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练习)(解析版)

2025-05-13 0 0 76.46KB 24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三 现代文阅读
30 讲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练习)
目 录
一、考点过关练...................................................2
考向 1:论证方法的判断..................................2
考向 2:论证方法的作用..................................4
二、真题实战练...................................................8
三、重难创新练.................................................17
【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考向 1:论证方法的判断
阅读《从岳阳楼记看做人》,回答小题
从岳阳楼记看做人
梁衡
人们都熟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常忽略了
文中的另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前者是讲政治,怎样为政、为官,后者是讲人格,怎样做
人。正因为讲出了这两个社会、人生的最基本道理,这篇文章才达到了不朽。其实,一个政治家政治行
为的背后都有人格精神在支撑,而且其人格的力量会更长久地作用于后人,存在于历史。
从岳阳楼记看做人,结合范仲淹的人生实践,我们学习他独立、牺牲、理性的人格之美。
一是独立精神。
范仲淹有一种卓然独立的精神。家虽不幸,决不会因寄人篱下而自矮三分,就是对皇帝也不搞盲
目的个人崇拜。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做到的。
大中祥符四年(1011),23 岁的范仲淹开始外出游学,来到当时一所大书院应天书院(位于今
河南商丘),昼夜苦读。一次真宗皇帝巡幸这里,同学们都争着出去观瞻圣容,他却仍闭门读书,别人
怪之,他说“日后再见,也不晚”。可知其志之大,其心之静。有富家子弟送他美食,他竟一口不吃,
任其发霉。人家怪罪,他谢曰:“我已安于喝粥的清苦,一旦吃了美味怕日后再吃不得苦。”真是天降
大任于是人,自觉自愿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在人性中,独立和奴气,是基本的两大分野。从上事例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卓然独立的精神。
正是这一点,促成了他在政治上能经起风浪。(一)做人就应而不而不丈夫
独对八荒”。
【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二是牺牲精神。
怎样公与私的关,是判断一个人的道德高尚的最基本标准。范仲淹一生为官不,为人不
。他的道德标准只要家、为百姓、为正,都可牺牲自己。
范仲淹虽是一书生,韬武略,胆识过人。当时,宋夏不断,52 岁的范仲淹,危急
形势挺身而出,自请兼延州夺回战略地大顺城此城与附近寨堡相呼应,西夏再也动宋
西夏无机随即开始和。范仲淹以一书生领兵获胜智慧之外,最主要的是有这种为
牺牲的精神。
三是理性精神。
范仲淹是晏殊推荐入朝为官的,他一入朝就上给朝廷提意见。这吓坏推荐晏殊,说:
刚入朝就这样轻狂,就不怕连累到我这个举荐吗?半晌没应过来,后来难地说:“我一
入朝总想奉公直言,千万敢辜负您举荐没想尽忠尽职反而会得罪于。”范仲淹一生为官,
论在、在野、打仗、理政,从不人云亦云,就是对上,对皇帝,他也实事求是,坚持,这是
他的为人标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人能超然物外,克服私心,就是一个大的人,就是一个如松柏
般挺立的子。这种对独立、牺牲、理性的人格追求,仍然是我们在最需要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请简要回答范仲淹有哪些人格之美?
2.结合选文⑩段,说说范仲淹“理性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论证方法
(一)做人就应该“宠而不惊,弃而不伤,丈夫立世,独对八荒”。()
(二)人能超然物外,克服私心,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如松柏般挺立的君子。()
4.下面链接材料体现范仲淹哪种精神,并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范仲淹出生二年,父亲母亲贫无襁褓中的他改嫁朱家,他也改姓朱。他年时
附近借宿读书,粥一小锅,次日用刀划为四各取一点咸菜为食。这就
成语“断齑划粥”的来历。这样苦读三年,附近的书已都读得再可读。他的两个异父
长却不好好读书,花钱如流水。一次他稍劝几句,对方反唇相讥:“连你花都是我们家的,有
什么资格说话”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心受刺激。他发誓期年,恢复,自立门
【答案】1.独立、牺牲、理性 2.范仲淹一生为官,无论在朝、在野、打仗、理政,从不人云亦云,
就是对上级,对皇帝,他也实事求是,敢于坚持。 3. 道理(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4.勤奋读书、少有大志、生活节俭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②段“从岳阳楼记看做人,结合范仲淹的人生实践,我们学
习他独立、牺牲、理性的人格之美”可得:独立、牺牲、理性。
【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 段“范仲淹是晏殊推荐入朝为官的,他一入朝就上奏章给朝廷提意
见”“范仲淹一生为官,无论在朝、在野、打仗、理政,从不人云亦云,就是对上级,对皇帝,他也实
事求是,敢于坚持,这是他的为人标准”可得:范仲淹一生为官,无论在朝、在野、打仗、理政,从不
人云亦云,就是对上级,对皇帝,他也实事求是,敢于坚持。
3.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的能力。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
论证四种。“宠而不惊,弃而不伤,丈夫立世,独对八荒”是引用范仲淹的话,属于引用(道理)论证;
“如松柏般挺立的君子”一句把君子比作松柏,是比喻论证。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这就是成语‘断齑划粥’的来历。这样苦读三年,直到附近的书已都被他
搜读得再无可读”写他勤奋读书;“他发誓期以十年,恢复范姓,自立门户”写他少有大志;“他少年
在附近的庙里借宿读书,每晚煮粥一小日用划为四早晚各取两块点咸菜”写
他生活节俭。
考向 2:论证方法的作用
