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现代文阅读:小说(原卷版)

2025-05-14
0
0
79.54KB
2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13 现代文阅读:小说
一、现代文阅读
(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红衣姐”
李春雷
①吃完早饭,她去缴纳社保金。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
②镇上的社保所,就在她居住的小巷口,小巷里挤满了一棵棵粗大的芒果树,蓊蓊郁郁的。
③小榄,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镇,以盛产菊花闻名,是珠三角的工商重镇,这里是一个财富的世界。
④但是她啊,却是一个经历坎坷的女人。她生于一个偏远农村。后来,经人介绍,她到了小榄镇上。
⑤缴纳社保金的人太多了,队伍排得长长的。她叹一口气。先回去吧,反正还有时间。
⑥婚后,她和丈夫挤在一间逼仄的小屋内。几年后,两个儿于相继出生,丈夫也下岗了,变得愈发窘
困起来。
⑦那些年的苦日子,真是羞于言说啊。
⑧后来,她和丈夫临街开起一个小吃店,经管最简单的饭菜,还买来一台电磨,加工大米,做米浆、
米粉或酿酒。
5⑨年前,因为旧城改造,小吃店关闭了,似乎是转眼间,两个儿子长大了,先后考上大学,每年的
学费,要两万元,而家里的外债,还没有结清呢,每当孩子开学,那些日子都是她最尴尬的时光。丈夫老
实、木讷,没有技术,只得去干点零活儿,而她呢,不得不去捡废品。
⑩她继续往回走着,拐进了小巷里。
⑪她常常在这儿捡废品。刚开始不好意思,慢慢地也就无所谓了,她也感谢这个小巷呢,这是她的领
地啊,在这里,她每天能够捡到那么多的废品。
⑫夏天太热了,汗流不止,可她,从未买过一瓶矿泉水,有时侯,看看街边商铺里芳香四溢的小镇名
吃——
⑬菊花肉,她也从不舍得掏钱买一盒。
⑭社区干部调查走访后,为她一家办理了“低保”,还为她安排了工作,在一家商场当清洁工,每月
1400 元、自已的工资,正好是大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丈夫的辛苦钱,又可以供养小儿子。
⑮她已经好多年没有如此开心了。
⑯现在是早晨9点30 分,小巷里空空荡荡的。
⑰突然,一个黄衣男子驾驶摩托车飞驰而来,急火火的,似有天大事情发生,果然,“啪”的一声,
男子口袋里掉下一沓钱,红花花的,散落在地上……
⑱看着地上的钞票,她惊呆了,这些钱足足有上万元。
“⑲老板,老板,丢钱了、丢钱了!”她大声喊道。
⑳可是,“黄衣男”戴着头盔,根本听不见,风一样,跑远了。
㉑她的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唯恐被风吹去。
㉒她瞪大眼,呆呆地站着,不敢弯腰,双手死死地按住身上装有自己社保金的口袋。她害怕混淆,说
不清楚。唉,这个善良的女人啊!
㉓足足过了 5分钟,“黄衣男”终于急火火地跑回来了。
㉔她还在那里站着,直挺挺的。
㉕她吼道:“你带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小心?喊得我喉咙疼。”
㉖20 多年来,在人前,她总是自卑,畏畏缩缩的。而现在,那么理直气壮、堂堂正正。这在她的人生
中,绝对是第一次。
“㉗黄衣男”涨红了脸,蹲下去,低着头,匆匆忙忙地捡钱。
“㉘你的钱一张也没有丢!你慢慢捡吧。”她再次大声说,那么笃定。
㉙说完,她就转过身去,走了,走进了小巷深处。
㉚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压根儿,也算不上什么新闻,只是,事件现场的远处,正好有一个看风景
的人,他感觉好奇,便掏出手机,顺手定格了这一瞬间,这一举手之拍,打破了小镇的平静。
㉛这位不知名的旁现者,虽是有心之人,却不够专业,他只是拍了两个背景:一小穿着红上衣的女人,
双脚踩住钞票,等待失主到来的背影;还有一个她悄然走开的背影。
㉜微博发表之后,开始,只有几个人,最多几十个人关注,她也没有想到,很快,就产生了蝴蝶效应,
于是,小镇上的数十万根手指,不约而同地按动着同一个程序……
㉝在这样一个快速创造财富的南方小镇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温馨小事,真情!暖人!
