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记叙文阅读之句子的理解与赏析【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原卷版)

2025-05-14
0
0
198.3KB
21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13:记叙文阅读之句子的理解与赏析
2023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一、(2022·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粒米的旅行
王太生
①这注定是一条年复一年的经典线路,关于一粒米的旅行。
②五月,若隐若现的布谷声中,秧苗出落得青翠欲滴,农人拿来箩筐,秧苗端坐在农人晃悠悠的箩筐
上,一路挤闪路边的野草,担子跌落着亮晶晶的水滴,以一个季节成人礼的方式,走向天光云影的秧田。
③一粒米就这样开始旅行。它一出门,就迎面遭遇一场兜头雨。一场雨在天地间泼泼地下着,秧田翻
着气泡,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秧田需要汩汩的水,小河的水,沿着
水渠哗哗流淌。这时候,有一尾鱼,“泼剌”一声,游入秧田。
④一粒米在旅途上,雨热同期。高温在秧棵间恣肆蔓延。只有这样氤氲的高温,一粒米才开始抽穗。
三伏天,农人在水田劳作的姿势,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画在以秧田为背景的天空。那些秧苗在咕噜咕
噜地喝水,农人在拔草的间隙,坐在树荫下,也咕嘟咕嘟地喝水。随身携带的水壶里,有一层厚厚的水垢。
⑤城里来的孩子,对农村所作的观察,是鹅眼状的。田埂上,迎面走来的水牛,一对大眼睛怯生生的。
农人谚语:鹅眼看人时小,牛眼看人时大。牛的双眸,闪烁的是对土地的敬畏。
⑥一粒米邂逅爱情。这时候,稻田里有蛙鼓虫鸣。感情越炽热,温度越高,一粒米在稻壳紧紧包裹的
子宫内灌浆发育。灌浆中的一粒米,阳光下,放在掌心,用手轻轻一搓,是迸裂的、嫩嫩的、青中带玉的
包浆。不远处,邻家女孩儿,坐在树下,静静地想着心思。
⑦湿热相伴,汗水同行。宋代诗人戴复古在《大热》中描述,“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
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天太热了!整个世界就像一个
大瓷窑,在酷暑的六月燃烧。何必埋怨天热呢,你看秋天的硕果,其实是在这炎热的夏天孕育。在这样的
天气耕耘,田里热得可怕,稻田的水,滚烫、滚烫,像是沸腾了一般,农夫背上的汗,如同被泼了一盆水
上去,湿漉漉的……
⑧等到暑热消去,凉风起,农人额头汗珠渐渐风干,秋天到了,梦中稻田,逐渐干涸,大地一片金黄。
一粒米,等待收割。就这样,一粒米在时光的旅行中,戛然而止。
⑨儿时餐桌上,我经常将一碗饭,吃剩一半。外婆见状,不时提醒说,浪费粮食,响雷打头。一粒米,
七斤四两水。我吓得赶紧扒拉干净,故意发出响声,碗底照见人影。
⑩到达了目的地,一粒米,脱去薄薄的稻壳,变成晶莹的一粒,又开始了它的另一种旅行,从乡村流
入城市。
⑪那时候,父亲在粮店上班。粮店的粮垛堆至房顶,粮垛是由一袋一袋的米包垒成,我躺在粮垛上,
重量的挤压,一堆米在身下,有秩序地缓缓游动。趴在粮垛上游戏的日子,我曾看到装满无数粒米的麻包
上,盖了章,有的还标有印记。有一只麻包,上面写着字:“新河大队、张。”我猜想着,这一定是那个
卖这一包米的农民留下的,他舍不得这经历了一个苦夏所收获的这一包米?站在树荫下,咕噜咕噜地喝着
水。抑或是让淘米做饭的城里人,晓得这一包米,是乡下一个姓张的人种的?彼此之间,有种缘分。
⑫一粒米之旅,是一个苦夏之旅,暴雨雷电,等待忍耐,孕育蜕变;是一个辗转之旅,舟车相继,每
一个环节,都串联起好多人。
⑬一粒米,喂养了乡村和城市。
(摘自《长江日报》)
1.通读全文,请从文中筛选词语,将下面一粒米的旅行线路图补写完整。
2.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贴切。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1)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
(2)农人在水田劳作的姿势,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画在以秧田为背景的天空。
3.第⑨段为什么插叙作者儿时吃饭的情景?请阅读第④—⑨段,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4.“一粒米,喂养了乡村和城市”这句话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
二、(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题目。
萌 芽
赵 丰
①春天,是被一个叫作萌芽的词唤醒的。奉着天意的使者,为自然界的生灵们启开了春之大门。
②童年时,最先看到的,是我家老屋门前的柳树萌芽。清晨,我还在被窝里做梦,母亲急急地摇醒我,
