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10 其他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510.79KB
2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重点 10 其他文学类文本阅读
从考查方式上看,以简答题为主,有时会以选择、填空或填表的形式考查,预计 2023
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还会沿用上述考查方式和题型。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
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逐渐加大,突出了对拓展、探究能力的考查。
在备考中,要深入理解每个考点的内涵,明确每个考点所对应的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
路,能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准确而娴熟地解题。
近几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多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叙事散文或短篇小说。以写
人叙事为主要内容,适合初中学生阅读和理解。阅读材料来自课外,材料内容文质兼美,
人文内涵丰富。针对学生实际,材料更多的是反映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
(含重点溯源和模拟预测)
重点溯源
一、(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报国无门空遗憾 生不逢时辛弃疾
① 有人说,南归后的辛弃疾虽未能重上战场,但他依然在战斗,只不过那是一场内心
之战,是意志与情绪的交战。无法报国杀敌,仍显英雄本色。
② 我们现在更多的是从文学的角度认识辛弃疾,他留下的经典词作数不胜数,是宋词
豪放派的一代宗师,与苏轼平分秋色。但苏轼写豪放词,倾注的是意境,而辛弃疾倾注的
是心境。苏轼写英雄,是在写历史;辛弃疾写英雄,是在写现实,写人生。
③ 狂放时,他写: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黄金印
……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钟。(《金菊对芙蓉·重阳》)
④ 失意时,他写: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⑤英雄迟暮,他写:倦客新丰,貂裘敞、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满江红·倦客新丰》)
⑥明明是国之大侠,偏偏成了“词中之龙”,这是中国文学史的大幸,却是辛弃疾个
人的大不幸。
⑦辛弃疾很推崇陶渊明,但他对陶渊明的理解,相当独特。
⑧他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在他眼里,隐居乡间的陶渊明跟建功立
业的诸葛亮,是一样的风流人物,只是人生境遇不同罢了。这怎么看都是常年赋闲乡下的
辛弃疾的自况。借他人境遇,浇心中块垒。
⑨从1181 年冬天,他 41 岁时遭到弹劾罢官起,直到去世的 20 多年时间里,除了偶有
两三年被起用为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之外,其余时间,他基本都在江西上饶带湖边的
家中栖居。
⑩他把这个后半生的家,命名为“稼轩”。你拿起他的词集,翻看这一时期的作品,
扑面而来都是这样的意境:愁、酒、剑、白发……
⑪待到时代需要英雄时,英雄早已老去。
⑫南归整整 40 年后,辛弃疾终于等到了上前线的机会。此时,南宋的实权派人物韩
侂胄,大量起用主战派人士,试图发起对金国的北伐。1203 年,韩侂胄征召 63岁的辛弃
疾出山,出任浙东安抚使。
⑬尽管年纪大了,尽管蛰伏半生,但辛弃疾仍是整个国家最清醒、最冷静的主战派。
他未被周遭叫嚣北伐的氛围冲昏头脑,而是上疏建言,北伐应进行精密的筹备,从士兵的
训练、粮草的供应,到军官的选拔,都要力求完善,不能草率,否则将功亏一篑。
⑭开禧元年(1205),65 岁的辛弃疾出任镇江知府。期间,他登上北固亭,写下著名
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
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⑮这首词中,辛弃疾流露出深深的纠结:一方面,他以廉颇自喻,说自己虽老矣,仍
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他提醒韩侂胄,千万不要像以往的北伐一样,草率出
兵,以致遭遇重创。
⑯任何年代都不缺邀功自赏的人,缺的是清醒自守之人。在主战派当权的岁月里,辛
弃疾仍然遭到了弹劾。开禧北伐如期进行,辛弃疾却已辞官在家。
⑰战争的结果不幸被辛弃疾预见,南宋因为军事准备严重不足,先胜后败。韩侂胄想
再把辛弃疾请出来,作为抗金的一面旗帜。这次授予辛弃疾的职务是枢密院都承旨,一个
相当重要的军事职位。当皇帝的任命诏书到达江西乡下时,辛弃疾已经病重。他没有赴
任。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符号。
⑱开禧三年(1207),67岁的辛弃疾病逝。临终之际,他还在大喊杀贼!
⑲可怜辛弃疾,至死,他的故乡山东仍是沦陷区、收复中原,魂牵梦萦,无期更无
望、他越是不曾认命,生命的悲剧色彩就越浓烈。凡人无力,我们能抱以同情;但英雄无
力,我们又当如何呢?
