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赏析古诗词意象-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202.74KB 22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备战 2025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 05:赏析古诗词意象
【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古诗词意象鉴赏的要求是“结合内容,解读诗歌意象”。什么叫意象?“意”是指诗人
的思想感情,“象”即物象,指自然界中的景物和事物。诗人常常借助于客观物象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便可感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进而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查重点】
(1)景物形象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
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传统意象比较固定,如杨柳代表惜别,月亮代表思乡怀人等。但在具体诗歌中有变数。
鉴赏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写的方式,如动静、色彩,来把握景物特点和诗人的感情;二要抓住
意象来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2)意境
“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而意境则是指全篇作
品所营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
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
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
【主要题型】
1. 本是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
2. 诗歌使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3.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意象作用】
(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会自然创
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意境,读者也会产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
效果,读者品味咂摸,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审美快感。此时,意象
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句句是情,含意,字里行间流
淌着诗人汩汩情感之
)、借景抒情,为情铺垫
情景交融,讲究的是感情“不”,诗歌“尽得风流”。借景抒情,一写景,后抒情。或
景写情,或情;或情,或景写情。在表现手法上即是托,前两种正衬
两种反衬。诗人极尽意象,为下面的诗歌抒情蓄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成。
)、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意象像璀璨粒粒珍珠耀清辉光芒,然而有一根丝线零星散落珍珠穿在一起,
成一挂夺目漂丝线这个意象,就成为了诗歌的线索。这条线索,把诗人的所所感贯穿
在一起,融情于景,成。
【解题技巧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古代诗词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诗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寓了诗人特定思想感情的景物,通常称为意象。
解题方抓住意象
解诗词意象,具体可下几一是探篇中重要意象在我国古代文被赋予特内
二是要结合意象物的形象、生和作者此时境、心情开想象和想。是要注意作在作
品物象中临时赋予的特象征和典型意是要仔细握分防止牵强附会和过分求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解题方体味意境
诗词的意境至少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有结合,因此古诗词意境的创主要有三种
法:①融情入景,借景情,托物言志。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一定要弄清楚: 诗写了什
么?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抒了什么情、 怎样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
为什么这样写?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情、有什么作用。
考点一 意象意境
意境不同于意象。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是由多个意象整合而成的一种境界
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采用寄情于物的方式,通过描写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
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上,使思想感情一-“意”和客观的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
构成了“意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情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解题技巧:
(1)意象特点分析类题目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思考:一是外在的形象特点,二是内在品格方面的特点。如对
杨万里《野菊》中野菊形象进行分析,就要先把握外在特点,即生于野外、自有幽色、无人欣赏、不诚其
香,然后体会其内在品格,即孤做高洁:
(2)意象内涵概括类题目
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对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有所了解,二是能够准确把握诗歌本身所表达的情感
二者结合,就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答案:
(3)意象作用分析类题目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具各下面几种意识:结构意识(结构上的作用),内容意识(意象的内涵,全诗内
容表达上的作用),情感意识(对于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表达意识(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有何作用)。
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题剖析】
【例 12024·湖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章台夜思
唐末五代时期·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在今湖北境内。②该诗选自《唐诗三百首》。③〔楚角〕楚地的号角声。④
〔殊〕尚,还。
这首诗先写“夜”,后写“思”。请结合提示,完成填空题。
【问题】批注一:意。首颔联借清瑟”“孤”“ ”“ 意象,写凄悲凉
【答案】 楚角 残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内容。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本诗“夜思”题,全篇虽未现一个“思”了一系列引人“思”情的意象表达作者的“思”。
开篇四句,首颔联意思是:凄清声,在哀怨音调;伴随哀怨乐曲的,
风雨声。孤下,又听见楚角声清冷残月徐徐沉下章台。诗人到了幽的声、悲凉的楚角,
对孤到的是外一钩残月引起怀人思乡之情。此首颔联中“清瑟”“孤”“楚
角”“残月意象,展现了“思”的意境,写了作者的孤凄悲凉之感。
考点二 意境
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
1.优美类:
宁静恬淡明丽新幽美、恬淡闲适谐静谧空灵空灵蒙胧
艳丽优美、生机盎然、恬淡宁谧人、华美壮丽
2.清冷类:
萧条荒凉苍凉清冷颓败冷清凄清悲凉冷清
凄凉冷落寂寥荒凉破败衰败凄凉 悲壮苍凉惨烈悲壮
3.宏阔类:
雄浑辽阔开阔观、恢弘、高、深苍茫雄奇阔大
雄浑壮丽雄奇瑰丽、高远辽阔壮阔恢弘雄浑壮阔
【例题剖析】
【例 12024·贵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
[]卢炳
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注释】①选自《全宋词》。减字木兰花词牌名。②:通“”。③惭愧得,侥幸。④
田间劳动的人送饭,③rěn物成
【问题】下列场景与原词内容的一是(
A.草蓑竹笠湿 B.田间稚子嬉 C.风雨麦已黄 D.寒风雪又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内容解与析。
A.草蓑竹笠湿”:意思是用草编制蓑衣竹子做的斗笠潮湿的。但原词提到蓑衣斗笠潮湿这一细
,不原词内容
B.田间稚子嬉”:田间有小孩子玩耍嬉戏原词主要描写的是农忙场景,于小孩子田间玩耍
的表,不原词内容
C.风雨麦已黄”:描绘了在风雨之麦子已经变黄,即的景象。与原词中“麦欲黄寒又至”所表
达的麦子将变黄的情景相符;
D.寒风雪又至”:的是寒冷雪再次原词只说寒冷雪再次并未,不
原词内容
C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例 22024·河南周口·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问题】这首诗中的“色”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法。
【答案】示例一:肃杀的景象。从本诗中“霜重鼓寒声不”一句看,此时天气已非寒冷可以想见
时的边塞应草木凋零、一片萧条肃杀景象。
示例二:绚烂的景象。本诗多使用描绘色语,形成一种浓墨重彩雄浑悲壮的美,色的绚烂可
与整首诗格一
示例三:两种都可以。无论哪于表悲壮惨烈绚烂的景象形成强烈反差
肃杀的景象则可以烘托
【详解】本题考对诗景物意象的赏。
角声满天秋色里,燕脂凝”一的意思是:号角的声色里响彻天空将士血迹
夜中凝为紫色。“色”一词可理为秋天的色结合“霜重鼓寒声不可知时时,万
木摇落草木凋零天气已经十寒冷,在一片死寂之中,角声呜呜咽咽鸣响起来然,一场惊
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出战敌军依仗人多势众步步紧逼
此分析“色”为肃杀的景象,烘托出战悲壮惨烈
本诗多使用描绘色语,如“黑云”“金鳞”“夜”“红旗”“台”。结合“角声满天
半卷红旗临易水报君台上意,提携玉龙可知守军力弱怯阵,在号角
声的下,他们士气奋力。战白昼持续。“临易水”既表交战的地点,
将士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壮士不复还”一种壮怀情,写出了面对重重将士
们毫精神。“报君台上意,提携玉龙”一中,诗人用,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
心。绚烂的“色”与战景形成大反差,更能出战悲壮及将士们奋勇报效朝廷
心,形成一种浓墨重彩雄浑悲壮的美,有于表悲壮惨烈此分析“色”
绚烂的景象。
此作答即
考点 分析形象
诗歌形象括景物形象、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物形象,即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骆宾王咏蝉》中“”的形象,陆游卜算·
》中“”的形象赏物象往往由物人,从物人一体的角把握物的特点。即先要借助
字词来把握物的特再联系景进行有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
人物形象括诗人或的形象和诗人外的特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借助人物外
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形象特,进而会诗人的情感。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大致有两类:一是观形象(作者塑造,即作者自)二是客观形象

标签: #备战

摘要: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5:赏析古诗词意象【课标要求】《课标》中对古诗词意象鉴赏的要求是“结合内容,解读诗歌意象”。什么叫意象?“意”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象”即物象,指自然界中的景物和事物。诗人常常借助于客观物象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便可感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进而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考查重点】(1)景物形象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

展开>> 收起<<
专题05:赏析古诗词意象-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22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2 页 大小:202.7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