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03 课外文言文阅读(六考点六技巧)(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5-05-14
0
0
79.56KB
21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重难点 03 课外文言文阅读(六考点六技巧)
从整体上看,文言文阅读难度加深,课外文言文的比例逐步提高。考查的文段、内容容
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除了常见的单篇(或节选)文言文外,诗文
联读、两篇(段)对比阅读以及群文阅读、试题最后一题中链接文言材料的形式逐渐增多。
从具体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查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理解文言实词在
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断句是必考的。实词的理解注重引导学习及解
题方法,融入查字典法、语境推断法、成语助记法、课内外迁移法等;断句一般会提示断几
处,降低错误率;句子翻译则给出关键词助记,提醒考生重视关键词与采分点,也有的结合
文意理解、句子赏析考查;理解基本内容并归纳内容要点,或与其他篇目链接探究,或融入
情境,或跨学科考查。一些试卷还会将文言文阅读整体设置为专题任务群,在真实情境中解
决所有任务,注重问题的解决。从题型上看,客观题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主观题成为主要考
查形式,特别是开放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考点一、词语(实词、虚词)
(一)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考查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活用。
1.从考查方式看,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解释加点的实词的意思。考查时,以
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词也时有出现。
(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查。
(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
2.从文言实词的根本来源看,中考考查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中出现过,重点考查
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中考文言文中出现的相关实词看似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联系,但认
真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意思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不可分。
3.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
(1)语境推断。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要紧密联系上下文,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2)联想推断。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释
试题中的实词词义。如“辍耕之垄上”中对“之”字的理解,联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的“之”当“去、往”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此处的“之”也是“去、往”的意思。
(3)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进行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进行结构分析,同样
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意义。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所处位置相
同,且都作宾语,那么就可断定“奔”也是名词,意思是“飞奔的马”。
(4)成语助解。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
让我们“绝处逢生”。
(5)代入检验。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
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的即为正确答案。
(二)文言虚词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主要有:之、其、而、以、于、为、也、乎、夫、焉等。其中
最重要的也是常考的有:之、其、而、以、于。
1.从考查方式看,中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单独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如:给出四个选项,且这四个选项中含有共
同的虚词,选出其中一个与其他用法相同或不同的选项。
(2)偶尔有在句子中空出来虚词,让学生补充填空的题型。
(3)虚词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翻译时不能丢掉虚词。
2.理解、解答文言虚词的方法
(1)语境推断词义。一般而言,所考查虚词的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思会影响对
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定,这时候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借助句子的大意来进行推断。
(2)组词推断词义。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组成若
干个词语或把它的常用义列举出来,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从而推
断词语的含义。
(3)内外迁移理解词义。初中阶段,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很浅显,需要考查的重点词一般
都在课内见过。我们只要能够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运用联想法,就能顺利推断出词语的
含义。
(4)成语联想理解词义。成语绝大多数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和
文言文中的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也是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代入筛选确定词义。当在具体语境中很难推断某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可以利用熟
记的知识逐一代入筛选,文从字顺即为正确。
(6)根据位置判定词义。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末
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考点二、朗读停顿与断句
考试中,文言文的朗读往往是用朗读节奏,也就是文言文的断句来表现的。
1.断句应遵循“两个原则”: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按结构和句意划分)
(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如:今 /
天 下 / 三 分 。(《出师表》)“天下”是一个词,“今”“天”不能连读,“天下” 不
能断开。又如:忠 之 属 也 ,可 / 以 一 战 。(《曹刿论战》) “可以”古今异义,是两
个词,是“可以凭借”之意,中间应稍作停顿。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刻
/ 唐 贤 今 人 诗 赋 / 于 其 上。(《岳阳楼记》)“唐贤今人诗赋”是个短语,不能断
开。否则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又如:但 少 /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记承天寺夜
游》)
“闲人如吾两人者”是定语后置,意思是“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是一个完整的短语,
不能断开。
2.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首先要结合文章注释或文中已有的标点符
号,弄懂句子大意,细心体会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应连在一起读,或不应连在一起读。再借
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即要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各自充当什么成分。
这样,就能基本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1)通过句意断句。
阅读文句,了解大意,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字词翻译以理
解句意,然后根据逻辑关系断句。
(2)根据语法断句。
①主语、谓语之间要停顿。
② 谓语动词与宾语、补语之间要停顿。
③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3)借助词语断句。
①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要停顿。
②时间状语在句首要停顿。
③句中表转折关系、并列关系、顺接关系的连词前要停顿。
④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中间要停顿。
⑤句中语气助词“也”后要停顿。
考点三、句子翻译
1.文言翻译的原则:信、达、雅
信:准确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通顺畅达,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 语习惯,字句通顺,没有语病。
雅:优美自然,译文要生动,完美地表达:忠于原文,忠实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翻译的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法和
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
方法。
3.文言翻译的技巧:对、换、留、删、补、调
(1)“换”就是将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将词类活
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以及古今异义词……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2)“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
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度量衡名称、器具名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3)“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只要不
影响语气和句意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句中表顺接的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作
用的助词等均可略过不译。
(4)“补”就是补写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句的
翻译,结合语境,应该在数词“再”和“三”后补上“鼓”。
(5)“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在翻译时就要把
其中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如“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
倒装,应翻译为:我同谁一道呢?
考点四、理解基本内容并概括内容要点
正确理解文章期末内容,包括句意、段意和篇意。对经典内容要能像阅读现代美文一样
进行欣赏,对重点内容有自己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与感悟。阅读过程中坚持“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切忌架空分析。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就是从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人手,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了解作者
的写作意图,找到答案所在的区域,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要点归纳出来,分点解答,并带回
文中检验,不要漏答要点。
答题技巧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住文章重点。答题时要对文章内容有整体的认
识,明确文章写了何人、何事、何景、何物。阅读时要始终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文章
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人物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文中所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文章揭示了什么道理,文章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等等。
2.答题时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
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3.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
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
文章的标题、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综
合分析,以便从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注意答案的表述。一些题目需要用原句回答(不能少答,不能多答),带引号的一定
要用原文,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也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然后翻译成现代汉语去回答。
考点五、理解文章主旨寓意
文言文多借助故事说理。重在叙述故事的,可从故事结局分析作者的价值取向;侧重写人
物活动变化的,可从分析人物行为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讲述生活现象为主的,可从个别
现象分析反思作者褒贬倾向。
1.尽可能读懂文言文寓言。然后抓住故事中最夸张最不可能的部分,思考短文要借此讽
刺什么;最后,逆向思考总结出要告诫人们的道理。
2.关注标题。一般讲,如果有标题的寓言故事,我们要特别注意标题对我们的启示作用。
3.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考点六、分析评价人物
分析人物形象是写人叙事类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难点。初中文言课文,
写人的篇目较多,以人物形象分析带动文言文学习,是阅读这类文章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
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这种题型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分
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通读原文,然后仔细分析原文中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摘要:
展开>>
收起<<
重难点03课外文言文阅读(六考点六技巧)从整体上看,文言文阅读难度加深,课外文言文的比例逐步提高。考查的文段、内容容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除了常见的单篇(或节选)文言文外,诗文联读、两篇(段)对比阅读以及群文阅读、试题最后一题中链接文言材料的形式逐渐增多。从具体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查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断句是必考的。实词的理解注重引导学习及解题方法,融入查字典法、语境推断法、成语助记法、课内外迁移法等;断句一般会提示断几处,降低错误率;句子翻译则给出关键词助记,提醒考生重视关键词与采分点,也有的结合文意...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1 页
大小:79.5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