⑳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一个最需要英雄的时代,偏偏也是扼杀英雄最
厉害的时代。
(选文有删改)
1.选文第⑥段加点的词语“大幸”和“大不幸”各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理解。
【答案】“大幸”指的是辛弃疾作为著名豪放派词人,创作了许多名篇佳作,对中国文学
贡献很大。“大不幸”指的是空有一身好本领却不能上阵杀敌、为国效力,至死也没能实
现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语
境义,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推断词语具体含义。从第⑥段“明明是国之大侠,偏偏成
了‘词中之龙’”可知,从文学的角度看辛弃疾,他留下的经典词作数不胜数,是宋词豪
放派的一代宗师,与苏轼平分秋色,他的词写现实,写人生,是“词中之龙”,所以这里
的“大幸”指的是辛弃疾是著名豪放派词人,创作了许多名篇佳作,对中国文学贡献很
大。从个人的角度看,辛弃疾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将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是“国
之大侠”,却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未能重上战场,无法报国杀敌,生不逢时,
壮志难酬,所以这里的“大不幸”指的是辛弃疾空有一身好本领却不能上阵杀敌、为国效
力,至死也没能实现收复中原的远大志向,这是人生的不幸。
2.选文的第⑦⑧段中,辛弃疾为什么要把陶渊明与诸葛亮联系在一起?
【答案】辛弃疾虽像陶渊明一样赋闲在家,但是他的理想并不在田园,他渴望能像诸葛亮
一样建功立业,可惜的是他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机会,这是辛弃疾借陶渊明和诸葛亮来诉说
自己的人生境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
述。从第⑧段“在他眼里,隐居乡间的陶渊明跟建功立业的诸葛亮,是一样的风流人物,
只是人生境遇不同罢了。这怎么看都是常年赋闲乡下的辛弃疾的自况”可知,辛弃疾认为
隐居乡间的陶渊明是风流人物,陶渊明不满官场黑暗,隐居桃源,逃避现实,“晨兴理荒
秽,戴月荷锄归”,这是赋闲乡下的辛弃疾的自况,辛弃疾赋闲在家,但是他的理想并不
在田园,他渴望上阵杀敌,为国效力,实现收复中原的远大志向,希望像诸葛亮一样建功
立业,可惜的是他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机会。“借他人境遇,浇心中块垒”,这是辛弃疾借
陶渊明和诸葛亮来诉说自己的人生境遇。
3.选文引用了辛弃疾的多首词作,请概括总结这一写法的妙处。
【答案】(1)用辛弃疾的作品说话,避免了作者个人主观情绪过多地直接在文章中流露。
(2)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辛弃疾,把握其情感,理
解其心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要结合内容具体分析。选文引用了辛弃疾的
多首词作,辛弃疾的词写现实,写人生,倾注的是心境,辛弃疾空有一身好本领,却被迫
闲置,报国无门,不能上阵杀敌、为国效力,至死也没能实现收复中原的远大志向。用辛
弃疾自己的作品说话,表现辛弃疾的主观情感,避免了作者个人主观情绪过多地直接流
露,用辛弃疾自己的独特的境遇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辛弃疾,透视辛弃疾
的内心世界,体会其深沉而丰富的慨叹,感悟其强烈的爱国情怀,把握其情感,理解其心
声,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4.文末说:“一个最需要英雄的时代,偏偏也是扼杀英雄最厉害的时代”,请从内容和结
构两个方面分析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答案】从内容上看,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强烈愤慨之情,表达了对英
雄的同情,对英雄所处时代的批判,突出了主题;从结构上看,收束全文,呼应标题,使
结构完整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句段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结合
文章的主旨分析。从选文看,辛弃疾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
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生不逢时,“一个最需要英雄的时
代,偏偏也是扼杀英雄最厉害的时代”,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强烈愤慨
之情,表达了对英雄的无限惋惜与同情,对英雄所处时代的强烈批判和揭露,突出了文章
的主题。从结构上看,收束全文,言已尽而意犹未尽,耐人寻味,照应标题,使文章浑然
一体,结构严谨。
二、(2022·云南昆明·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同学们,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一般而言,游记包
括三个要素,即“所至”“所见”和“所感”。让我们一起阅读下面这篇游记,去感受虎
跳峡的魅力!