阅读下列文章,成下面小题。
活品质不是从别人比较中来的
好多人喜讲生活品质,他们钱多起钱就是有生活品质了。
于是,有愈多的人,在吃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挥霍金钱;当我们
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是理——“为了追求活品质!为了讲活品质!
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底意味着什么呢?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条件
寻求该条件,这才是生活品质
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人就
有生活品质呢?如果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受教育的人就
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下人就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人都有
活品质呢?
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乃不是阶层一地或甚至一时专利人也可
以有生活品质人、下人、工匠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
在一个有条件寻求该条件,这才是生活品质
工匠把张桌子做到最美而的地,是生活品质;把稻田中的子种
,是生活品质一个馒头,知道同样的块钱可以到最好品质馒头,是生
活品质;妇买豆腐便宜到最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个社会都东西寻求的可,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因,我们对
活品质最大的忧,不是分人的味不,而是大分人求好的精神了。
【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在一个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以为摆阔奢靡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
活品质的实使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用有名的皮鞋,以
名建筑师盖子,来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为什么现社会名牌泛滥因。
人从,从子到汽车,从音响电视用的都是名那些记了自己名
欣羡,心生卑屈,以为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追求“生活品质”,
甚至弄到心力交痒含恨不见警察抓到的“大”,劳力,开都是名吗?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到自我,清衡量自己的与条件,在这有条件追求
。再,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有富的心世界;在外,有
敏感到生中最东西;居陋造愉悦的心空间
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不是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求好精神的
5.文章开篇两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6 文中第段主要什么论证方法?有作用?
7周国平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提到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一个女躲车厢的一贯注地读着一本书。读得心,不时随身
的一个本子上记什么像完全周围嘈杂的人。”
材料二:北京世界画展览时,便许多默默食,自筹旅费,从
国各尘仆仆来到都,在名流连忘返。”
围绕“有品质的生活”的主题,结合文中观点,对少女或青画家略析。
【答案】5开篇两面现象钱多起钱就是有生活品质”的错误,引出论题,
为下文的批判树靶子。 6.第段主要用举例论证。举了工匠夫、人、家庭的事例,运
比句体论证“生活品质是一种求的精神,是在一个有条件求该条件
”的中心论生活品质的内涵,有说服力。 7例一:材料一中的少在简车厢
里专心读书,有自的精神求,衡量的能力与条件,在有条件求最的生活,
文中说“能居陋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以我为少的生活就是林清玄所说的有
的生活。
例二:材料二中的画家经济条件差衣缩食筹旅费画展求自艺术求精
神的满足,能在有条件求最的生活,如文中说“能居陋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
。”(结合文章内容之成理可)
【分析】5.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根据段“有好多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钱多起钱就是有生活品质了……②段
“于是,有愈多的人,在吃饭时掷万金,在置衣时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可:第
②段联系现实,引出很多人“钱多起钱”的生活,为这就是品质生活的观点联系
【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摘要:

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30讲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练习)目录一、考点过关练...................................................2考向1:论证方法的判断..................................2考向2:论证方法的作用..................................4二、真题实战练...................................................8三、重难创新练.................................................17【淘宝店铺:...

展开>> 收起<<
第30讲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练习)(解析版).docx

共2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4 页 大小:76.4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4
客服
关注