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课内古诗词分类梳理(按主题、题型)-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181.45KB 2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备战 2025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 11:课内古诗词分类梳理(按主题、题型)
【课标要求】
《课标》中要求对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提出了以下要求:1.广泛阅读诗歌作品,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能理清诗歌行文思路。2.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分析作品
表现手法的作用。
【考查重点】
1.了解诗歌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歌的主
要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比喻、夸张等。
2.诗歌阅读,要经历“疏通字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朗读诵
读,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3.了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
识的储备。¥¥
4.理解课内古诗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古代诗词,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能熟练背
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
5.¥学会揣摩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诗词的审美情趣。要重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
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句。¥¥¥
【主要题型】
中考古诗词考查一般以课内和“课标”附录一推荐的古典诗词为主,以唐诗宋词为主,以爱国诗、离
愁诗、送别诗、边塞军旅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题型:
1.品味炼字题。¥¥¥
2.名句赏析题。¥¥¥
3.主旨情感题。
4.想象描述题。¥¥¥
5.表达技巧题。¥¥¥¥
6.理解词语题。¥¥¥
【重点提示】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
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
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答题格式]
XX (XX ) 好,有……之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二)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
(1)™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2)™请谈谈对诗歌中千古传诵的名句的理解。
(3)™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分析原因。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
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
(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
思考。
[答题格式]
1)描写类:A、本诗在描写上成功的运用了……描写, 写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烘托
了诗人……感情。B、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动静结合、虚实相
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2)抒情类:这句话运用了……抒情手法,全诗主要写出了……(诗句内容解说),抒发了……情感
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抒发得……(用术语)。
(3)修辞类:本句或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作用)地写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
义), 表达了诗人……情感。
(三)主旨情感类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
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诗人的情感 态度。阶段所学
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国思情、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答题格式]
这首诗描写了……的(景象、风光、画面等) ,抒发(表达、表现)……的感情(情怀、抱负等)。
)想象描
[题目形式]
(1)™诗歌展现了一怎样的面?用简洁优美的 语言进行描绘。
(2)™开想象,用形象的语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诗歌、理解内 容
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 ,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
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答题格式]
运用了……手法,描绘了……面(景色),渲染了(营造了)……氛围,表达了作者……感情。(
内容+情感)
)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说
(2)™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括:(1)修辞
方法,主要括比喻、拟人、对、对比、比2)手法(写作手法或术手法),主
括托物、动静结合、虚实相、烘托渲染、对比、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胸臆抒情,而间接又包
景抒情、情景交融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手法或抒情方式),
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
  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表达技巧表现了……内容,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或揭示了……的道理。【注意: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
【解题技巧】
考点一:字词理解与赏析
解答这类题目,要了解古代诗词的一般常识,了解诗词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词)人的一些生活遭
遇。在此基础上,读懂诗词所表达的内容。
答题步骤:
(1)对有典故的诗词,要关注课文中相关注释,掌握典故的原意,再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或思想,揣
摩使用典故的意图。
(2)对内容概括题,一要准确读懂诗词,理解内容;二要学会行分析;要分类概括,分
点作答。
考点二:¥主旨与情感把握
“诗言志”,古代诗词一般表达富的思想情感。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者的昏庸腐朽会的动荡,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表示担忧等。
(2)建功报建功立业渴望惆怅山河沦丧
难酬悲叹,理想不被理解的愁苦心情等。
(3)思乡怀人:缘由多为战乱频仍、¥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贬官异地、逢年过节等。
(4)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留恋,情勉励坦陈心志的白,等等。
(5)生山水昔盛今衰的感,借古怀青春易逝感,仕途
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等等。
答题步骤:
(1)确定诗词类型。通过题目、作者和诗词的题材,明确这首什么类型的诗词,理解这诗词写
是什么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2)句,体味情感。重点品味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句一般句,诗一般是首
尾联)。
(3)意象和重点词语,清诗句含,特别“诗”的含悟情感。
考点:意境与画面描绘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词、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
语言加以描述,离诗词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答题步骤:
(1)要找全景物(意象)。出诗(词)句描写的所有景物(意象),修饰语,写明句意。
(2)联系上下文,抓住词,展开联想和想象。
(3)有些诗(词)句还需要用生的语言或当的修辞容词等行描绘。
考点:写作手法
诗词的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有比喻、人、对、夸张、比、用典、设问等;常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
物言志、动静结合、结合、以小见大、反衬、比托、渲染、对比等;常的表达有描写、
议论、抒情等。
答题步骤:
(1)答题时要准确出诗中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
(2)结合诗句和体词语行分析。
(3)分析时要出这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怀
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诗、山水田园诗等几种类型。
题材一¥:旅思
1.教材篇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黄鹤楼》崔颢
《天净沙·秋马致远)
《商山早行》温庭筠
《峨眉山月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
《行军九日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逢入京使岑参《渔傲·秋范仲淹
2.情感主题
(1)抒发羁旅他乡,对家人的思之情。
(2)抒发天涯漂泊羁旅凄苦、孤之情。
(3)抒发离故乡依恋
(4)抒发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之情。
3.写作手法
(1)借景抒情(景”),情景交融
(2)乐衬哀(乐景写哀)
(3)侧落笔。诗人在表怀远、思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之情,是从对方,想象对方思
自己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4)梦寄情,虚实结合。
【例
【例 12024·河南·中考题)阅读面一诗,回答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抒发了诗人哪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要分析。
答案抒发了诗人伤今惆怅之情和思之情。前四句写乘鹤而去,只余空楼,千年来
悠悠白云空自浮动,诗人伤今,生发惆怅之情句描写日暮时分,诗人遥望乡却只江雾迷
,生发思之情。
【详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
结合首联已乘黄鹤去,空余黄鹤楼”,诗人满怀黄鹤楼憧憬慕来,可驾鹤杳
无踪迹楼空眼前就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憧憬与寻江楼落差,在诗人上了一层怅
然若失色。颔联黄鹤一去不复白云载空悠悠”,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空幻感。
“不复”,含了生不时、人的无尽。“白云变幻难测作者世事难料嗟叹
前两联吊伤今,生发惆怅之情;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作者晴日黄鹤楼
到的景色:阳光照耀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芳草覆盖鹦鹉洲他乡的景色如此明好,
动了作者对故乡的思之情。日暮乡何处是?烟波上使人胸臆,句意是:
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烟波渺渺让烦愁。可沉沉中,故乡杳不可见,怎不

标签: #备战

摘要: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11:课内古诗词分类梳理(按主题、题型)【课标要求】《课标》中要求对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提出了以下要求:1.广泛阅读诗歌作品,把握诗歌主要内容。能理清诗歌行文思路。2.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考查重点】1.了解诗歌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比喻、夸张等。2.诗歌阅读,要经历“疏通字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朗读诵读,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

展开>> 收起<<
专题11:课内古诗词分类梳理(按主题、题型)-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27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7 页 大小:181.4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