两进虎跳峡
①虎跳峡在滇西北,它是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南北夹峙金沙江形成的。江心突兀一块
巨石,传说曾有老虎从岸边跳上巨石,再纵身跳到对岸,“虎跳峡”之名由此而来。虎跳
峡全长 17公里,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
② 我第一次进虎跳峡,是从中甸的虎跳峡镇步入上峡的。刚到金沙江畔,便看见对面
的玉龙雪山高耸云天,皑皑白雪堆积在重重叠叠的峰脊上。时值盛夏夜雨初收的早晨,云
雾游移在群峰间,愈显出玉龙雪山的高深莫测。
③接着,我走上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这条过于简陋的人马驿道,横系在临
江的悬崖上,走在上面既艰且险。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
长、险、滑……我觉得自己真像一只岩羊在峻峭的崖壁上颤栗着探行。
④再往前,两岸高山越挤越拢,排列成一道道狭窄的天门。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
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声音
在山谷间回荡传响,仿佛洪荒远古开天辟地的遗音。这里不是汪洋大海,但我却感觉到汪
洋大海狂暴时的声势和威力:岩在崩,地在动,山在摇。我只觉头晕目眩,脚下站立不
稳。据说,漂来的粗圆木和滚落的大石块,在这里都会被粉碎得无影无踪。我只能退到高
处,遥遥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
⑤ 怀着上峡带给我的震撼走向中峡。迎面来了一队马帮,我闪身到路旁让道,听着马
儿们艰难的足音,看着马帮慢腾腾地消逝在远处断崖后面……马帮就是这样从过去走到现
在的。路途艰险,马帮却奋力前行,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峡的谷底礁石遍
布,如满天星斗。这些从山上飞滚而来的落石,堆积江中,犬牙交错。江水在其间往复跳
跃,浪花推着浪花,旋涡套着旋涡,一路 5公里 18 个险滩相连至下峡。
⑥我对下峡的感受,第二次比第一次强烈。三年后的正月初,我从丽江的大具乡乘车
直奔下峡。抵达停车场,我不禁惊叹:“好个哈巴雪山!”仔细俯仰一番:没有零散的峰
头断崖,整体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块造就出大气磅礴的雄姿。而后沿着栈道直至江边的
观峡台,在台上远眺江两边玉龙、哈巴凌空对峙,峰连嶂合。此景正如清代孙髯翁所写:
“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前往渡口的路上,日头已经偏西,山巅阳光耀
眼,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
⑦从渡口乘船前往对岸。上岸后发现没有路,我只得寻着人踩过的痕迹,攀藤抓草往
上爬,还得时时小心,脚下不能打滑,否则就会坠下深渊。我大汗淋淋地攀登了近 1个小
时,才算踏上新开辟的公路。
⑧山高峡深,天黑得早,我只好投宿在下峡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核桃园是个只有几
户人家的小山村,这里的夜特别深沉,空寂得不像在人世间。浓墨似的山头上方,星星在
一块不大的天幕上眨着眼,默默感受夜的静谧。人在此际,内心一片宁静,仿佛世间一切
的纷杂都与我无关。我很快就带着白天的游兴进入了梦乡……
⑨第二天拂晓我就出发了,穿越中峡来到了上峡。上峡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修筑了
栈道,可直下江边挨近虎跳石。峡中筑了公路,可以通车,游览更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
可以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但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还是那个不经雕琢、野
性十足的虎跳峡。我伫立江崖,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
⑩ 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
多。若要问我云南山川最富阳刚之美的地方在哪里,我定毫不迟疑地回答:在虎跳峡!
(选自张鸿源《滇域探秘》,有删改)
5.请梳理作者在虎跳峡所见的主要景物,概括其特征,并根据提示将下图补充完整。
【答案】A.山路险阻(山路崎岖、驿道艰险)B.村夜沉寂(星夜沉寂)
【解析】考查对内容的概括。梳理作者在虎跳峡所见的主要景物并概括其特征。第②③④
段写作者在上峡所见。第②段写上峡所见一:雪山高耸;由第③段“接着,我走上一条仅
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这条过于简陋的人马驿道,横系在临江的悬崖上,走在上面既艰
且险。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长、险、滑……”可知写上峡
所见二:山路崎岖或山路险阻;第④段写上峡所见三:江水震响。
第⑤段写作者在中峡所见:礁石密布。第⑥⑦⑧段写作者在下峡所见。第⑥段写下峡所见
一:雪山磅礴;所见二:峡谷森严;由第⑧段“这里的夜特别深沉,空寂得不像在人世
间。浓墨似的山头上方,星星在一块不大的天幕上眨着眼,默默感受夜的静谧”可知下峡
所见三:星夜沉寂或村夜沉寂。
6.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挤”“勃然大怒”两词,把江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江水因江面变窄,而流速遍急,水声震响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内心强烈的震撼。
【解析】考查句子赏析。答题格式是:用了什么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
互文、反复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物或人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或作者怎
样的感情。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即可。该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挤进”“勃然大
摘要:
展开>>
收起<<
重点10其他文学类文本阅读从考查方式上看,以简答题为主,有时会以选择、填空或填表的形式考查,预计2023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还会沿用上述考查方式和题型。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逐渐加大,突出了对拓展、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备考中,要深入理解每个考点的内涵,明确每个考点所对应的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路,能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准确而娴熟地解题。近几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多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叙事散文或短篇小说。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适合初中学生阅读和理解。阅读材料来自课外,材料内容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针对学生实际,材料更多的是反映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含重点...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9 页
大小:510.7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