说太阳快要晒屁股了,你还赖在被窝里,快起来看柳树吐芽芽。芽芽,她把那个词重叠起来,叫得是那样
顺畅,那样亲切。
③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对植物的萌芽上心。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的泥土旁,等待某个小草的
萌芽。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捕捉到了草芽从土缝里蹦出来。我注意到,小草出芽时,总
是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像刚孵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疼爱。
④萌芽,写意的是初春的朦胧之相。芽后的草木,总是绿着面孔,照应着风和日丽,万物复苏。古代
的诗人很早就用上了嫩绿这个词,宋代词人柳永在《西平乐》中写下:“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
绿。”唐代李咸用的《庭竹》诗里也有“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的句子,一直不解“老碧”是什么意
思,“碧”是碧绿,而“老”呢?细细琢磨,方才领悟出是老竹发新叶之态。与此对应,这“嫩绿”应当
是刚刚长出的竹笋啊。
⑤万物吐芽的早春,是诗人内心世界至善至美的境界。
⑥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成为诗人爱春惜春的情感寄托。韩愈作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早春呈
水部张十八员外》开头两句写的便是初春之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之后这“近
却无”的草色,正是早春时节草木的嫩芽。“最是一年春好处”,袒露出对立春之相的极尽赞美。此情此
景,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晚春之景。
⑦古人描绘新芽,用词极考究。与他的性格一样,辛弃疾用词极为豪放,那句“陌上柔桑破嫩芽”的
“破”字极为传神,幼芽逐渐萌发的姿态和膨胀的力量,如爆竹般脆响,炸裂开凝冻的空气。
⑧注目新芽,自是阵阵欣喜。杜牧诗亦云,“看著白 芽欲吐”,春芽欲吐,心灵复苏,蕴含着朦胧、
含蓄之后的舒适与写意,这是绝佳的审美气象。
⑨草木之萌芽,可以生佳气。古人以为,佳气者,美好的云气也,是吉祥、兴隆的象征。草木之相,
是宇宙间的物象。
⑩春芽,收藏的是光阴。“一寸光阴,一寸萌芽。”这是清代收藏家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里的
句子。寸,言极少,极小。时光,虽是漫无边际,但却是一点点累积而成。从萌芽的身上看到光阴的,是
将生命分分秒秒计算的人。韩泰华是大智之人。一个收藏家,如果懂得收藏光阴,那绝不是一般人的思想
境界。
⑪常常,我会走进不远处的秦岭。那些熬过了寒冬仍挺拔着的乔木、灌木,那些匍匐于地的草木,初
春的节气里无不竞相 出新芽, 远看仿佛连成一片,彰显出内在力量的强大。此情此景,虽是多
见,可是如果上心了,这就是人世间的绝佳之境。
⑫秦岭之深邃宽广,完全可以为萌芽这样的词找到适宜的安身之地。鸟儿在山涧飞翔,牛羊在山坡上
啃草,白云在山壁上缭绕,虫子在泥土下鸣叫,为点点嫩芽营造出生命的意境。我可能不是一个惜时之人,
但自从晓得了韩泰华,我就不会忽略这面面山坡的绿芽,守着一寸光阴,看着一寸萌芽,将自己的生命时
光仔细拉长。
⑬无论心境如何,身子陷于一片萌芽的环境里,总会感觉到舒心。人世间如此多烦恼,何不换个氛围,
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我钟情于秦岭,不仅是为了吸纳新鲜的空气,更在于寻找时光如金的那种感觉。草
感地恩,方得其郁葱。那么人呢?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和精神的春芽,用什么去感恩它?人生一路走来,
我惊喜地发现,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总是被收藏在一个叫萌芽的词汇之中。
⑭萌芽,是春天出生的词。
⑮萌芽,多么好的表述啊。就像母亲怀抱里的幼童,需要人和大自然的精心呵护,才能长大。
(选自《散文》海外版,2022 年第4期,有删改)
5.阅读全文,理出文章的情感线索,填写下面的空格。
上心→疼爱→(1)______→舒心→(2)_______
6.根据要求答题。
(1)请说说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蹦”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捕捉到了草芽从土缝里蹦出来。
(2)请在第 段横线上填写一个和“蹦”一样传神的动词。⑪
7.朗读下面这句话,至少有两个词需要重读。你认为是哪两个?请简述理由。
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总是被收藏在一个叫萌芽的词汇之中。
