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七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64.1KB
20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备战 2025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 12:七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
一、(2023·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
“波浪涌起”的不同。
2.《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
笛子古筝唢呐编钟二胡
【答案】1.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而
“波浪涌起”描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2.[示例一]我推荐古筝。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
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示例二]我推荐编钟。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
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波浪”指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洪波”指江河湖海水由高到低剧烈流动扬起的滚滚波涛。“波浪
涌起”展现的是大海波涛汹涌、澎湃的景象,更能够展现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洪波涌起”比“波浪涌
起”更具气势。
2.本题考查诗歌的主旨。
根据乐器的特点与诗文展现的情感主旨来选择即可,如选择编钟,编钟的声音浑厚、庄重;“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实景描写,写观沧海所见;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
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以及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日月之行……歌以咏志”是虚
写,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勾画
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编钟
的声音与诗文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二、(2024·陕西商洛·三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杨花落尽予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小语注意到本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种事物起笔,她搜集到这两种事物的相关知识,做成知识
卡片,请你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知识卡片杨花: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
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诗人常借之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4.小文了解到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大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很疑惑本诗的这一特
点体现在何处,请你向他答疑解惑。
【答案】3.杨花:指柳絮,有漂泊不定的意思,象征友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指杜鹃,啼鸣哀伤,
营造离别的悲苦,哀伤的气氛。 4.本诗的后两句,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明月
能将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带给远方的朋友,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理解。
“杨花落尽子规啼”意思是:在柳絮落尽,子规啼鸣之时。“杨花”“子规”是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同时
又是春天独特的景物,结合“知识卡片”中“杨花: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
飘絮”可知,此时的杨花已不在树枝而是四处漂泊,随风飘扬;故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既是写景
又点明时令——暮春。结合“知识卡片”中“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诗人常借
之抒发悲苦哀怨之情”可知,“子规啼”烘托出一种离别伤感的气氛,友人分别之伤感尽在其中。
结合诗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知,朋友王昌龄被贬,诗人对朋友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杨
花”象征友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表现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发出哀怨的悲叹,这两个意象融情入景,
表达诗人对王昌龄的关心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同时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二句抒
情做铺垫。
4.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理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
西。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
性,它竟会随人逐月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
了解自己,富有同情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
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
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三、(2024·陕西宝鸡·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班级摄影小组请你做导演,把这首诗拍成微电影,你选择哪些意象取景拍摄?并简要阐述理由。(列
举其中两种即可)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6.我们曾学过李白的另一首赠别诗《赠汪伦》,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这两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
李白?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5.意象:示例:杨花、子规
理由:表明事情发生在南国的暮春时节。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子规叫声悲凄。这两个意象烘托出一
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借此表达对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的关切之情,对这种飘零之苦、离别之
恨深有感触,也深表同情。 6.示例:我看到了一个情深义重的李白。从本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君直到夜郎西”中,我感受到了李白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关切以及对友人离开的依依不舍;从“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我感受到李白和汪伦之间的真挚情谊。
【解析】5.本题考查诗中意象。意象是带着情感的景物,本诗的景物有杨花、子规、明月、风。选择意
象并陈述理由,这就是赏析意象的过程。
如果选择杨花、子规这两个意象,那么就结合首句赏析。根据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可知,意象可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
景。杨花、杜鹃是暮春时节的象征,所以写景兼点时令,渲染萧索凄凉哀愁的气氛。看着漂泊不定的杨花,
耳中传来声声子规凄婉地啼叫声,一种凄凉的哀怨的不舍得情感油然而生。
如选择明月、风这两个意象,那么就结合三四句赏析。根据三四句诗意“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
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可知,这里作者把明月拟人化,把无知无情的明月看成善
解人意的知心人,作者远在千里之外,他把自己的愁思寄托给明月,让明月伴着风把自己的关心、同情、
忧虑带给友人,让明月陪伴友人,如同作者自己陪伴友人,进而深情地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心。
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本诗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可知,李白要把自己的心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可以
代替自己一直陪着友人到达被贬之地。作者运用移情于物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对友人深深的牵挂之情。根
据《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知,李白认为深达千尺的桃花潭水也不如汪伦
送给自己的情谊,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二人之间真挚的情义。故从中可以看出一个重情重义的李
白。
四、(2024·北京·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7.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诗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①的画面,第二句叙事,“龙标”“五溪”写出了②
;后两句由写景言事转为抒情。
8.本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
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的都是对朋友或亲人的深厚情谊。请结合诗句内容,任选一位诗人,简要说明
诗人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答案】7. 暮春时节,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不停地悲啼 朋友被贬之偏远 8.示例 1:李
白的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
寄托诗人的离愁和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关切。
示例 2:王维的诗运用联想,不直说自己思乡念亲,而是想象对方家人思念自己的情形,委婉含蓄地抒发
深挚的情感。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一空,“杨花落尽子规啼”意为:在柳絮落尽,子规啼鸣之时。此句写景兼点时令,诗人描写了暮春时节,
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不停地悲啼这一画面。融情于景,饱含着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二空,“闻道龙标过五溪”意为: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龙标”“五溪”写出朋友被贬
之偏远。
8.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为: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
郎以西。诗人通过想象,赋予明月生命,将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
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思念,情谊深挚。“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
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诗人运用联想,遥想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
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含蓄深沉,朴素自然,表现出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五、(2023·云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0.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9.C 10.《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
乡之情。
【解析】9.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
C.有误,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了春潮渐涨的壮观景象;
故选C。
10.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
标签: #备战
摘要:
展开>>
收起<<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12:七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一、(2023·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2.《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笛子 古筝 唢呐 编钟 二胡【答案】...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2
-
2025-04-11 2
-
2025-04-11 1
-
2025-04-11 2
-
2025-04-11 4
-
2025-05-14 0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0 页
大小:64.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