㉞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一群人、感染另一群人、这股热流,一夜之间,蔓延了小镇,成为人们当
天晚餐热议的话题。
㉟第二天早晨,这则消息,赫然登上了本地报纸。
㊱于是,小镇上的 20 多万人振奋不已,纷纷感叹,想要把这个“红衣姐”找出来,然而,我们的主人
公,根本无意识。
㊲她只收旧报纸,不看新报纸,更不关注新闻。
㊳当天下午,当地多家媒体和镇政府一起组织数十个人,开始在监控显示“红衣姐”消失的地带进行
地毯式搜寻,他们把所有晒红色衣服的家庭都问遍了,把所有的门板都敲响了……
㊴傍晚时分,仍然没有踪迹。
㊵太阳消失到地平线以下去了。
㊶大家有些失望了。
㊷她家的小楼临近河边,屋门紧闭着。
㊸一位阿婆前来磨粉,敲门,无声、便大喊:“阿娣,阿娣,磨粉呢?”
“好㊹呢。”门开了。她,探出头来。
㊺这时,在河边一筹莫展的记者发现了她,急忙跑上前,“阿姐,你认识这个人吗?”说着,打开报
纸。
㊻她一看,惊呆,“你找她干嘛?”
㊼记者敏锐地捕捉到她脸上的细微变化,“阿姐,这是你吗?我们是记者。”
㊽她吓得脸色煞白,“出了什么事?”
㊾记者已经认出她,上前一把抓住,唯恐她跑掉似的,“终于找到你了!”
㊿她更害怕了,浑身颤抖,惊骇万分,“是不是钱少了?我没有拿,连腰也没有弯一下!”
“阿姐,不是的,不是的,你误会了!”
……
一会儿后,她开心地笑了,笑成了一朵花——菊花。
那,是小镇的图腾!
当晚,大儿子打来电话:“红衣姐,你真棒!”
而小儿子,则戏谑地与她谈判:以后称呼要变一变,不叫妈,改称“红衣姐”,哈哈。
半夜时分,丈夫也回来了。他把买来的一盒菊花肉、双手捧给“红衣姐”。她一时无语,脸色羞红。
自己的丈夫啊,还是那个憨人,但是蛮可爱的,那是她的最爱。
这是她喜欢的生活——踏踏实实的生活!
是啊,生活正在变得好起来,自己的工资已经涨到了 2000 元;儿子的对象也确定了,这件红上衣,正
是女孩儿前几主动送她的。
小巷里的芒果树。在悄悄结籽儿,小小的青胎,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像一颗颗普普
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
是的,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做一株小草也好啊、只要心是绿的。
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己,就是富有的!
……
我们的主人公。名叫冯欢娣。
这个故事呢,发生在 2014 年6月17 日。
(选自 2015 年4月15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选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寻找“红衣姐”》。
2.选文中多处出现前后照应的语句。请找出一例。
3.请品味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5.选文中,“红衣姐”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八千里的暖
马海霞
①他和她是中学同学,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到祖国的最北疆,她则在家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那时,南
方的冬天还不像现在这么冷,她从小没见过雪花,他来信说,他那里冬天都是千里冰封的景象。她问他,
冷不冷,是不是冬天得穿棉衣棉裤,外面还要罩个皮袍子,戴三大扇的狗皮帽子,然后狗拉雪撬,他们坐
在雪橇上巡逻……
②他回信说,不是的,没那么冷,感觉这里的冬天比南方还好过些,屋子里暖和,白天太阳好时,一
点儿也感觉不到冷。
③她才不信呢,第二年的冬天,学校放假后,她打算去东北看他。临走时,奶奶给她做了厚厚的棉衣
棉裤,母亲给她买了件加长及踝的羽绒服,口罩、围巾、皮手套都准备妥当后,她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④刚下车,她就看到了他。“怎么穿这么少?”她心疼地问他。“你是不是把家里的衣服都穿上了?