8.有人对⑥⑦⑧三段的排列顺序有不同理解。你认为这三段应该怎样排列?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A.⑥⑦⑧ B.⑧⑦⑥ C.⑥⑧⑦
9.第 段中,作者说“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和精神的春芽,用什么去感恩它”。阅读全文,说说这春⑬
芽怎样滋养了作者的身心和精神。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和精神的春芽,你准备怎样
去感恩它。
三(2022·山东德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题目。
为了一江清水向北流
一
①初夏的一个清晨,湖北十堰郧阳区。城东的一处居民小区里,缓缓驶出一辆电动轮椅车。车上坐着
一位年轻男子,青色的夹克外面套着一件红马甲。电动轮椅车穿过马路,沿着汉江边往前驶去。三年来,
在这段江边,几乎每天都能准时看到他的身影。
②那天是周末,沙滩上早早热闹了起来。年轻男子看到沙滩上有一个空饮料瓶,便从轮椅背兜里拿出
一根长夹子和一个黑色垃圾袋,他吃力地用夹子把瓶子夹起来,放进垃圾袋里,再把袋子挂在轮椅的扶手
上。正要继续往前,忽然,他看到旁边一个男子抽完烟后把烟头随意地丢在沙滩上,踩了一脚就准备离开。
“这位大哥,这里不能扔烟头!请您把烟头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他快速上前,把轮椅挡在那个男子的
面前。那男子转过身来,捡起烟头,嘴里嘟囔着:“这么大的江滩,扔个烟头坏啥事嘛!”轮椅上的年轻
男子笑了:“可别小看这烟头,被冲到江水里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水质影响很大。我们是南水北调水源
地,如果大家你扔一个,他扔一个,还能保证‘一江清水向北流’?”扔烟头的男子听了,讪()讪地
说:“以后不扔了。”说完,逃也似的走开了。他叫杨进举,是郧阳小草义工协会的志愿者,是咱们汉江
的“民间河长”。
二
③郧阳城东大桥十字路口,一辆摩托车正在等待红绿灯。骑车的男子四十多岁模样,身穿一件红色马
甲。后座上,坐着一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小姑娘,蓝白相间的校服外面,穿着一件黄色的马甲。
④“凌老师,我今年夏天就初中毕业了,是不是可以穿大人们的红色志愿者衣服了?这最大号的‘公
益小天使’马甲,我穿上都小啦!”小姑娘对骑车的男子说。
⑤小姑娘口中的“凌老师”,是郧阳区城关一中的老师凌祖宏。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郧阳小草义工协
会的负责人。
⑥凌祖宏笑着大声说:“好呀,艺菲是长大啦!”刚加入“公益小天使”队伍时,艺菲才上三年级。
⑦“凌老师,我前些天经过郧阳南高速路口,看到咱们在那里种的小树苗长得可好啦。绿油油的,看
着心里就欢喜得很!”
⑧凌祖宏骑着车,听艺菲兴奋地说着,不时点头应一声。一片绿色的波浪在他的脑海起伏,他能想象
出他们亲手描画出的那片江岸绿廊。小草义工协会用了好几个春天在汉江沿岸种下三万多棵树。每个春天,
除了小草义工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市民自发报名来参加植树活动。在汉江岸边的山上,两三百人排着长长
的队伍,沿着山脊,迎着春风,向着春天进发。他们种下的不仅是树苗,还种下了“洁家园、护水源、修
生态”的理念。
三
⑨汉江边夏草青青,如绿毯绵延。江滩上大大小小的志愿者,像朵朵盛开的花儿。
⑩“妈妈,那些哥哥姐姐们在干吗?”
⑪“他们是小草义工的志愿者,在捡垃圾,保护汉江。”
标签: #备战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13:记叙文阅读之句子的理解与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一、(2022·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粒米的旅行王太生①这注定是一条年复一年的经典线路,关于一粒米的旅行。②五月,若隐若现的布谷声中,秧苗出落得青翠欲滴,农人拿来箩筐,秧苗端坐在农人晃悠悠的箩筐上,一路挤闪路边的野草,担子跌落着亮晶晶的水滴,以一个季节成人礼的方式,走向天光云影的秧田。③一粒米就这样开始旅行。它一出门,就迎面遭遇一场兜头雨。一场雨在天地间泼泼地下着,秧田翻着气泡,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秧田需要汩汩的水,小河的水,沿着水渠哗哗流淌。这时候,有一尾鱼,“...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2
-
2025-04-11 2
-
2025-04-11 1
-
2025-04-11 2
-
2025-04-11 4
-
2025-05-14 0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1 页
大小:198.3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