一片天”为话题作文……这也显示话题作文非常顽强的生
命力。
5.大小作文组合趋稳
山西、江苏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湖南长沙等多个考区近年来一直坚持这种“微写作 +大作文”的
组合方式,大小作文组合的形式,整体上趋稳,呈现出对接高考和教材的特点。
在命题多样化的背景下,选题作文占了一定的比重。2023 年中考选题作文组合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多数考区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之间选择两两组合。
有的地区出现了两个题目是一种类型的情况,有的考区出现了三选一的情况,有的考区甚至出现了看
似一道题实质上三道题的情况,如山西中考题:
今年春节期间,一部电影、一首宋词、一个词牌名,令不少国人荡气回肠,那就是《满江红》。意蕴
悠远的词牌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珍珠。即使不谈词调,不言平仄,仅其字面义也别具美感,引人
遐思。“少年游”或许是一次意气风发的游历;“相见欢”可能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相逢;“定风波”的背
后需要多大的努力、何等的智慧……
你尝试过用词牌名做题目写作的体验吗?请从以下的词牌名中,任选一个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题目一:相见欢题目二:定风波 题目三:少年游
写作提示: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 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要求考生在三个题目中选一个进行写作,新颖别致。
考点一、中考作文的选材
(一)中考作文的选材原则
1.材料要真实
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
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
2.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
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
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两三件事以上。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要详写。
(3)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3.材料要新颖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
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
分材料的框架中。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
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
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4.材料要切题
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
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写作文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剪裁,
需要有依据。
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
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
舍。
(二)中考作文的选材技法
1.从熟悉处寻找。
每位同学头脑中一定都储存了大量的资料,这些素材应作为首选材料入文。因为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 ,
才有可能写得真切感人,也才有可能产生深刻的领悟,发掘其价值意义,从而深刻立意,下笔才能得心应
手。真实是文章的根本,好文章的材料对作者来说应该是最真切,最熟悉,最个性化的。
2.从自身出发寻找。
选材贵独特。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思想,
我们的发现都是独特的。多从自身出发,挖掘宝藏,将会发现许多别人没有的珍宝。
比如一篇以“雪”为话题的作文,大家都在赞雪,有一个学生却写“雪中恨”。他写自己父亲在雪中
丧生,写自己对雪的怨恨。这种经历,这种情感是这位同学独有的。这种选材就是独特的,新颖的,深刻
的,动人的。 怎样从自身出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素材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1)着眼“我”所亲历的事情。凡我们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的事情,回忆起来往往历历在目,写出来
最有真情实感,用起来得心应手。比如,以“我望见了你”陈述“眼泪”话题,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经历出
发,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叙写“我”对父爱的误解,对父爱的发现和感受,显得真实、自然,又强化了
感情的宣泄。
(2)着眼“我”所目睹的事情。 亲眼看到别人做的事,经过我们的审视和分析,会更加客观,更加理
性。由于距离很近,往往看得清,写起来容易精彩。比如,以“对母亲满怀感激”,我们何妨用心描绘在
“我”遇到困难时母亲的眼神、步伐等,通过细小的地方表现母爱。
(3)着眼“我”所听过的事情。他人讲过的故事,不妨细化想象,生发开来;他们阐述过的观点,拿
来谈谈己见。这样,化他人经历为我用,能有效地丰富我们的材料库。
(4)着眼“我”所想过的人和事。人的思想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围绕某个话题或主题,敢于穿越时空
隧道,请出历史上的人,请出未来世界里的人,请出文学作品中的人,让他们登台唱戏或亲身去往他们那
里神游一番,岂不妙哉?比如,以“奖”为话题,我们可以写动物王国里的评奖会上,经过竞争,人们一
致同意将金奖颁给小白兔——一个诚信的人。这样的材料,出自我们的想象,但这样的主题,却折射着现
实生活,具有现实意义。
3.从感悟点引发
写作时,审题之后,往往会有所感悟,这些感悟点很宝贵,要紧紧抓,然后在记忆的仓库中搜寻。以
这一点为契机,向四周辐射,就会打开思路,找到理想的材料。在搜寻的过程中,不仅要正向思维,而且
要学会逆向思维,这样选择材料的路径就会拓宽若干倍。如在清明节这天,一位学生去扫墓,他被围绕在
花圈旁欢蹦乱跳的孩子所吸引,并且感受到这些孩子正生活在幸福中。从这一点出发,他联想到这正是先
烈的心愿,于是,他由此取材构思,写出了新颖别致的好文章。
4.从感情的触发点着手。
真挚的情感最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
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容易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样的
文章,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财富,值得珍藏。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围绕“父亲为我过铁
道买橘子,使我感动得流泪”这一情感点,组织材料,构思成文的典范。
考点二、应试作文的构思
1.片断组合法
这种构思方法,就是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断,或事件情节片断,
或景物描写片断,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用这种方法写人记事,可以在较短的篇幅
内,立体地、多角度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片断组合的构思,可以给作者留有广阔自由创造
的天地,使思路开阔,纵横驰骋。但片断组合,绝不是大拼盘,应做到所选择的片断符合文章中心的需要,
所写片断应始终围绕中心展开。同时,各个片断应各具情态,各有侧重,以期达到“众星捧月”的艺术效
果。
2.彩线串珠法
就是作者在处理安排材料时,选取一个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事物作为贯穿全篇的彩线,将一组精选的
材料(珍珠)连缀成篇的构思方法。作为“串珠”的“彩线”,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一种思想感
情,只要能够体现题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可。
有位同学以《生命的季节》为题,以生命为彩线,用“懂事之春”、“灼热之夏”、“硕果之秋”、
“沉思之冬”四个小标题,描绘了生命的多姿多彩。文中虽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四个小标题由一
线相连,恰似一串珍珠,熠熠生辉;每一个小标题又各侧重一个方面,环环相扣,使得文章结构十分紧凑。
运用彩线串珠法,一要有珠,材料要一个比一个棒,像珍珠一样光艳夺目;二要有美丽的彩线,必须
选用最能体现文章主旨,又能贯穿全篇的联缀物;三要贵藏忌露,有虚有实,或明或暗,形成文章起伏变
化,既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又要让读者有迹可寻。
3.虚实相映法
要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需要对描写对象作直接的正面描写,有时则
需要对描写对象作间接的侧面描写。前者称为“实”,后者则称为“虚”。“实”和“虚”是相对的,写
“实”显得厚重,写“虚”显得空灵,“虚”“实”相衬则形神兼备,既可使人感到具体实在,可触可摸,
又可收到气氛浓烈的效果。这种方法宜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面,因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具有较大的思
想容量。此法最适于抒情文体。
4.小中见大法
小中见大就是指从写“小题材”入手,以小见大,由点及面,见微知著。这类文章,都是要写一些平
凡细微的人与事,但微处见精神,如同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一样,同样可以表现时代的风貌。我们
可以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细致、平凡的题材,从生活侧面、某一生活片断折射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时代精
神的光辉,反应我们的思想状态。反映人与社会之间,从个人的小事反映社会的大事。如:写我家的电脑
能上网了,不是单纯写电脑能上网了这件事,而是写出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又如写我家买了新汽
车了,也不是单写买车这件事,而是要写出国家昌盛,人民富裕。
摘要:
展开>>
收起<<
重难点11作文选材与布局谋篇(二考点四题型十一技巧)从2023年中考看作文命题趋势。1.全命题作文独占鳌头全命题作文,作为传统四大命题形式之一,在近年迎来高潮,从统计数据来看,命题作文占比最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示语+题目,如2023年北京市作文题:在课文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树,见证岁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风采。 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42 页
大小:1.16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