包裹得像个粽子。”听他这样说完,她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下车的旅客,还真没人比自己穿得多。
“⑤真该相信你的话,东北冬天里的冷只是个传说罢了。”
“⑥也不是,是爱的温度太高了,我们感觉不到严寒。”他拉着她的手,幸福地说。
⑦从那以后,每年寒假她都会去东北看他,希望给他带去爱的温暖。后来,他们结婚了,依然是两地
分居。她怀孕那年的寒假,她没有去他那里过年,他打电话说,等她生孩子时,他一定回来。可就在孩子
出生前一个月,他在一次救火行动中不幸牺牲了。家人对她隐瞒了真相,骗她说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出国
维和的任务,一年后任务结束再回来探亲。
⑧次年冬天,她和公婆还有一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她
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
⑨以前他在世时,他们也是一年见一次,每年冬天都是他俩最期盼的日子,现在他不在了,每年寒假
她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到他的连队,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她和儿子每次到他墓前祭奠,都不会流泪,
她要让他看到她的笑容,让他放心。
⑩她告诉他,等儿子长大了,让他考军校,毕业了还来老爸的连队参军。等她退休后,她也会来这里,
到那时他们一家人就团聚了。
⑪这些年,身边的朋友、亲人,连公婆都劝她再找一个人嫁了,她说,她觉得他从未离开过,她和他
以前靠信件交流,后来用电话、网络联系,现在他们的交流方式只是退回到写信的年代,她每天晚上忙完
了家务都习惯铺开信纸,写几句心里话,说说儿子,谈谈工作,絮叨一下家庭琐事……一周寄出一封信。
她也会经常收到连队战士寄来的贺卡、照片和信件,每年冬天一到,战士们就盼着她和孩子到部队去过年。
她的那些信件连队战士都给她留着,等她年底去看他时,她再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
⑫有一种温暖,时空隔不断。
(选自《昆山日报》2021 年8月2日)
6.文章标题的中心语是“暖”,请你分析修饰语“八千里”的好处。(阅读全文后作答)
7.根据下面的提示,以“她”为陈述对象,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丈夫牺牲时)她怀孕生子→________→________
8.请你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9.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题。
(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阅读《老乡》(有删改),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有位老乡,是一位厨师,妻子是理发师。从我认识他开始,没听到他说过太多的话,我们高谈阔
论的时候,他很少插话。
②他在闹市区经营一家叫“烫锅鲜”的店,材真价实,服务周到细致,生意一直很好。其间,有件事
让我见识了他的不同之处。
③盛夏的早晨,天灰蒙蒙的,就餐者络绎不绝。不一会儿,天空飘起了细雨,老乡赶紧把排队的食客
引进店里。一阵疾风刮过,雨倾盆而下,来不及躲避的行人瞬间成了“落汤鸡”,噼啪着跑进店内,从头
到脚都在淌水。顾客站在窗前向外张望,议论这不请自来的风雨。过了一会儿,雨小了些,可地势不高的
街道都是水,亮汪汪的一片。这时,老乡贴心地告诉大家,将为所有人提供雨伞、雨靴,方便时送回即可,
还代为打车,另赠送两张优惠券。事后还伞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此举带来更多的顾客。我问他怎么有那
么多雨伞、雨靴,他打开一扇门,雨伞、雨靴、手电、充电器、打气筒……老百姓常用的物品应有尽有。
我望着老乡,他朝着我点了点头。
④老乡的孩子上了初中,为了孩子上学,老乡来到了另一个城市,经营了一家美发店。由于租金问题,
店子几乎每年都换一个地方,位置相对走偏,最后搬到一处小巷子里。不管怎么换,总有一群大爷大妈,
按他在旧址留下的电话,人随店走。
⑤一位大妈道出了心声:他们供孩子不易,硬扛守业不易,两口子做生意从不用水货材料,收费亲民。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13现代文阅读:小说一、现代文阅读(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寻找“红衣姐”李春雷①吃完早饭,她去缴纳社保金。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②镇上的社保所,就在她居住的小巷口,小巷里挤满了一棵棵粗大的芒果树,蓊蓊郁郁的。③小榄,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镇,以盛产菊花闻名,是珠三角的工商重镇,这里是一个财富的世界。④但是她啊,却是一个经历坎坷的女人。她生于一个偏远农村。后来,经人介绍,她到了小榄镇上。⑤缴纳社保金的人太多了,队伍排得长长的。她叹一口气。先回去吧,反正还有时间。⑥婚后,她和丈夫挤在一间逼仄的小屋内。几年后,两个儿于相继出生,丈夫也下岗了,变得愈发窘...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2
-
2025-04-11 2
-
2025-04-11 1
-
2025-04-11 2
-
2025-04-11 4
-
2025-05-14 0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5 页
大小:79.5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